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理气风水高友谦著风水之术,大抵不出于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理气风水开宗于福建,以五行生克论吉凶为特点,至南宋大行于世。工其法者,专主阴阳配合生克制化,以罗盘定空间方位阴阳,并取八卦五行、飞星翻布定生克吉凶,亦即通过年运与宅、墓的坐向推算主人命运的时空因素,占测最优选择。理气之法依据《周易》的原理以八卦、十二支、九星、五行为四大纲,比峦体法专论山川形势更为抽象玄奥。[看更多]
-
论语(春秋)孔丘著《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因此,这部书是任何一个希望理解中国和生活于中国的人必需读一读的。本书是《论语》的原文、译文、注释等内容。
-
高岛易断(日)高岛吞象著;(清)王治本译;孙正治点校《高岛断易》是日本明治时期易学大师、以占卜参政的奇人高岛吞象的毕生巨著,百余年来以英、汉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再现易占失传正法,体现《周易》活的灵魂,堪称《周易》占筮学之正脉。书中占例,注重军政大事、国际关系特别是中日关系,曾准确地预言了中日甲午海战的结果、战后条约的内容,乃至我国定远舰的沉没等。许多占例曾事先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或上呈各省大臣、内阁总理、日本天皇,对日本当时的内外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影响。其人其书,皆令人叹为观止。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戴伟华本书稿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其创新之处在于将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分析,转换为以诗歌创作地点为主的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的研究;在编制《唐文人籍贯数据库》和《唐诗创作地点考数据库》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唐诗中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意识、文学创作的历史传统与诗人生存的地域空间在诗歌中的表现和差异,并对弱势文化和域外诗给予了关注。
-
中国人文崇一等你是否对某些人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感到不解?你是否对当前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混乱感到不解?你是否对办事讲人情关系感到不解?.本书透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来分析一些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的根源,并力图从人生观、人际关系、道德政治、家庭环境,以至生病进补和女性事业等方面,作社会学上的观察和分析。作者意在提醒我们:看看处于现代生活中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将来中国人的行为和观念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相信本书可为当前中国的社会伦理学研究提供一个引导读者了解中国人观念与行为的社会学通俗读本。...
-
文化名人刘士杰本书所记载的都是我国部分当代文学界、文化界著名人士的轶事,这些人士大多会青史留名。有的轶事是鲜为人知的。从这些轶事中,人们可以走进他们,更为真切地了解他们的道德文章,以及脾气秉性。同时,这也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
街头文化王笛 著,李德英 等译这是一部关于下层民众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体会到微观历史下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街头文化的引人入胜,亦可看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剧变的宏大叙事。当历史舞台总是被精英的话语霸权所左右之时,本书则从社会的最底层、从历史上没有留名的芸芸众生的角度,来看人民在改良、革命以及社会动乱中的遭遇,发出了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这样的悲叹和沉重的结论。从作者对下层民众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关系细致入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他对于下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作者拨开层层覆盖的历史法埃,让后人看到在那些变幻炫目的旗号和悦耳动听的口号下,下层民众是怎样一步步丧失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和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揭示了民众是怎样拿起“弱者的武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本书以其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原创性、深入的研究、方法的精湛、论证的力度,以及对城市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于2005年荣获两年一度的“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本书探讨了在社会转型和政治动乱时期一个传统中国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这是关于国家政治怎样影响一个地区普通人们生活的代表作。——《美国历史评论》(美国)这是一项非常深入的研究,并配有精彩的插图,给我们显示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那充满活力的茶馆。这是中国新一代年轻历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优秀代表作。——《中国季刊》(英国)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本书都将是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的典范之作。——《中国政治学刊》(美国)王笛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成果,其以一个城市为基点,从而使过去的模糊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过程变得清晰起来。——《加拿大历史学刊》(加拿大)本书纵论国家、精英、下层民众三者间在大众文化问题上的合作、斗争和反抗。……随着本书的出版,将大众文化在中国各地区以及中国内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可能。——《跨学科历史杂志》(美国)
-
学而优则仕邹纪孟著各具怀抱的入仕缘由,穷通莫测的仕途经历,正邪交织的仕者品性,功过难定的身后是非。千古跑官第一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文人,是第一个以文人的身份而投向仕途的。第一个以“跑官”的方式走向仕途,也始于孔子。才智与权力的交易:对文人来说,以口舌之辩游说列国君主,而谋取富贵的春秋战国时代,真是一个黄金的时代。……一言相合则留,一言不合则法;有奶便是娘,无奶走他娘。仕途更像“蜀道”:仕途却不是可以任意疾驰的长安大道。不,它更像李白笔下的“蜀道”,这条道路上,有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有撞击岩石的急流险滩,有铺满鲜花的陷阱,有暗藏水底的礁石。自从孔子的高足子夏提出“学而优则仕”,孔子及其弟子并身体力行地在列国间的仕途上长期奔走之后,仕途与中国古代文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为什么要入仕?还是用孔的话说:“学也,禄中其中矣”。对这句话,宋朝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读诗》,形象在予以阐释:“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村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女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追求,有实现了的,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立谈而致卿相”,或者是科举时代的“朝为田野郎,暮登天子堂”,仕途上是有不少这样的幸运儿的!仕途,仿佛是一条平直的康庄大道。
-
价值的历程赵馥洁著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它跨越了漫长曲折的历史道路,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才凝结于民族的精神结构之中。该书以每个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为标志;以社会历史的发展为基础;以主体需要的变化为关键,系统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演变历程,全面呈现了每一历史时期价值观念的总体面貌,深入探讨了传统价值观的演变规律和演变特征。为在当代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提供了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