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西和乞巧节赵逵夫 编《西和乞巧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和乞巧节》为赵逵夫主编,是对西和礼县一带乞巧风俗的形成、历史、乞巧节的准备阶段、主要内容、歌舞特点以及西和县的历史文化的介绍。书末附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全书共八章,约40万字。
-
李孟昱书法集李孟昱 著《李孟昱书法集:民俗墨象》涵百字图一百例,千字文十二篇。中山大学著名学者黄天骥教授认为,这是文化民俗的融合'篆隶草楷的汇聚。
-
西和乞巧歌赵子贤 整理; 赵逵夫(注)注据文献记载,西汉之时宫廷中有乞巧风俗,东汉之时民间已有乞巧风俗,但关于乞巧歌的记载,史料缺乏。甘肃省西和县、礼县地处西汉水上游,为秦人发祥之地,自古有乞巧风俗,而且持续七天八夜,过去参加者限于未婚少女。姑娘们在舞蹈的同时唱乞巧歌。每个时期的乞巧歌既有前代流传下来的,也有新编的,是少女的心声。陇南学者赵子贤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在学生的协助下搜集、编成《乞巧歌》一书,分《风》《雅》《颂》三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抄本形式流传于陇南一带。二〇〇七年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二〇〇八年西和乞巧节被国务院补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书曾以线装书形式加以印行,引起民俗学家与民间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赵逵夫校注的《西和乞巧歌》今用简体横排的形式,并作了必要的注。书后附有子贤先生早年学生姜锐老师九十一岁时所作回忆录和先生长子、女儿所写回忆录,并附有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单位一些教授、学者的研究论文。
-
藏着的关中胡武功 著《藏着的关中:秦人百相》从城市、居民、百姓、麦客、民工等方面,来刻画关中城市的变迁,呈现出关中这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地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新面貌。
-
龙江印象王杰 著《龙江印象:剪纸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龙江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当代新貌,以剪纸特有的艺术形式展现给喜爱龙江文化和热爱家乡的人们。特别是公司首推的“龙江十八怪”文化剪纸产品,艺术地再现了满族龙兴之地的民俗民风,体现了东北民族的智慧、勤劳和审美。产品已经批量生产,深受广大文化爱好者的欢迎。
-
藏着的关中胡武功 著《藏着的关中:秦地国风》选取了于关中最具代表性、并且蕴含丰富人文情怀的自然风景,即母亲河渭河和父亲山秦岭,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帝陵和存在于关中地区的各种宗教团体,阐述了孕育关中这块神的土地的物质和精神的源头,体现了关中地区的兼容并包的文化心理和宗教环境,将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关中展现在读者面前。
-
藏着的关中胡武功 著《藏着的关中:秦风秦韵》讲述的是:关中人传承俗文化与漠视历史遗存,其实质都是生存直接需要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唱秦腔、耍社火、送花灯、做礼馍……这些充分体现俗文化的物质行为,是老百姓生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程序,它们是物质化的文化形态,从中我们看到关中百姓热爱生命、尊重人性、崇尚礼仪、渴望幸福的人生追求。它们简陋而拙朴,浓重而热烈。因此,它们与老百姓的生命一起自然而然鲜活生动地沿承下来。而阿房宫、羽霓云裳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随着利益集团肉体的消亡而灰飞烟灭。生命的实际需求高于一切,构成关中百姓人生观与历史观的核心。近年来,传统大宅院古民居一律推倒重来,取而代之的是四四方方火柴盒般的砖混结构平顶式楼房。其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
节气范时勇 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节气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特点、由来、相关民俗,引经据典,娓娓道出中国古人的智慧,把节气和农事、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还涉及适季美食、科学养生等相关内容。
-
族民的狂欢储冬爱,黄学敏,刘晔珍,张益彬,张静 著《广州市天河区地方志系列丛书:族民的狂欢·天河龙舟映像》旨在通过系统而深入地调查并梳理天河诸村落龙舟节的基本构成及其传承与变迁的历史轨迹,分析隐含于其中的村民族群传统文化心态在都市文化的冲击下的自我抉择与重新适应。《广州市天河区地方志系列丛书:族民的狂欢·天河龙舟映像》旨在通过系统而深入地调查并梳理天河诸村落龙舟节的基本构成及其传承与变迁的历史轨迹,分析隐含于其中的村民族群传统文化心态在都市文化的冲击下的自我抉择与重新适应。
-
忧郁的民俗学岳永逸 著举目四望,学科的红火、老母的暮年、小我的悲喜、艺术的光晕、民间的段子、乡土的音声、节庆的盛大、泰斗的脾气、诗人的才情交叠缠绕,细细品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这些问题环绕着土地,也环绕着民俗,一起描绘着这个急速奔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