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郑玄三礼注研究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要对郑玄的《三礼注》作研究,首先必须对《三礼》进行通论性概述。众所周知,《三礼》历来被认为不仅是难读的书,而且又是争议最大的书。如认为《周礼》“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四库全书总目》)。而《郑玄三礼注研究》作者对《三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书名、流传、篇次、内容及其价值等棘手问题都直抒己见,或申述,或辩驳,或补纠,或论定,新知迭出,颇多创获。
-
活着的女神(美)马丽加·金芭塔丝本书是马丽加·金芭塔丝的遗著,由其助手德克斯特修编完成。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集中研讨欧洲史前期的女神、男神形象以及史前宗教,结合考古材料生动阐释了古欧洲文化中的女神崇拜在欧洲民族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后半部分关注的是“活着的”女神,即由历史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现代为欧洲人所崇拜的神灵,考察了前印欧文化遗存和印欧文化在存续发展、交融撞击中产生的宗教和民间神话,对其中的女神、男神、仙女、女巫和鬼怪形象溯流穷源、详加考证,揭示女神崇拜文化因子在文明史中的遗存形式和深刻影响。
-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王书才 著《〈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是一部文选学研究性论著,分为上下两篇,对隋代至清末所有关于《昭明文选》的研究性论著,历代对《文选》正文的校勘,对李注、五臣注等注文的辨误、评价,明清评点家评点《文选》的资料,以及历代学者对文选学学者进行评价的文篇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
历史学家茶座王兆成《历史学家茶座》自出版第1辑以来,无论在学界还是在读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媒体做了大量报道,称《茶座》“叫好又叫座”。《茶座》属于通俗历史学读物,有的是轻松、休闲和高雅,有的是贴近生活和读者,有的是生动活泼。《茶座》属于杂志书。它既继承了图书的专业性强、有深度的优点,也具有杂志的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优点。 《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1辑)(总第11辑)》为《茶座》2008年第一辑。
-
权臣之路王觉溟这是几个曾经让天地变色、令历史改辙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原本至高无上的君权也因之黯然失色。在他们的生前身后,人们用尽种种极端的词汇对他们进行褒贬,时而将他们奉为国之栋梁捧上云霄,时而又将他们当成罪大恶极的奸臣打入地狱。千百年来,有关他们的历史真相遂被各种标签和脸谱所遮蔽。 本书采用独特的第一人称手法,在恪守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华美而深情的文学语言,真实细腻地再现这七个权臣的生命历程,生动演绎他们在权力场上的奋斗与崛起、挣扎与幻灭。通过另类视角的解读,揭橥其强势人格的生成原因,及在其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中种种难与人言的焦灼和隐痛;并且深入探询人性在历史潜规则中的精神际遇和文化境况,最终完整地勾划出这些帝国大佬的生命影像,还原人性的真实。 王觉溟,原名王林,1972年生于福建漳州,曾供职于新华社福建信息社,现为自由撰稿人、《美文》历史专栏作家。2002年起以王者觉仁、王觉溟等ID上网,为天涯社区知名写手。潜心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多年,已出版历史著作《喋血的权杖——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
-
历史的启示与转向赵林 编本书为“历史的启示与转向”论文集,包括:历史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诠释:一个比较、救赎事件与历史、从基督论看植根于历史的救赎、救赎、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及其救赎意识、从犹太教民族主义到基督教世界主义的跨越、阿泰纳戈拉及塔提安、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中的神学意涵、现代性(modernity)与世俗性(secularity)、地上的天城等文章。
-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郭院林本书综述了刘氏家学的研究现状,考察了刘氏学人学行,分析刘氏四世之学术变化与发展。以专书和专人研究相结合,对刘氏《左传》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对《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一书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厘清以往研究笼统将此书归功于刘文淇的说法,指出刘氏四世学人对此书都有贡献;探讨了刘师培研究《左传》的动力与成就,认为刘师培为《左传》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构架。最后以刘氏家族为代表,从治学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清儒治经方法,对清代学术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
-
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秦宝琦,孟超 著秘密结社在清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秘密结社最初是清代社会矛盾和满汉民族矛盾的产物,因此,秘密结社与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特别是农民起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代历史上汉族的农民起义,大多是由秘密教门或秘密会党所发动和领导。因此,如何客观、准确地看待和评价秘密结社及其所发动、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学界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对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博乐 编章太炎先生一生作过多次国学演讲,也有不止一种的记录稿行世,其中以其晚年在苏州国学讲习会的讲录最为系统。这部讲录包括了《尚书》、《说文》等专书研究的内容,十分深入,关于国学的主要方面都涉及到了。这部讲演稿由当时在讲习会任讲师的王乘六、诸祖耿先生记录,孙世扬先生校订。八十年代初南京大学作为内部资料翻印时,又由吴永坤、程千帆先生重校。
-
吕思勉文史四讲吕思勉 口述;黄永年 编本书是1942年至1943年,吕思勉先生为青云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讲授的“国文”、“本国史”、“中国文化史”、“国学概论”四门讲课笔记。(外附吕思勉先生《自述》、《自述学习历史之经过》) “国文”课吕先生用《古文观止》作教本,之所以用这部书,是因为它选得坏。吕先生以为:“《古文观止》这部书是为科举时代学做八股文的人诵读的,做八股文要从没有话可说处硬找话说,因此《古文观止》所选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说空话发空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