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史料与视界张先清 编这18篇论文大多是作者在前辈时贤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更新史料,扩大视野而取得的新进展。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人华后,在推动西方科学知识传播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韩琦的《康熙时代的历算活动:基于档案资料的新研究》,利用珍藏于中西档案机构的中文档案史料,研究了《律历渊源》的编纂经过,阐述康熙时代历算活动的背景以及耶稣会士在清代前期科学活动中的作用。文章指出,科学近代化曾经是康熙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最终却以偃旗息鼓而告终,其原因关乎传播与接受两方面。首先,作为传播方的来华耶稣会士是以传播宗教而非科学为首务;其次,作为接受方的清前期统治者对传教士怀抱戒心以及政治高层间的权力倾轧,影响了西方科学在华的传播。
-
人文通识讲演录陆挺,徐宏 主编丛书首批推出了“哲学卷”、“历史卷”、“文学卷”、“美学卷”、“文化卷”、“人文教育卷”、“学术人生卷”等几种,涵盖了人文通识教育的各个领域。本书为历史卷,从历史点滴探讨中华文明的源流与其精神内涵,处处使人体悟到读历史如同读人生,启发人们去追索、去发现、去选择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历史中的位置。
-
中古文史探微石云涛本书为“文史哲学术文丛”之一,是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和研究的一些心得。本书所收论文主要涉及三个领域:一是隋唐史,二是中西交通史,三是唐诗。本书视角独特,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当代上海研究所 编2006年8月,当代上海研究所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来自两岸三地的100多位口述史专家参加此会。《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即为研讨会的论文选编。全书分口述史理论、口述史发展状况和口述史实务三大篇,内容包括口述史的界定与作用、方法与技巧、法律与道德问题、推进口述史建设和加强两岸三地口述史工作的合作交流等,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口述史个案分析,可为口述史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情感的历史(英)泽尔丁 著,贺和风 译一个个散落在巨大时空中的小故事,带领我们探索爱、孤独、恐惧、焦虑、命运、尊严、宽容、激情、喜悦等深层情感体验,在展现个人生活经验的同时揭示人类情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情感的历史》通过对全部文明中的人类情感的历史进行整体性地观照,使每个人最终发现更加内在的、原初的自己。这是一部被誉为“能够改变你的生活”、“值得一遍一遍称颂” 的书。《情感的历史》初版于1994年,迄今已成为24种文字全球发行的名著。《情感的历史》挑选当代生活中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各色人等,如做家务的小时工、饭店老板记者、女市长、设计师、医生、演员、经理人、办公室职员等,聚焦其个人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情感,把个体私密经验的叙述扩展到群体经验的解剖,将其内在省思交织成一个关于人类追求幸福的故事。
-
书前与书后何兆武 著本书所收录的一面是作者几十年来在翻译介绍史学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康德、卢梭、孔多塞、梅尼克等人著作时所作的篇篇译序;另一面是作者对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的理学,宋学,王国维的哲学和梁启超的史学的研究文章:同时也将作者对师友的片断杂忆以及对历史学的点滴思考纳入并蓄。书中各篇虽是作者学术著作译作之外的点点珠玉,但却能更好地映现作者在史学哲学领域的学术思维和孜孜追求。
-
何芳川教授史学论文集何芳川何芳川教授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在非洲史、华侨华人史、亚太区域史等领域进行厂卓有成效的开拓和探索。本书是何芳川教授从事史学研究数十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台集,包括“非洲史初探”、“近代东方史专题”、“亚太区域史研究”、“世界历史:理论与专题”等四个部分,基本涵盖了作者一生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
-
历史是什么(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仍不失为是一本经典著作。自第一版以来,毕竟卖了25万多册,自有其道理所在。像许多书一样,该书也是急就章,源于一系列演讲,文风流畅、辛辣,而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著作来衡量,则有所缺失。和其他许多关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不同的是,该书包含了大量有关真正历史学家和真正历史著作的事例,生动地说明较为抽象的论点。与大多数各式各样的历史初级读本和历史导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书不是用高人一等的口气对它的读者说话,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向读者演讲。在处理最深奥的、最棘手的理论问题时,它也是机智的、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四十年以后它还保持着撩拨人心的力量。它不仅处理历史的基本问题,而且处理了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在处理重大问题时,手法高超。该书对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和思想家都有参考作用,会给他们带来思想上的惊异。卡尔知识渊博,是一位睿智之人,《历史是什么?》最诱人的部分就在于轻而易举地展现出知识和智慧。
-
建国初期唯物史观的论辩谢龙20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其变动的规模、深度和速度,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个世纪可以与之相比。社会大变动导致思想大变动,思想大变动的集中表现就是学术上的大论辩,而哲学论辩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由于哲学是全部社会实践经验的最高概括,是一切学科的最高概括,因此,哲学论辩实际上就是关于社会实践最高指导思想的论辩,是各个学科论辩的最高焦点,其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本卷的宗旨就是要把这一百年内哲学论辩的整体面貌和基本内容真实、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下面说明一下我们编写《论辩•哲学卷》的一些想法。《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本卷是其“建国初期唯物史观的论辩”分册,具体包括了:围绕生产力“二重性”——评论“生产力性质”的争议、评析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概括等方面的内容。
-
经史散论晁岳佩 著《经史散论》是作者二十年研究之总结,借以回顾自己的学术历程,堪称精华之作。书中按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先秦史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春秋》学,第三部分是对《越绝书》的研究,第四部分则属于先秦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