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活在洪武时代谌旭彬 著本书将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诰》中写到的十二个案件抽丝剥茧,详尽地阐述了在这些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从明初的军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员的行为动机,解读洪武帝审案和判决的依据和目的,从而勾勒出洪武时代各色人物的荒诞命运以及可怖的生存状态,再现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来面目。 在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毫无人身自由的卫所军奴,被捆绑在土地上不得离乡的农民,说错话连累邻里被没收家产的老妇人,不想做官只能切指的士人,遵行合理的立案程序却没能揣测出“圣意”的官员……通过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运,我们看到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开国皇帝,是如何欺骗控制官员,如何监视窥探民众的。这些案件,让我们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
战国风云滕涛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之争后,形成了七雄鼎立的局面。战国诸侯零落,士人崛起;谋略家们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演绎着一幕幕从布衣到卿相的戏剧。《战国风云》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描写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起伏跌宕的命运,再现时代背景下赵毋恤、吴起、商鞅、孙膑、庞涓、孟子、张仪、田辟疆、楚怀王、赵武灵王、孟尝君、苏秦等旷世之才的耀眼人生,带领读者领略一段惊心动魄的华夏历史。
-
漫长的余生罗新 著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迫卷入,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为平城宫的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意外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
盛世的崩塌郭建龙大唐王朝从盛世到没落,只有短短八年!安史之乱如何将唐朝拉入深渊,造成毁灭性后果?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历史节点,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追溯唐朝伟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溃的,探究大厦将倾的历史背景下皇帝、贤相、武将、聚敛集团,以及于洪流中挣扎、沉浮不定的文人们的不同选择和结局。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这一盛世,也在崩塌之时以己之力试图挽救,但都无力回天……本书分为《盛世》和《崩塌》两大部分,立足两唐书、《资治通鉴》原典,结合相关历史笔记、诗文等资料,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细致还原安史之乱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探寻唐帝国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
二战前后中国知识界的战争与和平观朱大伟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含中国抗战)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及研究”(项目号:16KZD020)阶段性成果,阐释了中国知识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立足民族本位,勇于担当抗战救亡、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就如何消弭战争,维护和平乃至建立战后世界永久和平与繁荣,通过在报刊媒介撰文,其和平思想具有高度前瞻性和现代性的特质,是近代我国国际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北洋政府时期京直水政研究徐建平 著《北洋政府时期京直水政研究(1912-1928)》以北洋政府时期京直水资源为切入点,对京直地区的地貌与气候、水资源分布及特点进行了详细梳理,对京直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北洋政府时期京直地方政府通过完善水务机构,培养水务人才,加大水政执法力度,调处水事纠纷,建立水利会等措施加强了对京直水务的管理;通过水利测量、农田水利工程、防洪水利工程、航运水利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建设,促进了京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北洋政府时期京直水政研究(1912-1928)》深化了京直地区水利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明清商人与社会张明富 著书稿在大量搜集、整理实录、资料汇编、笔记、小说、档案、方志、研究专著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明清时期的经商潮进行了较为全面、连贯的考察,注重对中国商人精神的挖掘和阐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书稿对明清经商潮兴起和发展、明清时期主要商帮的共性与个性、商帮的共性与个性、明清经商潮与社会变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对于我国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及明清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我思古人刘梦溪 著作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与人物的精要选编,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价值论理、王国维和陈寅恪等现代学术大师树立的学术典范、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题点和对今日文化建构的启示、《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的渊源阐释、当代学术人物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等8个部分。
-
畅快淋漓三国史邙山野人 著这套通俗历史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册,以人物为中心、事件为线索,全景展现了汉末三国近百年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和宫廷权力竞逐,还原了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高平陵之变、魏晋鼎革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讲述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等英雄人物真实而又精彩纷呈的人生,抽丝剥茧地辨析了历史上的三国与小说演义中的三国之不同:刘备不是“皇叔”,曹操并非“奸雄”,吕布并不是“三姓家奴”,貂蝉并无其人,杀死华雄的不是关羽,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并未发生……并在书末兴味盎然地比较分析各种史料,还原了诸葛亮流马之形制,为爱好三国历史的读者奉上此解谜之趣。 作者善于将历史讲述与文学描述相结合,写作水平高超,言必有据,以正史记载为骨肉,兼采国内三国史研究近百年间的学术成果,真实再现了三国史的精彩,既有趣味,亦有营养,使本书成为具有独特文学性的非虚构作品。
-
喜鲁西奇 著喜,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生在秦始皇时代,比秦始皇嬴政大三岁,死于始皇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之后四年,比秦始皇早死七年。他和秦始皇是同代人,从人到民,继而成为楚国故地的基层小吏。他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他的家族平稳地延续到了汉朝,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还略有提高。 作者把零星的材料串连起来,试图拼接出一个作为人的喜,并在遥远、陌生的世界里找到喜。想象自己站在喜的位置上,凭借他的眼睛去看他所处的世界,并描述一个普通人或者说被统治对象直接面对的帝国统治机器:通过户籍制度、军功爵制、邻里的军事化编排,以及军政一体化的行政体系,将每一个黔首都固定在国家控制体系的特定位置上,使之从军应役、立功受爵、交纳租赋、互相伺察,有必要或有利时举报同伍、同里的邻居,但也在战场上生死与共,构成一种生存共同体。 同时,本书力图呈现的,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卑微个体生命的若干面相,是伟大时代中以个人为中心的几幅剪影,是在总体格局相对稳定,而微观环境却在不断变动的历史结构中好不容易才可以发现的几处个体微粒:有的人将会贫穷鄙陋而孤单,有的人会生活困难,有的人将终身奔波、劳禄,有的人地位低下,一直要从事卑贱的劳动,有的人一直到老都要被人驱使笞辱,历尽波折。他们出生,他们受苦,他们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