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南宋地方武力黄宽重南宋在中国史上有“晦暗”之称,且人们往往以北宋的祖宗家法概而论之。在本书中,黄宽重教授探讨了南宋不同形态的地方武力,包括由南宋各级政府所组织的地方军,如湖南飞虎军、广东摧锋军、福建左翼军等,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自卫武力,如透过承认北方自卫武力而任命的镇抚使,两淮民众据守的山水寨、陷金地区起事抗金的义军以及由业缘所组成的茶商军等,指出南宋在与北宋立国环境有差异的情况下,对北宋传统国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南宋有别于北宋的政权特质。
-
治世侯杨方 著上承绪业、下启宏图的皇太极究竟有哪些用人之术?一生英武的康熙大帝为何晚年悲催?雍正和乾隆究竟谁是更残酷的君王?从康乾盛世到晚清败局的转折有哪些发人深省的启示?木兰秋狝和帝王南巡为巩固王朝统治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一错再错的咸丰皇帝如何影响了近代中国走向? 本书讲述了明朝灭亡后,清朝重建统治秩序,开创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的历史。作品从笼络人心、皇权巩固、内政民生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清王朝统治的权术策略,分析了封建时代帝国统治的特点,展现了王朝盛世与没落的演化过程,给人以警醒和启示,是一部治世史、兴亡史。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研治唐史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著作。本书从统治阶级氏族、政治革命党派、外患内政关系三个重要角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精辟的论述。尤其系统阐述了种族及文化、关中本位政策、中古史盛衰转折点“安史之乱”等许多中古史重要问题,此书奠定了当代学者理解中古史、唐代政治史的基本框架,为治史者所必读。
-
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宋藴璞著《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下)》为《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二部第二编到第三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宋蕴璞著,两部三编,民国十九年蕴兴商行本。作者曾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新加坡、槟榔屿和马六甲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在参考大量书籍文献基础上,编著此书。此书在历史、地理、物产风俗、宗教、教育各个方面对新加坡、槟榔屿和马六甲岛屿地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类描述。其中每一编中都有非常多的名人介绍,其中作者对很多对华侨的身份家庭出身、出国原因、海外经历以及爱国(主要是参加辛亥革命活动)爱乡和对侨居地的社会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的贡献做过调查,这些人物资料(大都是清末民初人物),对研究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近代史以及福建华侨近代史有较高的参考资料价值。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南洋地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 徐兢輯《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下)》为《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下集,辑卷二十一至卷四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北宋徐兢撰,成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四十卷,明抄本。徐兢(10911153),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迁居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宣和六年(1124),以国信所提辖礼物官随使臣出使高丽,在彼月余,归国后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原书有图,靖康之乱后已不见。此书是北宋时期一部关于高丽地理、社会的著作,论叙高丽山川、城郭、风俗、典章、制度、器物、社会、民俗、宗教、礼仪,及北宋高丽海上交通、外交关系等。此书使宋代及其后的中国人民对朝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所记海道及航海事宜,总结了以往成就,对海洋地理知识发展,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展,都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北宋时期中国与高丽关系提供了可贵的资料,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
夏镇漕渠志略(清) 狄敬 編纂《夏镇漕渠志略(上)》为《夏镇漕渠志略》上集,辑前集一卷至卷上。《夏镇漕渠志略》清代狄敬篡修,两卷加前集一卷,清顺治刻康熙增修本。夏镇隶属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此书是对于此地区河渠志,此书分为两卷加前集一卷,卷首绘有《全河图》较简略,另有《夏镇河渠图》,其图1绘有台庄、韩庄等闸,图2则以夏镇为中心。有文字注解并标出顺治至康熙初夏镇分司管辖漕河之闸坝湖泉分布及域内城邑、集镇、大王庙等具体方位。属官河政涉及江南徐、萧、砀、丰、沛及其山东兖州滕、峄二县。该志记事至康熙八年(1669), 康熙十五年(1676) 载分司,滕、峄二县及沛县河务辖权划出。此书是清代有关运河河工、航运的水利专著,且附有河图,故对于研究清代河渠水志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中西文化交通史译粹(明)程任卿《丝绢全书(上)》为《丝绢全书》上集,辑序至卷二。《丝绢全书》明代程任卿辑,八卷,明万历中刻本。此书细载录了明代隆庆、万历间,徽州歙县民众因不堪官府繁重赋税之苦,上书陈情,牵动五邑民情汹汹,几乎酿成激变之“丝绢风波”的始末。书中所收录的大批当时涉案各方的告词、申文、揭帖、宪牌及官府覆本等,为我们研究明代的赋税政策及阶级状况提供了珍贵的手资料。《丝绢全书》为研究明清时代的诉讼和审判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个案参考价值,为明清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是一种明代珍稀的法律诉讼档案的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也是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献补充。
-
印度古今事迹考略(英)貨爾况兑奈司 著《印度古今事迹考略》英国人货尔况兑奈司(Sir T W Holderness 1911年著,汪治民国元年译,民国二年(1913)上海广学会排印本八章。此书从八个不同方面对印度的古今事迹做考略,分别为印度之国土、印度之历史、印度之人民、印度人之族级、宗教、印度人生计之异点、英属印度政府、印度土邦、英人治印之计划。此书在地形,地理、种族,宗教等方面叙述比较全面,正如译者在自序中所表达的一样,翻译此书目的是看清印度沦亡的原因,为爱国之士做前车之鉴。此书对于研究印度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文献参考价值,对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也起着很大的文献支撑力量。
-
泉南杂志(明) 陳懋仁撰《泉南杂志》,明代陈懋仁著,二卷,明万历绣水沈氏刻宝颜堂祕笈本。陈懋仁,字无功,明代嘉兴人,官泉州府,将其经历著此书。此书是关于明代泉州一代地方志,该书分为二卷,主要记载福建泉州地理名胜、以及相关题词、风俗物产、人物遺闻等,涵盖内容广泛,间及前代。此书尤多记泉州一带社会风俗、对于研究明代泉州一代的社会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史料文献参考价值,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明代泉州方面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使琉球录》明代陈侃撰,一卷,清抄本。陈侃,浙江人,曾任行人、刑部给事中。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陈侃奉谕出使琉球对中山王世子尚清进行册封,为此第二年赴闽造船。嘉靖甲午(1534年)三月舟始毕工,当年去还,归后写成此书。《使琉球录》是一部明代游记,该书记载了嘉靖十三年( 1534年)明朝琉球册封使出使见闻,对航海情形、抵达琉球后迎接盛况及琉球风情名胜多有记载。后附琉球语、分天文、地理、时令、花木、鸟兽、宫室、器用、人物、人事、衣服、饮食、身体、珍宝、数目、通用等十五门类,用汉文共记录琉球语405个,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琉球语记录,也是研究明代造船和航海的重要文献。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盛唐密码丁自生 著有唐一代,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玄宗李隆基,各领风骚数十年,他们都曾让一个时代起飞,让历史拐弯,以特殊的方式接力创造了大唐盛世。他们非同一般的人生历程中遇到的极限挑战是面对既有的成见和不同的意见,做出大胆的预见。他们如何在千万人的成见、意见中突围,各显身手?他们怎么说,怎么做,怎样受到到周边意见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决策,如何形成,如何发展?他们以什么方式应对别人的成见,表达自己的意见,作出超前的预见?这些都是古往今来决策与治理绕不开的难题。 本书是一部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魏徵、长孙无忌、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林甫等历史人物为线索串联起的大唐王朝盛世启示录,用详尽的史料精彩解读了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的意见、成见、预见中如何左右王朝的重大决策、影响时代的走向,深刻剖析大唐盛世运行背后的深层逻辑,破译中国历史盛衰之变的人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