风俗习惯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 史蒂芬·柯维 著这是全新增订版。本书全新增加了《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肖恩·柯维对七个习惯学习、实践以及理解的全新观点,并对内容作了全新修订。《从优秀到卓越》作者、《基业长青》联合作者吉姆·柯林斯作序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是一套基于基于历久弥新效能原则的个人领导力体系,激发组织和个人成就卓越。一代“思想巨匠”的经典巨著全新增订,经典呈现。双色,大16开,装帧精美。 永恒经典,历久弥新的思想,个人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课,组织变革成功的专属行动指南。30年来,影响指导了几代数亿人的人生。领导和CEO的案头必备,职场精英和学生必读书,教育家和父母的经验之源;不分年龄、职业,按照“七个习惯”原则一步一步学习、改变,将因改变带来无限机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是一部永恒经典,里程碑式的著作——高居《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30年,总销量超过4000万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常年稳居中国各大新华书店、京东、亚马逊畅销排行榜前10名,风靡全球,影响力覆盖几亿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被评为“有史以来极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图书之一”,“中国60年来极具影响力书籍”。 超值奉送“七个习惯行动建议和付诸行动”实践方案,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掌握,价值堪比36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 “七个习惯”在140多个国家广泛传播,《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世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无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军队以及教育部门, 每年全球近百万人次参加“七个习惯”的培训,柯维的思想和方法帮助数以千万计的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七个习惯”给人们特别是管理者和领导者带来一场意义非凡的变革,对全世界学生的影响将在十年之内显现,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强大。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桂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潘鲁生,邱运华 著桂峰村,历史上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6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 2018年4月,尤溪桂峰古村落景区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桂峰村现存明清古建筑39幢,古建筑保护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 2.6万平方米,是福建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古建筑群。桂峰近八百年的文明史给人们留下了瑰丽璀璨的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古厝、古街、古庙、古树、古书斋、古书画、古诗文、古族谱等,使桂峰以古朴的形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
掌控习惯辉浩当原本极其简单的动作被以某种近乎固执的方式反复地完成,这种动作就成为习惯。它们或者是各自独立的动作,或者是一整套能够被人们一气呵成完成的动作。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容易完成,便于重复。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人的惰性在习惯面前也会败下阵来,习惯的力量甚至能够战胜人的本能。掌控习惯,说难很难,说简单很简单。重要的在于,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意识到习惯对于人生的重要影响,也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才能让习惯的养成得以坚持,修成正果。掌控习惯,也是掌控自我;掌控习惯,还是掌控人生!
-
翥云周嘉本书为上海嘉定区翥云艺术博物馆的馆刊,介绍博物馆馆藏与嘉定地区的人文历史,主要栏目有馆藏、人物、名胜、影像、老话、往事等,内容涉及嘉定历史及影像、竹刻艺术、古籍收藏、对嘉定乡贤、地区名胜古迹、地区艺术等的介绍,尤其注重人文、艺术方面,全面而精细地展现了翥云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以及嘉定地区的人文历史。本册内容有谭正璧研究,以及唐大郎研究、竹刻研究三个研究性专题。
-
时尚大唐王一凡 著清早起床,坐在化妆镜前,拿起粉扑上粉底,再涂上腮红,然后画一画柳叶弯眉,再涂上口红……美美的一天又开始啦; 工作烦闷了,去“洋酒吧”要一壶“洋酒”,欣赏一段“胡旋舞”,快活似神仙; 一时兴起,来一个女扮男装,招摇过市,英姿飒爽无人敌;要不然就穿上低胸装,引领时尚潮流,此刻我就是大明星; 肚子饿了怎么办?巨胜奴、贵妃红、御黄王母饭,赶紧摆在我面前;七返糕、金铃炙、生进鸭花汤饼,统统给我做好等着……说我是个吃货,还真是不冤; 两口子日子过不下去了怎么办?那就协议离婚呗。去政府领个离婚证,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一段婚姻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想当开发商建一栋高层,政府却规定只能盖别墅,还不能装修得太豪华,我有钱碍着谁了…… 你以为这是现代都市剧里面的情节?错了,这其实是唐朝人民的日常生活。我们现代人玩的很多流行时尚,其实都是唐朝人玩剩下的。本书从饮食、服饰、婚恋、居住、宗教、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出行购物等几个方面,重现了唐朝宫廷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唐朝人日常生活的立体场景图。
-
我们的节日郑传寅 著本书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小年和除夕等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从节日的由来、节日的形成与盛行、节日的习俗以及与节日有关的诗词及其相关的小故事等层级,全方位地展现中华传统节日。文末附录部分增加了未列专章介绍的其他传统节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中国现代节日。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厘清传统节日发生、发展的历程,发掘节日民俗的精神意蕴。图文并茂,兼具通俗性与学理性,能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体认,是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通俗读物。
-
楚国风俗志宋公文,张君 著《楚国风俗志/荆楚文库》分导论、饮食、服饰、居室、舟车、婚恋、丧葬、年节、歌舞、巫觋、占卜、凤龙、其他等篇对存续800年的楚国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习俗进行了系统考证、分析,是对楚国政治、经济生活之外的一份有益补充,为我们增添了一个了解楚国历史全貌的崭新视角和鲜活养料。
-
帝国缩影刘永华 著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
浙江渔民俗文化研究谢秀琼 著“渔文化”是指沿海地区百姓在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总和。狭义地讲,渔民俗作为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其非物质文化的部分。广义地讲,渔民俗与渔文化既有交叉、重合,又有各自的特点与侧重,渔民俗是沿海及岛屿百姓在长期的涉海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渔民俗的存在形式随着时代、地域变化而演变,却又踏踏实实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依靠口述、行为、心意及文字等形式代代相传,它不仅反映着沿海百姓的审美观念,也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具体有: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包括渔业捕捞、制盐、造船等习俗;生活习俗,主要包括海洋饮食习俗、海洋居住和海洋传统服饰习俗等;礼仪民俗类,主要包括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等;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海洋信仰与禁忌等;口头语言民俗,主要包括渔故事、渔歌、渔谚等。
-
唐人时代师永涛 著这是“一部富有烟火气息的唐代日常生活史”,完整再现了一千四百年前唐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本书尝试抛弃当下生活史写作中对于衣食住行等分门别类写作的方式,试图从基础史料、唐人笔记、唐传奇、敦煌遗书和文物中,打捞起散落在浩瀚历史中日常生活的碎片,以学者的修养,辅以通俗的笔法通过外来文明、衣冠、贵族与平民、食物、城市、婚姻、科举、艺术等话题来展开对唐代生活的还原。 这种尝试不但使得文本极具可读性,而且全书通过对比式的写作,更加能够让读者在一个平行的时代了解唐代的社会,使今人也能完成一次对唐人社会与生活全貌令人着迷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