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古代中国纪年日知编null
-
研经室集(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的作者阮元,字伯元,号芸台,生于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江苏仪征人。揅经室集是阮元自编定的稿的个人文集,其一生著述,除他领街主编的经籑计、十三经校勘记、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畴人傅等书外,大致均收入其中,而且比较集中和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全书分揅经室集、揅经室续集、揅经室外集三编,共六十四卷。本书及续集按经、史、子、集四部列为四集,诗卷另列。外集为四库未收书提要一百七十三种,自称此篇半不出于已笔,即一篇之中,创改亦复居半,文不必存而书应存,可别题之日“外集”。
-
吕氏春秋词典张双棣,殷国光,陈涛著暂缺简介...
-
惨胜马振犊著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规划。本书记述并评论抗战正面战场的史实,如华北战场、“八一三”上海战场、鲁南战场及“湘北大捷”等。
-
征服之梦徐勇著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胜利史。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牺牲之重、作用之大,是前所罕见的通过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该丛书不仅以大量篇幅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而且对广大爱国的国民党官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和论述;不仅直接阐述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而且对海外华侨、国际爱好和平人士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力支持与贡献,也作了叙述;不仅对社会上层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作了如实阐述,而且还把视线瞄准了广大基层人民;不仅重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政治、经济、军事,而且还对这一时期的外交、社会、学术思想和文化等也作了介绍,力图使读者能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来了解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全貌。无疑,这对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促进学术发展和繁荣是很有作用的。翻开中国近现代史,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100多年时间的历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胜利史。
-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本册叙述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散文史。
-
清国史清代国史馆编纂本书据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嘉业堂钞本影印。
-
苗族岑秀文著本书是“民族知识丛书”之其中一本。该套丛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各民族发展的简要历史,各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社会形态,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等。编撰者大都是长期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专家,其中许多人还亲身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组织的民族大调查。这些学者学术功底扎实,在写作中不仅引用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同时运用了大量实地调查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使本书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特点。另外,在编撰体例上和行文方面,这套丛书也注意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可以这样说,有一册民族知识图书在手,即可了解一个民族的基本面貌。因此,本书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现本书已成为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必备图书之一。
-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羊春秋主编;羊春秋,沈国清编著记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10个开国皇帝。着重写了他们政治、军事的策略、治国安民的措施以及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等。
-
二十世纪中国史李云峰主编;门秀芳等著本书获得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和西北大学首届教学基金项目支持,是一部具有理论智慧的著作,并且是一部具有活生生社会现实感的著作,其风格是客观的,而在表达上却饱含激情又简明扼要,其阐述事件的技巧和视角令人注目;在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背后,掩藏着一条智慧的轨道,这条轨道把人们的视野从“最屈辱、最羞愤、最痛苦”的十九世纪带到了“觉醒、抗争、奋斗”的二十世纪,又延伸到了“壮观、崛起、复兴”的二十一世纪。本书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史学方法的选择上,既重视整体观照,又注重微观分析,既着眼于长时段的社会结构的变迁,也不忽视短时段的历史事件的辨析;在史料的取舍上,不再完全依赖于一般的文件记录,而是广泛的选取素材,大量吸收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乃至文学方面的材料,将其有机揉进斑澜多彩的历史画卷,使历史的直观性、形象性大为增强;在叙述方式上,改进叙述模式,把英雄人物的命运融入到历史的脉动之中,突出伟人的个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极力重现复杂而真实的历史情境,使历史真正的活起来;在篇章结构和标题的拟定上,也独具匠心,与众不同。这部著作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界限,在展现世界走向中国和中国融入世界的历程中,作者呼吁“未来是属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和全人类的!”从而使本书具有了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同时也展示了崛起的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同样使读者产生震憾作用的是该书精辟论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以及关于社会变革两种方式(革命和改良)的选择问题。通过二十世纪中国的百年风云变幻和两种制度、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分歧和对抗,昭示着二十一世纪的另一种图景:全人类和平共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