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增注史要(清)任启运 著《增注史要(套装共4册)》是以韵文的形式普及历史知识的启蒙读物,1881年刊刻后并未印行。中国书店收藏有约五万片清中后期到民国的古书雕版,包括158余种古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各部,其品种之丰、数量之大、勘刻之精,在全国可谓罕见。近年来中国书店对这些木版进行整理,已分批出版《中国书店藏版古籍丛刊》五十余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为珍稀的文献资料。
-
历史的启示与转向赵林 编本书为“历史的启示与转向”论文集,包括:历史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诠释:一个比较、救赎事件与历史、从基督论看植根于历史的救赎、救赎、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及其救赎意识、从犹太教民族主义到基督教世界主义的跨越、阿泰纳戈拉及塔提安、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中的神学意涵、现代性(modernity)与世俗性(secularity)、地上的天城等文章。
-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郭院林本书综述了刘氏家学的研究现状,考察了刘氏学人学行,分析刘氏四世之学术变化与发展。以专书和专人研究相结合,对刘氏《左传》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对《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一书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厘清以往研究笼统将此书归功于刘文淇的说法,指出刘氏四世学人对此书都有贡献;探讨了刘师培研究《左传》的动力与成就,认为刘师培为《左传》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构架。最后以刘氏家族为代表,从治学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清儒治经方法,对清代学术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
-
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秦宝琦,孟超 著秘密结社在清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秘密结社最初是清代社会矛盾和满汉民族矛盾的产物,因此,秘密结社与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特别是农民起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代历史上汉族的农民起义,大多是由秘密教门或秘密会党所发动和领导。因此,如何客观、准确地看待和评价秘密结社及其所发动、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学界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对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博乐 编章太炎先生一生作过多次国学演讲,也有不止一种的记录稿行世,其中以其晚年在苏州国学讲习会的讲录最为系统。这部讲录包括了《尚书》、《说文》等专书研究的内容,十分深入,关于国学的主要方面都涉及到了。这部讲演稿由当时在讲习会任讲师的王乘六、诸祖耿先生记录,孙世扬先生校订。八十年代初南京大学作为内部资料翻印时,又由吴永坤、程千帆先生重校。
-
李侃史学随笔选李侃“史学随笔”必须言之有物,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也可以叫做历史散文或历史杂文。本书收录了李侃的史学随笔作品。这些文章共分四类:一、史学短论;二、书评;三、近代人物评论;四、往事回忆。
-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日)藤田胜久作者继承王国维所提倡的利用纸上史料(文献)和地下资料(出土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二重证据法”,利用传世文献及简牍、帛书,分析《史记》战国史料的结构,阐明其编纂意图和作为历史史料的可信度及其界限,作者还通过利用出土资料,超越史料的限制,了解战国时代各国的动态和其在地域上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以及这些共同性和不同性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而为战国史重建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全书分两编:第一编,侧重于弄清《史记》战国史料所取材的各种资料的特征,考察与战国时代相关之文献及出土书籍的特征;第二编,具体地讨论《史记》秦本纪和战国世家(赵、韩、魏、楚、燕)的整体结构及特征。
-
转变的中国(美)王国斌 著,李伯重,连玲玲 译作为一部富于创意和挑战的探索性著作,本书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本书是关于研究“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的专著,书中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
经韵楼集(清)段玉裁 撰;钟敬华 校点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曾师事戴震,与王念孙齐名,世称“段王之学”。又与桂馥,朱骏声、王筠并称“《说文》四大家”。《经韵楼集》十二卷,是段玉裁研读经史子集笔记和与友人书札的汇编,其间大量引证史料,从文字的形音义训释考订,辨正古籍谬误。书后附收近人刘盼遂《经韵楼集补编》上、下卷及《段玉裁先生年谱》,可使读者参考比较。 《经韵楼集》是段玉裁的文集,原书共十二卷,主要收录了以下几种文章。一,学术论文;二,序跋;三,书信;四,传遍、墓志铭。寺序。从篇幅来说,前三种文章佔了大部分,第四种文章只佔一小部分。而所谓序跋和书信,其中大半实际上也是学术论文。
-
历史的边际与坐标茅琦作者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在同时期比其他国家要发展得快,而另一些则要慢得多?从历史上来看,发展是因为受到了来自于外部,或内部,或内外部同时的压力。比如古希腊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发展较快,起先是由于周边的原住民比迁移来的希腊人更文明,之后当希腊人遭到波斯人的侵略,内部也发生战争,这一时期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思想家,当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时,希腊人的外部和内部压力一时没有了,于是他们不再向历史理性的前方发展,当再次受到外部压力时,他们很快被罗马人征服了。罗马人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处在不断的外部和内部压力之中的,开始时他们受到来自亚平宁半岛上的其他部族的压力和内部平民的压力,后来他们与迦太基人竞争,并与地中海东部的国家进行斗争。欧洲人发展较快的另一个时期则是在受到蒙古人侵袭之后,特别是在奥斯曼人侵袭之后的时期,那时的欧洲内部也相互竞争,而二战结束后,安逸的欧洲竟然没有产生过一个伟大的思想者,没有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中国在古代发展得较快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各小国间相互竞争,思想争鸣,而此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历史的前进在中国极慢,这一时期如同古代埃及一样由于没有外部强有力的挑战,历史在理性上的发展几乎停顿。历史中的这种表现可以称之为接受挑战者发展,无法接受挑战者消亡,没有挑战则停滞。这也是历史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