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吕著高中历史教科书吕思勉 著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任教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时所著。全书约四十万字,自上古社会一直叙述到20世纪三十年代,“自古而今,依着时间的顺序排列”。采用白话文著成,叙述上力求具体而少作概括,以忠于史实、便于学习为职志。吕先生指出:“编教科书,自不宜羼入议论。但此亦只指空论或偏激穿凿之谈。至于正确的理论,成为读史的常识的,则不徒不在禁例,并宜为相当的输入。又利用历史以激发人民的爱国心等等,亦为有失忠实之道。但此亦以与史实不合者为限。至于陈古可以鉴今;读了某种史实,自然会感动愤发,自亦不在此例。”本书编纂体现了吕先生的高中教学要旨。
-
蒙古史研究乌云毕力格 主编《蒙古史研究(第十五辑)》收录关于蒙古史研究的论文18篇,内容涵盖历史学、文献学、文学、语言学各个学科,针对《蒙古秘史》卷三山川地名考释、刘整降蒙过程、《布顿佛教史》托忒文文本的形成史、《蒙古家谱》作者罗密行迹、茂明安部原牧地、清代蒙旗札萨克府、近现代内蒙古东部地区多民族杂居村落的形成等诸多蒙古史的研究课题展开了探讨和论述,从不同角度、不同论点,就蒙古史的研究问题展开了探讨和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蒙古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
文心雕龙十论于景祥 著暂缺简介...
-
中国现代同人期刊研究举隅付祥喜著自从《新青年》杂志创办以来,同人办刊成为中国现代期刊史的一个重要现象。本书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月派创办的各类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晨报副刊·剧刊》《新月》《诗刊》)和40年代影响巨大的《观察》周刊为例,既依据丰富翔实的文献史料考察刊物创办的缘由、资金来源、财务状况、栏目设置和运作情况,也关注刊物周围的主要撰稿人和读者群体,由此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同人期刊办刊模式和聚散离合的原因,揭示中国现代同人期刊的传统及其传承规律,了解现代同人期刊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期刊编辑出版的贡献。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 第九卷王承略,刘心明 著《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在《萃编》的基础上,对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之作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编纂整理。《续编》与《萃编》合为一体,就能基本摸清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典籍的家底,梳理中国历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显示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展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以求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总结与传承,有助于揭示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走向,有助于发现、确立和展开一系列文化创新的研究领域。本书为第九卷,收录《新唐书艺文志考补》。
-
吕著初中历史教科书吕思勉 著本书原名《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依照教育*部修正课程标准编写的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分设五编,至四编分述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第五编为综论。全书起始于我国的远古社会,止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侵占东北及政府新税则的改革。吕先生认为:“初中学生读历史,实在只要知道一个轮廓,过求详细,反要连轮廓而丧失掉的。”所以“凡是不必要的材料,我都尽力删除;不必要的人名地名等,尤其是概不阑入”。本书反映了吕先生初中教学观念。
-
历史哲学周建漳 著本书意在为哲学、史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生提供系统的历史哲学概览,希望对专业内外研究者亦能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普通读者亦能藉此书一窥“历史哲学”之堂奥。全书共九章:第一、二章分别从“历史”与“史学”这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入手开始全书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第三至六章及七、八两章分别属于历史“认识论”和“语言(文本)论”的问题。其中的各个问题覆盖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论题,大致反映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全貌。最后一章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的讨论涉及与史学有关的道德问题和整体历史观中的进步论问题,是与现实联系较密切的一章。本书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勾勒出历史哲学的基本学科性质及理论轮廓,展现、梳理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学术议题;不囿于现有学科框架,力图将视野扩展至狭义历史哲学学科范围之外,对安克斯密特、沃尔什、柯林伍德、海德格尔、黑尔德、尼采、福柯、利科、怀特、伽达默尔、本雅明等人的历史哲学思想,都有论述。
-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 第4辑付海晏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每年邀请10余位海内外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场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本次书稿就是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演讲稿的结集成果,今后将每年出版一本,力争将《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系列专辑打造为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本辑为第4辑。
-
闽海纪要 海上见闻录 师中小札 师中纪绩(清)夏琳本书收录《闽海纪要》《海上见闻录》《师中小札》《师中纪绩》四种。《闽海纪要》,清夏琳著。是书起自隆武元年(1645),讫永历三十七年(1683),凡郑氏三世之事,编年系月,巨细靡遣,而尊崇延平,义如《通鉴纲目》。此次整理以《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抄本为底本,参校以《台湾文献丛刊》所收《闽海纪要》。《海上见闻录》,清阮旻锡著。是书始著于康熙五年至二十五年(1666—1686),后又对文稿加以订补,于康熙四十五年完成,定名《海上见闻录定本》。其书为记载郑成功、郑经、郑克塽三世的编年体史书,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起,到永历三十七年(1683)郑克塽降清为止的郑成功祖孙三代四十年兴衰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钞本为底本,参校以同安抄本排印本、福建省图书馆藏抄本、《痛史》本和《台湾文献丛刊》所收《靖海志》等。《师中小札》,清万正色著。是书收录万正色在福建沿海与郑经作战时,同福建总督、巡抚,清廷贝勒(亲王)、将军,郑将朱天贵等人往复的书信。书信中详细记载了他对当时军事形势及其战略战术的意见和建议。《师中纪绩》,清王得一著。是书记叙万正色在平定吴三桂叛乱和对郑氏政权作战方面建立的功绩。《师中小札》和《师中纪绩》均为手抄本,载于《台湾文献汇刊》第二辑第十三册(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保留本室)。此次整理以《台湾文献汇刊》所收手抄本为底本,并改将《师中小札》置前,《师中纪绩》置后。
-
中国地图学史成一农著本书首先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在前辈学者积累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各专题地图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能比以往更为全面的勾勒中国古代地图的面貌和发展过程,并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进而希望能为今后中国古代地图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坚实的基础;然后还对中国地图的近代转型问题从多个侧面进行了分析;后以地图为史料对一些史学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