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文化人类学论纲罗康隆 著文化人类学既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又是一门不能充当见子打子的工具使唤的宏观控驭学科,它能够帮助具体的学科实现它们的目的,但是离开了具体学科的支持,它将一事无成。它可以指导具体学科的专家们如何使他们的知识发挥效益,或者告诫他们,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无济于事。但是若离开了具体的学科,它却什么事也做不了。它在现存的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既定了的,别的学科代替不了它,它也休想越俎代庖。
-
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刘乃昌宋词是两宋文学的辉煌代表,被称为一代文学之最,前人有“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之说,词体兴于唐,唐五代只是词的发轫期、成长期,到两宋方始臻于成熟鼎盛,并取得与诗歌平起平坐面为后世无可个及的地位。词是诗乐结合的文学体裁,在两宋流播广远。风行于社会各个阶层,拥有广泛的创作队伍。宋代词作,据《全宋词朴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宋词数量远不逮宋诗,但作为新兴“别是一家”的合乐诗体,自有不同于宋诗的独特风神和气韵。《山东大学文史书系: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让读者了解宋型文化、研读两宋诗词,是领略高雅的文学作品、弘扬中华文化神髓的重要途径。就宋型文化略予说明,对宋诗、宋词简要地给予评述和鉴赏。全书分列三章:宋代文化亮点述略;宋诗成就简论;宋词发展论略。昭示了宋代文化文学之风貌与特质。
-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美)马克·里拉 著,邓晓菁,王笑红 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欧洲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生活在民主社会、计划体制或法西斯社会下的许多哲学家、著作家和法学家都支持或捍卫极权原则和恐怖政体。但是,本应对暴政的邪恶保持警觉的知识分子,为何背叛了自由和独立研究的理念?为何他们或隐蔽、或公开地站在认可大规模的压迫和人类苦难的立场上呢?以马丁·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瓦尔特·本雅明、亚历山大·科耶夫、米歇尔·福柯和雅克·德里达的生平行藏为例,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动荡所迷惑,以致对极权主义、暴行和国家的恐怖行动视而不见。里拉说明了,那些没有控制看书激情的知识分子何以被推入了他们几乎毫无理解力的政治领域,并对我们的知识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是在失望感的驱使下写就的,那是爱者才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里拉才思敏捷,具有提示真相的天赋,这本集子的每一篇研究都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纽约时报书评》在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评论方面,马克·里拉无疑是最有才气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畅。 ——保罗·伯曼
-
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胡继华 著我们使用“伦理文化转向”来根据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想运动的趋势。我们选择具有明显的学理承继关系并具有相同致思取向的三位法国后现代思想家为个案来分析这种伦理文化转向,在这三位后现代思想家和伦理文化构想之中体现了泛悲剧精神、灵知精神、灵知精神以及道德完美主义精神。三位思想家意识到了亲切性和生命感对现代个体自由的重要性。他们所理解的自由,是一种依托于他人并且不可确定的谦卑自由。
-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陈进国本书继承了傅衣凌社会史学派的传统,尝试借助“人类学式的历史学” 方法,将风水习俗视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进而较系统地思考风水文化事象与近世乡土社会的认同、分类意识,以及社会文化秩序整合的关联问题,并“再现”风水的知识与观念在长时段乡土变迁中所创造的文化图像和生活场景。作者亦将有关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的叙述置于中国思想史的大背景之中,反思神秘的风水文化与中国“连续性文明 ”的内在联系,以呈现近世以来乡土社会的宇宙观念、信仰和思想世界的实态相。除绪论和余论外,各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从福建地区移民的开发进程的社会大背景中,宏观考察风水信仰与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历史发展的密切关系。在中国东南地区,风水观念、信仰具有鲜明的地域底色,与移居汉人聚居的习惯和注重神灵祭祀的传统具有亲缘关系。在走向“土著化”过程中,移居汉人借助风水观念、信仰,有效地改变了当地土著“尚巫机鬼”的原声音频,完成了“因土成俗”的意义转换,确立了在地意识或诸野意识。随着聚居形态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加剧,乡族意识也得以在乡土社会中滋生、勃兴,从而加剧了有限的风水象征资本的争夺,并深刻地影响着地域的民间信仰形态。 第二章:描述两大风水流派在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的地域扩展进程中相抗而又兼容的总体态势,从中呈现风水在区域信仰情态中的文化意义。该部分结合社会史和数术史,尝试对两大流派的观念系谱特质及人文意义进行现象学式的描述,反思两大流派如何在“信仰化”的实践中达成“在地化”的文化表述,从而构成一般意义上的风水知识和风水认知。本章也尝试“换位研究”,让民间风水专家与研究者进行“对话”,以把握风水专家在社会变迁中总体的文化态度和价值判断。风水流派意识在民间走向模糊化的趋势,也意味着中国的神灵与祭祀传统具有顽强的渗透力。 第三、四章:从构成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文化网络之环的通书、灵签、安镇符咒、竖造及丧葬仪式、乩示文本等人手,细部地探寻普遍意义上的风水知识、观念的乡土社会记忆是何以可能的,即分析风水知识、观念如何借助相关的巫术一宗教仪式,逐步“深耕化”为一种民俗信仰,从而成为民众 “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各类与风水相关的仪式行为,是乡土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聚态反映。风水知识、观念为乡土社会所承认、接受并转变为民俗信仰的过程,乃是一种价值转换及意义再生的过程。在传统礼教或祭祀观念“ 以家达乡”过程中,风水先生、择日师、礼生等充分扮演着“文化媒人”角色,甚至是第一媒介者。 第五章:分析了风水信仰与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士绅阶层的文化空间构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考察士绅之有意识的风水实践和风水表述,藉以省思风水知识、观念何以成为一种沟通精英与俗民、王朝(国家)与社会的文化桥梁,进而影响地方社会和经济变迁的方式。士绅阶层是一个积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群体,他们在将风水知识、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信仰之际,也将之意识形态化,以使区域的公共或私人场域充盈着自身所赋予的意义与价值。“义”(理)字只是一种带有表演成分的集体表像,“利”(欲)字才真实地书写着士绅的灵魂。 第六章:借助契约文书及典型的家族个案,细部地剖析风水观念、信仰与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的秩序整合和家族发展的关联问题。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部分地受到了风水观念图式的制约和安排,从而在“破坏/整合”的向力之中维持其动态的平衡。风水观念、信仰为家族或房派及乡族势力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套圆融自足的文化解释机制。祖墓、祠堂风水的象征营造与“房/家族”的系谱模式和功能形态有着内在的关系。风水术本身的房分差别理论以及家族与房之间天然存在着的“凝聚/分裂”张力,参与塑造了祖墓或祠堂的风水崇拜的“箭垛化”效应。
-
抗战遗踪李建平 主编在抗战时期,广西是日本侵略军两次入侵惨遭破坏的重灾区,是出兵15万北上抗日并在广西大量歼灭日本侵略军的抗战区,又是上千名文化人集聚桂林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日文化保卫战的文化区。屈辱的历史和英勇的抗战,给广西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集合一批区内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跋涉在八桂大地,寻找着抗战遗踪。经过对广西14个市的初步勘察和调研,终于将93处广西抗战文化遗产作了归集,辑成一本《抗战遗踪——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图集》。该书由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创意并主持,联合广西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桂林市档案馆、广西桂林图书馆、柳州市文化局和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共同编撰完成,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建平主编。该书定位在“反映现存文化遗产”——以实实在在的可触摸的物质遗产,反映那段已经逝去60多年的悲壮历史;以黑白与彩色交织的图像,展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艰辛历程与意志力量。书中内容主要分为指挥地遗址,战场遗址,日军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灾难遗址,抗日英雄活动移植和死难烈士纪念碑、塔、墓,抗战机构活动遗址,名人故居和文化遗址,国际援华抗战或反战机构和人员活动遗址,抗战标语、石刻,纸质文化遗产等共9大块,由420多幅图片和6万多字组成,图文并茂。手抚图卷,犹如置身于时空穿梭之中,时而耳畔风雷起,胸际角弓鸣,仿佛重回古战场;时而又在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比照中久久静穆,在沧桑的遗址面前陷入一种沉思,乃至获得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对广西抗战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整理和编印画册,是第一次做。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书耗时3个月的田野调查、摄影、档案资料收集等工作中,其对应的研究工作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即:由书斋延伸到田野,由文本扩大到图像,由历史联结到现实。相应的,该书便成为将档案材料与田野调查成果、将历史图像与现实场景、将学术研究与摄影艺术、数码技术结合起来的产物。与一般性纪念书籍所不同的是,《抗战遗踪——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图集》不仅是一本具有资料性、研究性的图集,也是一本极具收藏价值的文化书册,具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该书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以彩色的品相和现实文化遗产的定位所构成的独特品格,这种品格使之在当今纪念抗战胜利的书籍中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
-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吾文泉著吾文泉从南通赶来南京,让我分享他的喜悦:他根据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他请我为之作序,我自然欣然从命。我了解书稿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它的价值。我也为吾文泉三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很快得到一家重要的出版社的认可,因而能让更多的学人和剧界人士分享使用,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三年半前,吾文泉来南京大学攻读英美文学方向博士。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发表或完成了十余篇论文和一部专著的英文系副教授。这些成果大多集中在英国戏剧,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艺术的研究方面。他来南大后,如果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开展研究,那他轻车熟路,也许很快就能完成博士论文。但南大英文博士点,一般不赞成博士学位论文继续他们在硕士阶段或其他地方业已开始的研究项目。这样要求显然是想让学生在寻找新课题的过程中,拓宽研究领域,培养更广泛的学术兴趣,在规范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深入做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为今后的学术生涯打好扎实的基础。吾文泉完全支持这样的想法,并全身心地投入了寻找新的研究课题的过程之中。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美国文学、现代西方文论和英国文学的课程,并积极思考。他收集和阅读了大量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和演出资料。吾文泉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刻苦,在同学中有口皆碑。最后他选定当代美国戏剧与中国作为他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因此,吾文泉最终完成的这份书稿有着比较宽厚的学术研究作背景,其中也包括他已经出版的莎士比亚研究作基础。
-
论气节单纯选编“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一句话,成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人文精神追求。“气节”既是人生理想,也是社会价值取向;衡量士大夫或仁人志士的人格标准,也是评价社会风气清明或污浊的准绳。本书选取了自春秋以来古今志士仁人、思想家、学者的相关论述,包括孔子、孟子、屈原、柳宗元、欧阳修等人的文章、词赋等,以飨读者。
-
鸿爪纪学单纯编著儒学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本书即以此为主题,对儒学以及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各种关系进行专题研究。其主要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相契合,用中西文化作比较,论儒学与中华民族的特性,分析儒学与传统文化的新探索,以见证中国传统文化为一悠久而又不失其现代生命力的文化,更映射出此传统文化所关心的现实和理想两大层面。本书还特别对当代新儒学的"重镇"--冯友兰等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
文化产业发展论丹增著《文化产业发展论》立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深入分析和阐述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以及与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有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总结和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又有对文化产业发展理沦的思考和提升,更注重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从理论研究层面深入浅出地引申到实践操作层面上,使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论》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文化产业发展论》由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与文化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拓展及市场主体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我国西部文化产业的特色发展道路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每一部分既可独立成章,相互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力图形成一个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还是对于实际工作者而言,《文化产业发展论》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