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等编写本书勾勒了宋代文化赖以繁荣发展的历史素地,描绘了宋代文化的丰富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等。
-
辽夏金元宫廷王蕴冬,刘肃勇编著本书叙述了陵前断臂、风流太后、父子谋主、兄弟结党等一系列秘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年要录》是記載南宋高宗一朝三十六年史事的編年體历史巨著,凡二百卷,卷帙浩繁,资料详赡,直接和间接引用的书籍、篇章达五百五十种之多,為南宋史尤其是宋金战争史的研究者所必备。作者李心传为南宋著名史学家,毕生大部份精力倾注于此书。我社曾于一九九二年影印出版该书,所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系录自《永乐大典》,虽有不足之处,仍为目前所存既早又好的本子。为方便读者,书后附有《人名索引》、《所見書篇之作者索引》、《所見書名篇名索引》及《遼金人名異譯對照表》等,受到学术界的欢迎。影印本出版至今已有十多年,早已售罄,现重新印行,以满足学界的需求。
-
宋代宫廷李郁,陈凡编著本书叙述了陈桥兵变、安石变法、哲宗废后、靖康罹难等一系列秘闻。
-
宋代司法制度王云海主编由国家和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本书探讨了宋代的司法制度、刑讯逼供、刑罚残酷等各种司法活动问题及宋代在防止司法官员舞弊,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等。
-
紫禁城帝后生活故宫博物院,中国旅游出版社编北京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是闻名于世界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建成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至今已有五百七十年的历史。它的前半部以巍峨的太和殿为中心,气势雄伟,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后半部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侧有十二宫,装饰华丽,是皇帝处理政事和帝、后、妃、嫔等居住的地方。本书从朝会、大婚、祝寿、处理政务、进膳、冠服、寝宫、琴棋书画、宫中演戏、祀典宗教等十个方面反映了明、清两朝帝后们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通过本书或许会改变读者对于帝后生活的看法,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有时反而不知老百姓们自由。
-
春秋左传学史稿沈玉成,刘宁著编辑推荐:本书以叙述症论历代学者对《春秋左传》的研究为纲,系统介绍了几千年来关于《左传》研究的历史概貌以及今古文经学的论战情况,并叙述中穿插作者的评价。作者将大量的有关《左传》研究的原始材料归纳总结、条分缕析后梳理成文,为研究《左传》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本书资料翔实,论说精当,行文流畅。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男人肖黎等主编荀子荀子名况,字卿,也叫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代无考。从文献记载看,其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88年间。这段时间正处于战国末年,秦王政准备发动扫灭六国战争之际。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结束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全国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已势在必行。因此在政治上统一集权与诸侯割据的斗争,成为封建制内部斗争的一个突出问题,即解决“诸侯异政”。而在意识形态中,对于春秋战国以来,以维护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学说,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就需要加以批判和总结,急待解决“百家异说”,提出一套完整的为新兴地主阶级专制政治服务的思想理论。荀子就是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并集各家之长,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代表。齐国为战国中的强国之一。齐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思想上也是比较活跃的。齐桓公时就开始设立稷下学宫,到了齐宣王时更加兴隆起来,各学派的学者云集这里,发表学术观点,著书立说,议论国事。荀悦16岁时,就已成为饱学之士。苟悦针对齐国的情况,向齐丞相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今有强楚威胁在前。大燕逼迫于后,劲魏由右进犯,西部亦很危机,有鲁国人在襄贲、开阳(均在今山东临沂)。如有一国图谋进攻,其他三国必同时进犯,齐必有亡国之危。但是良言不为所用。苟卿到楚国,投奔游学博闻的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齐襄王时,再次回到稷下讲学,时田骈等人已去,而荀卿成为当时地位最高的老师,补为大夫,掌管学宫者。在荀卿主持齐国稷下学宫的时期,又有齐人对他进行谗陷,所以被迫离齐适楚。荀卿又来到秦国,见秦昭王,并与秦昭王探讨了儒术与治国的关系。荀卿认为儒分为大儒,即主张“法后世,一制度”者,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为地主阶级政治服务的,俗儒,是“法先王,而知乱世”,不为时代发展所取者。当秦昭王丞相范雎问到荀卿对秦国的观感时,荀卿指出:一、秦的防御坚固,地形有利。自然环境优越,客观条件好。二、境内人们朴实,音乐不下流,衣着不妖艳,顺从长官。三、政府机构官员严肃认真,恭让节俭而忠厚。四、大夫们一心为公,不拉帮结党,做事都很公正。五、朝廷能及时处理解决国家大事。因此退朝后也就安闲无事了。由此看,自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来,在以法治理下,得到如此成就,并非侥幸,而是必然的结果。并认为秦是治国的最好榜样。但也提到秦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大儒”,即德才兼备的地主阶级思想家、政治家的管理。在这里可看到荀卿对治国的观点上,是既用法家思想亦兼用经他改造的“大儒”家思想。赵孝成王时,荀卿又来到赵国,并被视为上客。与临武君议兵将于赵孝成王面前。赵孝成王“请问兵要”。荀卿认为进行统一战争的目的是“禁暴除害”,用兵的要素在于“使民心一致”,“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又探讨了王者之兵如何带的问题,强调以礼义建设为基础,是“本统”;在探讨为将的条件时,荀卿提出:“六术”,六项战术原则;“五权”,五种值得权衡考虑的情况,“三至”将领有三种情况,可不接受君主命令。还就军队法令制度进行了讨论,强调要严肃军令纪律,集中兵权,制定作战中对人民对敌方均有利于自己的相应政策,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荀卿从军事中吸取兵家思想,掺之以儒家仁义建军、制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因素的战术原则,为以武力统一天下提供了思想武器。此后,春申君改变了对荀卿的看法,派人到赵国请荀卿回楚,不久,春申君为李园所害,荀卿亦被免职。荀卿被免职后,仍住在兰陵。他憎恨当时混乱时代的政治,于是深入研究儒墨道家的所作所为,及其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整理著述,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实际上是对春秋战国以来各派学说进行了研究总结,并有批判有吸收有发展地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荀子》一书现存82篇,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主要材料。关于荀子的学派归属问题,秦汉以来,一直把他归于儒家学派。但自宋以来,众说不一,或归入儒,或列入法,或认为是儒法合流,或内法外儒等。虽然从师承上来看,他尊崇孔子,又是“儒分为入”的孙氏之儒的创始人,但从他对儒学的批判来看,如批判儒家“法先王”是“贼儒”“俗儒”,以儒家正宗自居的子思、孟子,也在他批判之列。他是重法的,但他到秦国考察,又认为“无儒”是一大缺点。可见,荀子既不是正统的儒家,也不是典型的法家,他是一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批判吸收各家之长的,自成体系的一位地主阶级思想家。历史观:荀子从整个战国历史考察,看到了战国变法运动以来的进步和发展。以秦国为例,原本处于西陲与戎狄杂居的落后国家,经过商鞅变法以来历四世,成为强国。“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历代先王是无法比拟的。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因此他提出“法后王”的历史进化论的观点,它有利于否定诸侯割据的历史,以适应新兴的地主阶级建立统一政权“一天下”的政治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观点。在学术上:对诸家学说的总结批判和继承,是荀卿首开其例,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百家异说”,已使得战国纷乱不得安宁,有碍于“一天下”大业的实现。因此他对墨家,名家、道家和前期法家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批判,但主要矛头是指向揭露思孟学派,指斥他们是不学无术的“残儒”。在《非十二子》中,批判了它嚣、魏牟放纵,不合礼义,但言之成理,足以惑乱人心,陈仲、史鳅一味追求与众不同为高明,墨翟、宋钘不懂得“一天下,建国家”的道理。慎到、田骈却是崇尚法律而无准则。惠施、邓析,不懂封建等级制度,好奇谈怪论,不可为治理国家的原则。子思、孟子,其“法先王”只是装模作样,按古代臆造邪说,不伦不类,说不出道理。荀卿对“百家异说”批判的同时,也吸收各家之长,来表达他的“一天下,财万物”,实现封建统一,使“通达之属,莫不服从”的理想,确立新的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总万备,齐言行,一统类”为中央集权制服务。荀子的《非十二子》是学术史论最早的篇章。天道观,苟子接受了道家观点,“天能生物,不能辩物”,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亡以治则吉,应亡以乱则凶。”人们可以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因此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著名论点。……
-
中华文明史乔卫平总监纂;瞿林东等本卷总纂《中华文明史(第五卷):隋唐五代》以描述和分析广义的文化景观为重点,以构成中华文明的各个文化学科为基本研究单位,而不局限于区域性文化的介绍。此外,某些具有反文化性质的历史现象,也被看作是文明自身矛盾性的表现形式。譬如:战争在某种意义上破坏或毁灭了文明,但战争本身又是文明的产物,战争的理论、艺术、手段等等,又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战争在开创新的文明,以及促进区域性文化的迁移、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类似的现象,在各个文化领域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必须指出,中华文明是就中华历史文化的主体而言的,但它并不是指单一的汉族文化,而是包括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有成员的优秀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的文化区域,其水平有时相去甚远,以至进入20世纪以后,仍有若干地区或民族还处于原始氏族公社阶段,这当然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主体水平。
-
中华文明史乔卫平总监纂;唐赞功本卷总纂一般的中国通史以政治、经济史为主干,而《中华文明史》则给予文化地理环境、教育、科技(包括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天文学、数学、地学、医学等)、宗教、民族、语言文字、美术、建筑、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等以更多的重视,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中华文明是由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以及他们的先民共同创造的,汉族虽然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其他民族也起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汉族也是在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血液。《中华文明史》较好地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特点。即以第六卷而言,叙述的是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70年代360多年的文明史。在此期间,先是辽、北宋、西夏鼎立,后是金、南宋、西夏并存,周边还有大理、回鹘、吐蕃等政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封建正统观念以及华夷之辨的影响,也受到史料的限制,辽史、金史、西夏史等成为宋史的附庸。而在《中华文明史》中,如实地把辽、西夏、金作为与宋并立的政权,按各政权成立的先后分述辽、宋、金、西夏的文明,并努力发掘材料,给予他们超过全卷1/3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