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至清代朴学盛行,学者对于如休搜集材料、考订歧误、辨别真伪这套学问尤其致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中国历史研究法》辟了专章论述史料的盾集和鉴别,就是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运用近代学术眼光加以总结和发展。因此他申明:论述搜集和考证史料,目的是达到“求真”,而“求真”乃是传统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发展辐来。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否则,“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与鉴别的意义所在。
-
符号中国冯骥才《符号中国:历史遗产卷》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一直未曾有过针对普通读者,将中国辉煌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读。鉴于此,译林出版社在长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符号中国》丛书,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呼吁各界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符号中国》精选数千张上自远古、下至当下具有公认的中华文化基因意义的“文化符号”的高清图片,从器具到食物、从风俗到礼仪、从人物到景观的方方面面,由专家以及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逐一进行权威解读,以这种形式向世界解读及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使其成为中国读者继承、传扬传统文明的渠道。该丛书中文版共6卷,主要内容涵盖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历史遗产等诸方面。丛书采用全彩印刷,图文相得益彰,设计精致古雅,将宣纸、木刻等众多浓厚的中国元素贯穿其中,令人叹为观止。译林出版社还将推出其他语种的版本。
-
吕思勉讲史吕思勉领导干部读经典。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领导干部读经典》第一辑辑选民国人文精粹,囊括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朱自清、郑振铎、吕思勉等大师级作品,为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参考和修养镜鉴,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经典读物。
-
从一杯Latte开启的生命奇迹(德)黑格尔 著;张作成、车仁维 译黑格尔的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等。《历史哲学》一书,是黑格尔的学生根据黑格尔前后5次在柏林大学讲授“历史哲学”的讲稿和学生的记录整理出版的。第一版是由黑格尔的学生和朋友爱德华·甘斯编辑的。第二版是由黑格尔的儿子卡尔·黑格尔博士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的。由于《历史哲学》不是由黑格尔本人反复修改而出版的著作,因此,它较少学究气,除“绪论”外,其他部分都比较通俗易读。同时,由于黑格尔晚年对辩证法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在运用抽象原则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时,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相当准确。所以,此书出版后,一直被看做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或许,它也是黑格尔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的一部,它所表述的“理性的狡狯”、“世界历史人物”、“理性的历史历程”等思想也早已在人们中耳熟能详,为不同的人所引用。本书是黑格尔的代表作。全书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在“绪论”中,黑格尔围绕“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命题,对他唯心的辩证历史观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在正文部分,黑格尔运用他在“绪论”中所确立的唯心、辩证的历史观的原则和方法,对“历史是自由意识在必然性中的进步”这个命题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人类由蒙昧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黑格尔宣称,他只论述人类自我意识、自由意识在历史上已经取得的进步,至于“自由意识”在未来的发展,则不属于“历史哲学”范畴。
-
黄冕堂晚学集黄冕堂本书收录了黄冕堂已发和未发的部分文稿。全书共分“古史文录”“学林漫步”和“附录”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论朱元璋的实学思想》《论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和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问题》《清代“雇工人”问题考释》《黄云眉与》《为纪念孙文良教授70周年冥寿献词》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徐建平《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一书系统收集有关史料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直隶行政体制改革、司法改革、地方自治与政治参与、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与社会改革等宪政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社会各种势力在宪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特点和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经典通读(第2辑):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著作,他大胆地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即比较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这是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土壤中所能产生的唯一的新哲学,从这一世界历史形态学的观点出发,可以很好地审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现时代的文化定位,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其他著作有:《普鲁士精神与社会主义》、《人与技术》、《决定的时刻》等。
-
智者弘愿邵鹏《智者弘愿:汤因比晚年思想研究》试图对汤因比晚年的思想进行一系统的梳理和整体性的研究。虽然汤因比的思想有许多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和认识内容。他提出的诸多的“世界性难题”,从社会发展观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它对现代启蒙运动以后的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人类困境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剖析汤因比关于人类困境及全球性问题的思想,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发展以及演变过程,更加正确地处理好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找到适合人类发展的道路。
-
中国古代犹太人沙博理《中国古代犹太人:中国学者研究文集点评》是一部对百年来中国学者在中国古代犹太社团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论集,评论范围涉及1897年至2000年间中国学者撰写的16部(篇)专著和论文。全书以中国学者调查研究为依据,展示了在中国犹太移民起源的大量发现,包括他们移居中国的时间与原因,他们迁移的路线和定居点,以及他们任汉、蒙、满族影响下的宗教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犹太人:中国学者研究文集点评》提供的丰富信息涵盖了中国境内犹太人面临的文化冲突、他们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本土化过程和最终被同化的全部过程,同时指出正是他们建立了中西之间重要的关系纽带。
-
君主制的历史(英国)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 著;荣予 译君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全书篇幅不长,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源起与兴衰、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这部通俗的历史叙述篇幅不长,但它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缘起与兴衰、王权与民众及教廷的关联;皇室权威的缘由、王权之间的勾结与明争暗斗、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翔实丰富的资料证明,君主制是早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其初期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一致的,它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共存关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制;它根植于宗教仪式、君主的神性本质和君权神授的理念。而由于种种外存的和内部的原因,该制度的理念在不同的国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一政治制度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它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淡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