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中国史论集翦伯赞 著《中国史论集(合编本)》是翦伯赞先生建国前所刊发论文的合编本,共计收录86篇。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一、二、三辑。与既有的各种版本相比,收录更多、更全面,因之也能够更好地反映翦伯赞先生在这一时期的研究和工作情况。《中国史论集》(第一辑)由重庆文风书局于1943年出版,收录1940年至1943年所写论文20篇。《中国史论集》(第二辑)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于1947年出版,收录1943年至1946年所写论文18篇。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翦伯赞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革命的、战斗的人生历程。《中国史论集(合编本)》是根据北京大学历史系张传玺教授搜集、整理的新本编写而成的。《中国史论集(合编本)》论文大致以时间为序,分为三辑。
-
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 著翦伯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有《中国史纲要》。 《历史问题论丛》,1956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收录1950年至1955年所发表论文8篇。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增订本”,以原本为基础,另增收论文25篇。此次整理出版《历史问题论丛》,在“增订本”的基础上,采取“合编本”的形式,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张传玺教授做了较大的调整和增补。全书共分两辑。编辑校订工作主要是核对资料,增补引文出处或做必要的注释,改正错讹衍漏文字和标点符号。
-
傅斯年傅斯年 著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材料,毛公鼎则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辞则是直接的;《明史》是间接的材料,明档案则是直接的。以此类推。有些间接的材料和直接的差不多,例如《史记》所记秦刻石;有些便和直接的材料成极端的相反,例如《左传》、《国语》中所载的那些语来语去。自然,直接的材料是比较最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种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论断,要随时随地的分别着看。
-
中国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靖立坤做人和做事是人生中的两大要务,无论是哪一项,都需要智慧的支撑。智慧的来源在哪里?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古人的经历,虽然与现实生活有些距离,但也可以提供借鉴。经验可谓后事之师,教训堪称前车之鉴。它们作为人生中的重要智慧资源,对我们既是鞭策,又是指引。将古人的经历中可资借鉴的部分提取出来,以其经验与教训引导现代人的行为,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当然,经验不是真理,不能一味套用;教训也不是简单的失败案例,我们切不可只笑古人之失,不见自己之短。感受古人行事做人方面的得与失,以之规范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自我,才能真正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汲取智慧,完善自我。
-
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吴倩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张薇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虏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孟晓辉、范明姬传奇,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资源,是我们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思想素材。
-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林远辉,张应龙 著据此,我们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侨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汉代至西方殖民主义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地区之前,约从公元前2世纪至1511年,为古代史时期,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侨初步形成的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511年葡萄牙侵占马六甲起到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独立止,为近代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步地沦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殖民地,开始了华侨同当地人民一道反对侵略和掠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在斗争中,华侨社会获得了确立和发展。第三个时期,从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独立以后,为现代史时期,也是华侨逐渐消亡的时期。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绝大多数的华侨已加入当地的国籍,成为当地的公民,构成当地的一大民族,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视为第一家乡,只有一小部分华侨仍然保留着中国的国籍,继续为发展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作贡献。《东南亚华侨史丛书: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阐述第一、二两个时期的历史。个别章节也提到第三个时期的一些情况。
-
人类创造了自身(英)戈登·柴尔德柴尔德在材料掌握和理论阐释上的出色成就,被美国著名考古学家莫维斯称为“我们时代一流的史前考古学家”,并被布雷德伍德誉为“考古学极为罕见的伟大综述者”。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称他“是英国、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史前学家”。《人类创造了自身》是柴尔德著作中阅读最为广泛的著作。在书中,柴尔德强调社会结构的重要性,明确依靠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来解释社会结构、经济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傅衣凌 著本书所收入的论著,是已出版单行本之外的傅衣凌先生其他文章。这些文章最早发表的时间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最迟的是1988年,时间跨度五十余年。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史的文章,间有少量关于中国史理论方法论介绍以及史料辑述与序言书评等的文章。由于傅衣凌先生生前曾多次使用过“休休室读史札记”的名称,自己一度也以“休休生”为别号。故此次整理出版,即以“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作为书名。编排体例基本上以原文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