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西部和她正年轻杨云才著本书为作者的抒情诗集。
-
中华文明史乔卫平总监纂;李凭,袁刚本卷总纂编辑推荐:本书主要描述和分析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景观,多角度地描绘和剖析这一历史现象,这一历史现象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要素,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综合理解。
-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网罗繁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成就就达到古代编年体史书的高峰,为千古不朽的名学名著,在我国古代史学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所记,为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史事,其后之史学家们遂纷纷进行续纂。续纂工作,可分补前和续后两类。被前者有刘恕编纂的《通鉴外纪》十卷,起于包犠,止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下与《资治鉴》衔接;金人宋履祥编纂的《通鉴前编》八十卷,断自唐尧,下接《资治通鉴》。后续者有南宋李焘编纂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起于建隆,迄于靖康,凡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之史事;明王宗沐编纂的《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仿《资治通鉴》义例,记叙宋元两朝史事;明薛应旂另纂《宋元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七卷,亦仿《资治通鉴》义例,记叙宋元两朝史事;清徐乾学编纂的《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亦系记叙宋元两朝史事;清夏燮编纂的,明通鉴》一百卷,专记明史。而兼备补前续后者,则为明陈*纂的《通鉴续编》二十四卷,该书首卷述盘古至高辛氏,被《通鉴前编》所无;次卷述唐与五代契丹史事;另以二十二卷记叙两宋史事,以续《资治通鉴》此外,清毕沅所编纂的《续资治通鉴》,亦属下续《资治通鉴》之作。通过上述诸家之续纂,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部丛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通鉴》体系列史籍本书之内容安排,对宋、辽、金、元四朝史事,同样重视,克服了过去史书详于宋而略于辽、金、元之弊,是为本书一大特色。
-
彝族源流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目录
-
世说新语研究王能宪著编辑推荐:《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代文人风貌、体现时代特征的笔记小说,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士人精神等影响巨大,千万年来深受读者喜爱,并远播海外。本书在战友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学、文献学的角度对《世说新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作者、版本、批点以及文学特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西南彝志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目录
-
中华文明史乔卫平总监纂;吕涛本卷总纂编辑推荐:本卷所涵盖的历史跨度,大体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有制国家——夏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为止。这段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夏、商、西周三代的兴衰沿革和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飞跃,上承史前新石器文化之余脉,下开秦汉以降中国历代文化之先河,为古代中国步入文明开化时代的历史开端,也经历了中国青铜文化产生、发展、衰落的全部过程。
-
龙与中国文化刘志雄,杨静荣著龙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身体各部具有不同动物的特征。这种现象使古今学者迷惑不解,并提出过种种假说。早在东汉,王充即指出:“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论衡·龙虚篇》马和蛇虽都系动物,但绝非一类,它们是怎么,合为一体的呢?可惜王充只是以龙为“蛇、马之类,明矣”一句带过,显然他并未掌握答案,只好回避不谈了。闻一多先生解释龙形象的复杂性时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美)R.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是《剑桥中国史》最后两卷中的后一卷(即第15卷)。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1966—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新历史进程,其重点是对“毛泽东对中国式道路的寻求”、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关系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入、谨慎、求实的研究。后毛泽东时代,继承人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项献及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是《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的又一论述重点。同时,《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对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教育、文艺及知识分子等,也分别予以充分的研究和考察,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
春秋繁露义证(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约公元前一七九——前一O四)的主要著作,一般认为系后人辑录成帙。至有清一代,才出现两个较完善的校注读本。宣统年间,苏州苏与(?——一九一四)字厚菴,兼取廬校凌注,广采前人研究成果,[随时答录],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此次整理,以一九一O年长沙王先谦原刻本为底本,通校了凌本。遇有异文,又参校了廬本和四部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