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哈佛家训斗南 著《哈佛家训(经典珍藏本)》汇集了哈佛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训的精华,从人生哲学、优秀品质、杰出本领、人性弱点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的精髓和哈佛家训的要旨,并挖掘出成长路上最丰富的成功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提供适合其心理需求的精神养分。
-
博罗民俗毛锦钦 著《博罗文史·第14辑:博罗民俗》是一部具有民俗研究价值的地方民俗志。《博罗文史·第14辑:博罗民俗》的每一段文字都尽力做到翔实可靠、脉络清晰,再加上图文并茂的编排,使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其中包括居家、交通、服饰、饮食、节庆、风味、特产、生产、游艺、婚嫁、寿诞、丧葬、信仰、禁忌等,具象完整,覆盖广泛,处处闪现着民俗和地域特色,且融生活性、艺术性、传承性于一体,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幅温馨淳美的民俗风情图。
-
苏州民俗采风录蔡利民 著《苏州民俗采风录》作者为苏州民俗博物馆调研室的负责人蔡利民,《苏州民俗采风录》记录了作者从官宦之后、商贾之家、寻常百姓、田夫野老口中关于苏州民俗的叙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苏州百年前的民俗风情画。
-
李孟昱书法集李孟昱 著《李孟昱书法集:民俗墨象》涵百字图一百例,千字文十二篇。中山大学著名学者黄天骥教授认为,这是文化民俗的融合'篆隶草楷的汇聚。
-
歙县里东乡传统农村社会柯灵权 著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大批市镇兴起,县区的频繁分割,使得乡镇志之编纂呈现出颇为繁荣的景象。在现存的乡镇志中,绝大多数反映的内容均集中在南方各省,尤其聚焦于太湖流域、宁绍平原、闽南滨海平原、珠江三角洲、皖南徽州这五大区域。这些乡镇志,是我们研究传统中国特别是县以下基层社会的重要资料。不过,虽然徽州具有编纂乡镇志(含村落志)的优良传统,但这些志书记述的地域覆盖面仍然相当有限,即使是在一县之内,文字涉及之外的地域,有的甚至处于几乎无文字记录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来自民间的口碑和文献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时代,歙县四乡风俗迥异,其中,东乡(包括里东乡、外东乡)毗邻绩溪,习尚俭朴。而里东乡一带地处僻野山乡,交通极为不便,所出的巨富商贾较少,总体上来看是个闭塞的地区。不过,由于当地的移民来源众多,民俗颇为驳杂,再加上外出的人群亦穷途远涉,前仆后继,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务工经商的当地人,也给遐陬僻壤的里东乡带来了显著的外部影响,这一点,与明清以来整个徽州社会的风俗移易与世事变迁亦并无二致……柯灵权广泛收集散落民间的各种史料,集数年之功,撰写了《歙县里东乡传统农村社会》一书,为我们了解僻野的“山里”与繁华的“山外”之间持续而频繁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不少新的资料。这些,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传统社会的实态与变迁。
-
符号江苏·口袋本张道一,徐飚 著所谓“画像石”,即在一些巨大的石板上所镌刻的图画,主要见于石椁、石墓、石祠等,是伴随着厚葬风气而出现的。当时一些富商大贾及中小官吏在丧葬中以石板代替木椁,以石板上的刻画代替漆棺或悬挂的帛画。这些石板上的图画以线条为主,最多是将空白处刻深一层,更接近平面上的绘画,而不像雕刻那样追求立体感。后来拓印术发展起来,人们将石板上的画面用墨捶拓下来,通称为“拓片”,反显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实际上就是人类最早的“拓印版画”,比“木刻版画”要早,因而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章。
-
北京故事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编《北京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整合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北京文化、历史、人物与旅游的关系,向读者展现北京旅游的文化魅力。图书的核心并不是故事,而是解读北京文化。本书划分为老北京记忆、乐活老北京、味蕾上的北京、指尖上的北京、观看老北京、倾听老北京、老北京人的礼仪节庆等七大章节,每个类别之下由数个故事组成。通过故事说明每个章节类别的文化价值,展示北京特色旅游文化。同时,搭配精选资讯,具有实用价值。
-
新经典书系徐渊,唐士梅,袁平夫 编当代汉中人从恋爱到结婚,有诸多的规矩和讲究。这些规矩和讲究外在于各种繁复的形式,内在于文化心理和观念。它们既源于传统,表现出汉中人强烈而深刻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也嬗变于当代,表现出汉中人因时代变化而呈现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和当代文化价值取向。徐渊、唐士梅、袁平夫编写的《汉中婚俗文化》是关于研究汉中市婚姻风俗习惯的专著。
-
图说宋人服饰傅伯星 著与以往通史式的服饰著作对宋代服饰点到为止的叙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饰史》,正如本书序一中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宋代服饰史》作者在阅读大量宋人记载后,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
妆匣遗珍杭海 著银饰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最常用的饰物之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民国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激变及女性妆饰的日渐西化,城市妇女不再佩戴传统银饰,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佩戴银饰的旧俗仍然遗存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乡村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银饰自然也不能幸免,越来越多的银饰散落于各地的古玩市场。随着老一辈的离世,今天我们已越来越难分清它的原产地、种类及用途。 《妆匣遗珍(精装)》是研究汉族传统银饰的专著。从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佩饰几个方面,介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的特点。书中收录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精美银饰,一篇篇翻阅,让人产生时光倒流、恍如隔世之感:一枚小小的银戒,不知曾穿过那位女子的玉指;一根长长的发簪,不知曾绾住哪位女子的青丝,曾凝结怎样的情怀与期盼……银饰依旧,朱颜不再,千件遗物,穿越百年,透露着无常的消息。作者将这本关于隔世旧物的册子看做是情与爱的遗存,以此见证中国女性曾独有的风姿与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