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徽学朱万曙编《徽学(第3卷)》是一部有关徽学研究的大型学术辑刊,每卷50万字。本卷主要收入了“明代徽州族谱的编纂”、“明清徽州的人口结构与经济伦理”、“论清代徽州方志的发展”等19篇论文。
-
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罗新慧《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书系的作者们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论述方法及酣畅流利的文笔,努力坚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反映历史客观真实,介绍观点全面准确,叙述过程简明扼要,评论评价公正公允。全书基本理清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领域百年学术论辩主要问题的脉络;对所列论辩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析;以历史和全局的目光,对一百年来各种重要论辩资料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人们对历次论辩产生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
古籍研究陶新民 主编本书收录了“五言诗起源及相关问题新探”、“何逊山水景物诗刍议”、“论初唐诗人王绩对陶渊明的推崇与模拟”、“试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果报观”、“姚鼐关于散文平淡美的理论与实践”、“古书标点符号漫谈”等文章。<
-
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旷三平主编内容简介在1978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我国学者受到教科书的局限较多,因此,在理论上很难有突破。1978年以后,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在吸收了现代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的主题和范围也得到了扩展。本书对1978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范畴和理论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性的概括,对于我国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为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提供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基石。
-
社会发展的代价袁吉富等著社会发展的代价是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才突出出来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专门问题。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思考。作者认为,哲学式的思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维度的思考:首先是本体论维度的思考,根本任务是确立社会发展代价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是认识论维度的思考,目的是为人们正确把握和正确付出代价提供借鉴;再次是价值论维度的思考,主旨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和付出代价;最后是方法论维度的思考,要害是为人们善于付出和避免代价提供一些普遍性的实践观念。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本书还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的代价问题进行了研究。 思考全面、深入,逻辑严密,资料丰富,贯穿独立自得的精神是本书的四大特点。
-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蔡乐苏主编本书是葛兆光先生策划的清华大学专门史教材《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中的一种。本书收录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有关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分上下两篇,共九章,每章有总体介绍,下又分若干小节,每节均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是“编者按语”,对每一小节涉及的思想史内容提纲挈领作一简要介绍。其次是精选若干“关键文献”,作为了解这一思想史内容的重点资料,并对其作详细的注释,除解释大意外,还附带提供一些有关材料。再次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史料面而安排的“参考文献”,选择摘录若干原始资料,供读者深入了解历史。最后是“参考论著”,选择一些重要的中外相关研究论著,这是为准备更深入研究思想史的读者提供的目录。 本书是为大学人文学科高年级和硕士生所编撰的历史教材,是相关学科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集,也是为有兴趣重新解读中国思想史的读者提供的最佳入门书。
-
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黄永林著《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阐述了民间文化的功能价值、文化意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西民间文化的不同特征及产生原因。还着重介绍了荆楚地区的民间文化,探讨了民间文化如何与时俱进。
-
厦大史学刘钊等主编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历史文献学。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51人,其中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2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3人,近三年授予博士学位5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70余人。2004年底在校博士生83人、硕士生122人、留学研究生22人,不少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各大专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为中国的历史学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本学科的传统优势有考古学的东南考古、古外销瓷研究,专门史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史、台湾史、东南亚民族史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明清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林则徐研究、中国近代海关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世界史的东南亚史研究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坚持历史学本位,注重民间文献与区域研究,提倡经济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特色为中外同行所称道;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史研究专注于中国与东南亚及欧洲各国关系史、海外华侨华人发展史、南海疆域沿革史及周边国家民族关系史等问题,已成为国內该领域学术研究与对策研究的重镇;台湾史研究着眼于闽台地区社会经济史及其历史文化渊源,论证海峡两岸的內在历史联系,深入批判台独史观,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认可。近年在继承传统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跟踪学术前沿,作了新的开拓,培育了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如考古学的海洋考古,专门史的海洋社会经济史、中国财政史、企业史、中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比较研究、东南亚社会文化史、侨乡研究、南海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秦汉史、魏晋思想文化史、东南地域史,中国近现代史的近现代社会文化史,世界史的欧美史、美国城市史、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史,历史文献学的古文字研究等,并整合学科力量,创设了海洋史学博士点,体现了侨、台、特、海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在史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书前言前言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目前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水平大学之一。建校八十四年来,在“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激励下,经过几代厦大人的辛勤创业,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爱国爱校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侨、台、特、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海內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厦门大学历史学科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初,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研究型为主导、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体系。顾颉刚、熊铁基、谷霁光、林惠祥、郑德坤、庄为玑、傅衣凌、韩国磐、韩振华、叶国庆、陈碧笙等著名学者曾先后任教于此。林甘泉、陈文华、李伯重、陈佳荣、江太新等是本学科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位于全国大学历史学八强行列,这是与长期以来几代人的孜孜努力分不开的。本学科曾接连创造了若干堪入史册的辉煌。50年代,成立了全国首家大学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60年代初,开设了中国经济史、东南亚史、考古与民族史专门化。80年代,中国古代史、专门史(经济史)是全国首批、专门史(中外关系史)是全国第二批被批准设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专门史(经济史)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先后创办了全国首家经济史专业刊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和全国首家台湾研究刊物《台湾研究集刊》,创办《南洋问题研究》,成立了全国首家海关史研究机构——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90年代以来,建立了国家教委厦门大学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台湾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门史蝉联全国重点学科,又新增了历史文献学、台湾研究、南洋研究两个福建省重点学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历史文献学。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51人,其中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2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3人,近三年授予博士学位5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70余人。2004年底在校博士生83人、硕士生122人、留学研究生22人,不少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各大专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为中国的历史学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本学科的传统优势有考古学的东南考古、古外销瓷研究,专门史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史、台湾史、东南亚民族史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明清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林则徐研究、中国近代海关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世界史的东南亚史研究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坚持历史学本位,注重民间文献与区域研究,提倡经济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特色为中外同行所称道;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史研究专注于中国与东南亚及欧洲各国关系史、海外华侨华人发展史、南海疆域沿革史及周边国家民族关系史等问题,已成为国內该领域学术研究与对策研究的重镇;台湾史研究着眼于闽台地区社会经济史及其历史文化渊源,论证海峡两岸的內在历史联系,深入批判台独史观,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认可。近年在继承传统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跟踪学术前沿,作了新的开拓,培育了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如考古学的海洋考古,专门史的海洋社会经济史、中国财政史、企业史、中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比较研究、东南亚社会文化史、侨乡研究、南海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秦汉史、魏晋思想文化史、东南地域史,中国近现代史的近现代社会文化史,世界史的欧美史、美国城市史、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史,历史文献学的古文字研究等,并整合学科力量,创设了海洋史学博士点,体现了侨、台、特、海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在史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七十余年来,本学科为学界奉献了大量厚重的学术成果。《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陈诗启)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韩国磐)、《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陈诗启)、《明史新编》(傅衣凌、杨国桢、陈支平)、《百越民族史》(陈国强、蒋炳钊)《中国赋役制度史》(郑学檬)、《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陈支平)、《茶叶、白银与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庄国土)、《台湾历史纲要》(陈孔立)等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杨国桢)获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国近代海关史》(陈诗启)获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海洋与中国丛书》(杨国桢)、《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陈支平、詹石窗)获中国图书奖,《林则徐全集》(杨国桢)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类一等奖。另还有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分别获省、市、学会类科研奖项。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研究成果也分别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全国“史学新秀”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近两年来,历史系还投入资金资助出版了《南强史学丛书》(现已出版13册)、《厦大史学论丛》(现已出版12册),都在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树立起了厦门大学历史学研究的整体形象。教学方面的成绩也很显著,仅2004年就有如《注重实践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史学概论》、《中国近代史》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中国古代经济史》被评为省硕士生优质课程。近年来,历史系主持承担了数十项的各级研究项目,仅2004年,获得的科研项目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两项(《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大都市区化与大都市区管理模式》7万元,《明清时代的乡族、乡绅与官僚政治》6.5万元,分别由王旭、郑振满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泥河湾晚新生代系统生物地层及环境研究》35万元,由蔡保全教授主持)、国家清史工程项目两项(《典志’财政金融志(上)》55万元,由陈支平教授主持、《传记.道光朝》,51.6万元,由杨国桢教授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项(《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60万元,由郑振满教授主持),另有省社科项目、全国侨联研究项目及若干横向课题。由陈支平、詹石窗教授主编的《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获得中国图书奖,刘钊教授所著《郭店楚简校释》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吴春明教授被评为福建省十佳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本年度本系主办了中国商业史学会年会与学术讨论会(4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学术讨论会(5月)、第十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与“礼仪.习俗与社会秩序国际学术讨论会(6月)、中国百越民族史学术讨论会(11月)等会议,也显示出本系在历史学领域的重镇地位和凝聚力。近年来,本学科还与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有30多名教师赴美、英、加、荷、法、德、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留学、访问或开展合作研究。2005年2月,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经过历史系全系大会讨论决定,拟从2005年起出版《厦大史学》年刊,及时地反映厦大历史系教师的主要学术走向和整体实力,希望该刊能成为本系与兄弟院校和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也希望得到海內外方家的热情支持和悉心指教!在本刊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历史系广大教师和部分研究生的大力支持,厦门大学出版社侯真平、薛鹏志两位先生亦认真审定,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厦门大学历史系2005年3月20日
-
北京古籍丛书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王斯德,童世骏主编;杨国荣等著本书是华东师大“211工程”项目中关于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编著。作者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演化的关系,从方法论、知行观、价值观、人格理想、天道观、人道观等领域论述了中国哲学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书中不仅剖析了中国近现代各个不同思想学派、学者的哲学思想与改革社会的观点,还特别注重西方近代哲学思潮对中国思想界的实际影响及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本书无论从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到内容安排、理论分析,都有许多新的突破,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