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冈特生态童书 第九辑冈特·鲍利 著,凯瑟琳娜·巴赫 绘《冈特生态童书》是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引进的一套以生态环保为主题、面向青少年的科普知识绘本,其核心思想是“不要奢望让地球为我们创造更多资源,而要更善于利用地球现有的资源”。整套书共十辑(360种)。每年出版1辑(36种),分为七大主题:水、食物、居住、健康、能源、工作、教育,讲述了36则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每个故事之后,作者还特别设计了背景知识、知识链接、情智培养、延伸讨论与艺术创造等辅助内容。通过阅读这套童书,青少年不仅能了解自然、与大自然相处共生,还能接触更多的相关科学知识,增进情商、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处处可见的自然界的奥秘、科学的乐趣,让青少年明白自然界每个小小的点相互连接,就能织成大大的未来。同时这套童书还以中英双语形式呈现,很适合作为双语阅读材料使用,让孩子在学习生态环保知识的同时提高英文水平。从2014年起《冈特生态童书》每年出版一辑(36种),并计划出版十辑(360种)。希望每天通过一个生态童话故事,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关于生态和环境的新观念。其中《冈特生态童书(第一辑)》获得“2014年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奖”,《冈特生态童书(第五辑)》获得“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奖”的“自然教育奖”。
-
古老的民族 璀璨的文化陶杰本书为浙江省社科联科普课题。主要研究以俄语为官方语言的4个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以俄语为非官方语言的乌克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9个国家。书稿分别解读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风俗习惯、旅游经济等,对读者宏观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的概况有积极的作用。
-
丝路非遗的价值发现与重塑杨红、郑亮回顾历史,绵延丝路而行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金属、纸张等都属于物质商品,而从深层次上传播的是背后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丝路沿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传播着,成为东西方交流最直接的载体和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本书基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的状况,对丝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重塑。 本书适合对活态存续于新疆的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中外名家读书法孙琴安 著本书选择了几十位古今中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其中包括孔子、鲁迅、蒙田、培根、马克思等,对他们各自不同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经验逐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上,任何一位伟人的成功都与书籍密不可分,很多人把书比为良师、益友、阶梯、钥匙、粮食、知已,作过由衷而热烈的礼赞。作者认为,几乎每一位文化名人都创造了适合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和独特的读书经验。把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读书经验,加以梳理,总结出一些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方法,介绍给今天仍在学习的人们,是非常有意义的。
-
中外名家写作法孙琴安 著本书评述了古今中外八十余位文化名人的写作方法。这些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著书立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遗产,有着丰富的写作经验和众多的写作方法。名家的写作方法或许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会完全相悖,但这些方法却又都有自身存在的合理之处。本书所介绍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主要是供广大青年学生、文学爱好者和初学写作者参考。后学者可参考名家的写作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提高写作能力,设计出更符合于自身特点的写作方法。
-
海洋文化蓝皮书苏文菁,李航本书对2022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研究、海洋考古、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本年度重点回顾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摇篮——福建连江定海湾的考古工作,记录了厦门大学海洋史研究和“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大赛的发展历程,并在海洋文化遗产领域就胶东海草房和闽南方言歌谣展开案例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进程和相关领域,为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是涉海领域工作者和海洋文化爱好者必备的参考书籍。
-
皮影之美陈淑姣本书内容包括皮影的发展脉络、影件介绍、制作工艺与工艺特点、造型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等,从多个视角向读者展示出皮影独特的艺术美感、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使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皮影鲜明的艺术风格,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速度文化[英]约翰·汤姆林森 著、 高红霞、 张丹旸、 张仲沾 译约翰·汤姆林森教授的《速度文化:即时性的到来》成功地将理论论述、历史回顾、当代文化分析以及文学文化资源整合起来,探讨现代社会中速度的文化影响,阐释速度在日常经验中不断变化的意义。它是一把探索21世纪“即时性”文化和伦理状况的“金钥匙”。“即时性”的到来无情地改变了人们对媒体文化、消费实践以及文化和道德价值的思考与体验方式。本书以精辟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和批判性的视角,论述了速度和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解析当代文化和个人生活的核心特征提供了一种重要且新颖的进路和指引。
-
千年运河润京城王卫华 等著 ; 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 中心组织编写全书上下两册,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整体上概括了大运河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余七章,将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分为河道、闸桥、沿线庙宇、码头、粮仓、公园与博物馆、乡情民俗七个版块分别进行了介绍。本书稿从大运河沿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摘取了四十余种进行了重点撰写,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缘起、变迁与现状,并将它们与现有的旅游资源加以结合,是一本鉴古通今的文化随笔。书稿另附图片200余张,图文并茂,排版设计精美。
-
基于《韩国文集丛刊》考察徐福东渡与文化传播陈佳,刘凤鸣徐福东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和海外文化交流事件,虽说徐福东渡是否真的到了朝鲜半岛或日本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但由此形成的徐福文化确曾给这些地区带来了重要影响已成为不争的共识。从可查的史料中,至晚在中国唐代,徐福文化就出现在朝鲜及日本文人的诗词和文章中。本书通过梳理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著名历史人物遗存涉及徐福及徐福东渡的文献记载,系统论述了这一时期徐福文化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与影响,分析了徐福文化在这些地区流行的原因以及对当今中日韩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