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杀戮季节[加]杰弗里.B.罗宾逊1965—1966年,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度尼西亚军政府对该国左翼人士展开了大规模清洗,约50万印尼共产党党员及其同情者丧生,这次大屠杀是二战后人类所经历的最为血腥的暴行之一,但与大屠杀严重程度极不相称的是,中外学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对这场悲剧普遍缺乏反思。《杀戮季节》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指出印尼军队在故意煽动、指挥和组织1965—1966年大屠杀及抓捕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次,在特殊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英国等外部势力在支持和鼓励印尼军队的大规模暴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印尼彼时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紧张局势也为这一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土壤。《杀戮季节》英文版于2018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问世就得到了来自历史学、政治学、国际法学、社会心理学、人权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东南亚研究、外国语言文化等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该书自上市以来好评如潮,在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读者,被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评选为2018年度最佳书籍,是近年来世界东南亚研究领域最受瞩目的学术成果之一。印尼苏哈托政权倒台至今已经20余载,印尼国内关于大屠杀的讨论逐步放开。《杀戮季节》印尼文译本Musim Menjagal于同年出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2023年1月,印尼总统佐科威公开承认该国历史上发生了12起严重侵犯人权的事件,其中就包括1965—1966年对左翼的大规模清洗。这一历史性表态被认为是印尼官方的重大进步,有助于进一步为受害者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未来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
欧洲之变帕特里克·怀曼 著西方何以支配现代世界近500年?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这至关重要的40年。从1490年到1530年,这40年是欧洲和世界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这40年间,有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壮举,也有马丁·路德开启的新教改革运动。欧洲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现代世界的形成:印刷媒体形塑了人文主义新知识观,大规模的宗教冲突一触即发,高度集权军事-财政国家初现,火药带来军事技术变革和大规模战争,西方开始对世界进行野蛮征服……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以金融为纽带的独特经济体制,进而奠定了未来四个世纪里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即所谓西方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大分流”。 本书选取了九个人物为叙事线索,将当时的欧洲与世界连接起来,讲述了欧洲近半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金融、贸易等方面的革命性巨变,并分析究竟是什么关键因素奠定西方的主宰地位,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本书首先讲述了三位著名的人物:探险家哥伦布、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和金融家雅各布·富格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而贸易和国家都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的兴起奠定了欧洲内部的交换网络,为后续军事-财政结合的国家形态打下了基础。接下来,作者将视线转向三位并不那么显赫的普通人:雇佣兵葛兹·冯·贝利欣根、出版商阿尔杜斯·马努蒂乌斯和羊毛商约翰·赫里蒂奇。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商业交流打破了地理疆域的限制,金融向社会各层面的渗透促进了信用工具的出现,欧洲内部商业网络得以形成;印刷技术及印刷商业的发展,为思想和知识大范围传播提供了可能;火药带来的军事技术变革,使得欧洲国家内部竞争激烈。战争和印刷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的,金融-技术-战争这三者相互促进。最后三个代表人物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后期的宗教改革发起者马丁·路德、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金融、印刷、火药的加持下,马丁·路德毫不起眼的一篇文章最终化成欧洲政治颠覆性的力量,也是这些力量,使查理五世在欧洲建立统一大帝国的梦想化为泡影。苏莱曼治下的奥斯曼帝国虽然成为当世第一强权,但这巅峰便是衰落的开始,因为世界的规则已经改变。
-
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探测技术研究王新明本书共分七章。 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日遗化武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基本情况,以及与日遗化武探测相关的技术方法,这些是探测技术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为磁力勘探在日遗化武探测中的应用,主要介绍磁力勘探的基本原理、磁力仪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及磁力勘探数据解析;第三章为金属探测器在日遗化武探测中的应用,主要介绍金属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MIL-D1/DS金属探测器的操作使用方法;第四章为地质雷达在日遗化武探测中的应用,主要介绍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探测程序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解析;第五章为水域日遗化武探测技术,主要介绍水域日遗化武探测的程序和方法以及海洋磁力仪的操作使用方法;第六章为日遗化武探测定位技术,重点介绍GPS在日遗化武探测中的应用;第七章为不同情况下对日遗化武进行探测的案例分析,包含了本书作者对各种典型埋藏环境下的宝贵实战经验做出的总结。
-
章太炎传汤志钧本书是有关中国近代 颇有影响的人物章太炎一生的学术性传记作品。作者用丰富的史料作基础,以章太炎的思想变化为线索,旁征博引地讲述了章太炎看似反复多变、实则坚持如一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其中有不少资料是作者在日本访学期间获得的档案,对章太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此次出版,作者又 新了新近出版的文献信息, 便于研究者阅读和使用。作者遵循“按照一定的时间、条件,具体分析”的原则,做到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本书对研究章太炎的思想和学术人生颇有史料参考价值。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 学者、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章门弟子众多,很多有名的教授,大都出其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现在致力于研究和推广章太炎思想和学术影响的单位不少,较有代表性的有杭州的章太炎故居纪念馆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单位几乎每年召开 学术研讨会,还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和《民俗典籍文字研究》(cssci)等刊物上开辟章太炎思想研究专栏,由此可见章太炎的影响力。
-
纳西族史话杨福泉“云南史话·世居少数民族系列”丛书是具有史料性质的文化丛书,本丛书以科普读本的形式,记录云南少数民族源流、进化发展,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彰显 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纳西族史话》是”云南史话·世居少数民族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介绍了云南纳西族名称的由来、关于云南纳西族起源的各种说法,追溯了从远古开始,直到近现代时期云南纳西族的发展变化,勾勒出了云南纳西族发展情况。本书具体内容详尽描绘了纳西族概况综述、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地方特色文化、自然或人文景观、现代风貌及发展等方面。文字简洁流畅,内容丰富全面,兼具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
-
南京历史文化干部读物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历史文化干部读物》由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写,分为《钟灵毓秀佳丽地》《十朝故都帝王州》《“文学之都”文脉永》《书画艺术竞风流》《科技教育领风骚》《文物古迹甲天下》《民族工业启航地》等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南京的山水文化、古都文化、科教文化、长江文化、和平文化、廉政文化、工商文化等,集中反映了南京的厚重历史、丰富遗产,以及城市精神与人文特色,为各级党政干部提供一部了解南京、认识南京的通俗性读物。\"
-
补子(美)大卫·哈古斯本书分析了识别补子上飞禽和猛兽的等级线索,阐述了对嵌入补子设计图像的基本理解,它们在明清两代的演变。
-
北京史学 2022年秋季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史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筹划,是一本汇集北京史研究相关论文的学术著作,为北京史研究的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本辑为《北京史学(2022年秋季刊总 6辑)》选题主要侧重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等方面。包括晚清铁路之争中自强和自弱的考量、北伐前期北京政局演变与安国军政府的成立、民国时期北京的女浴所等论文。
-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周育民清朝是我国由封建的实物财政向货币财政急剧演变的重要阶段。清王朝留下了一笔庞大的财政遗产,同时也留TT帝国主义迫使它背上的沉重包袱。一个世纪过去,包袱已经扔去,遗产却不会消逝。一部晚清财政史,无疑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训。本书初版于2000年,此次修订,在原书基础上对部分数据和内容做了修改和补充,采纳了相关的新学术成果,同时吸收了作者在完成 清史工程《厘金篇》项目时的部分研究成果,以期 好地起到晚洁财政史的“入门书”作用。
-
青白风华 图说千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历史学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青白江区源源不竭的发展动能。本书的编辑出版,是为让世界 好地认识青白江、了解青白江,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触摸青白江的文化脉搏、感知青白江的文化神韵,汲取 文化营养,自觉成为青白江文化的守望者、传承者和创造者,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