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移民与中国文化范玉春著人口迁移是人口变迁的主要方式,也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中国的人口迁移是与中国历史同时开始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举凡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奠定、中国的经济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移民的印记。本书从人口迁移与文化扩散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其文化诸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本书将带您领略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本书从人口迁移与文化扩散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其文化诸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从学科分类来说,它属于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历史人口地理学和历史文化地理学范畴。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主要对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情况进行初步介绍。下编“移民与中国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则紧扣文化史内容,论述移民对我国人口地理分布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
《论语》新译金池 主编《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第五言论的语录体历史文献,作为研究孔子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孔子文化,忠实于《论语》原文,使孔子思想明朗化是关键。整个编撰工作在尊重和借鉴传统译注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尝试:第一,内容方面,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为我所用的原则,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新思想、新观点,力求为中国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和理论支持。部分语句有别于某些传统译法,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新思想、新观点。第二,语言方面,既考虑古代汉语语言特点,又遵循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理解。第三,布局方面,《论语》共二十篇,各篇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点评五个部分。题解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本篇的内容梗概,点评不仅对孔子思想给予客观评价,还简要地阐发了孔子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知识性、可读性。
-
中国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研究田川流 等著在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建设进程中,深化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与天地相参,是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从庄子“道法自然,反璞归真”的自然主义和谐到孔孟的“尽心知性”、“与天地参”的伦理主义和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涵义与在于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其突出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文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赋予了更为广阔深远的含义。
-
中国文化艺术文丛张凤云 主编暂缺简介...
-
百家姓喻岳衡中国姓氏来源比较复杂,有以国为姓的,有以封地名为姓的,有以官职名为姓的,有以谥号为姓的,等等。一些姓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本书主要采用《百家姓考略》。诠释《百家姓》,是一件比较费心的事情,因为注本较多,对笔者的诠释思维和模式是一种启迪,但同时也是一种束缚。本书在吸收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在一些大姓的后面附上“本姓名人名句”,而在一些小姓的后面,则选用“本姓名人故事”或简要事功。希望能使读者既能通过姓氏去熟悉名人名句和故事,又能通过名人名句和故事去了解生氏。这一做法不知是否妥帖有效,还有待于阅读的检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高僧的法号已为大众熟悉,真实姓名反而鲜为人知,故采用他们的法号,如怀让、怀素等。此外,有些极为罕见的姓氏,其名人史书无记载,遑论名句。故这些姓氏下的“本姓名人名句”或“本姓名人故事”,只能暂付阙如,留待有心的读者以后再作补充。
-
增广贤文弟子规朱子家训喻岳衡在传统蒙学书中,有专门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类,大多采取汇编格言谚语的形式,其内容有些来自典籍,有些则是吸取社会上流行的谚语,其中流传极广、影响很大的《增广贤文》即是其一。本书的内容既反映了封建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也保存了不少源远流长的谚语格言,其中很多话,直到现在还流传众口,影响很大。这些话明白晓畅,易读易记,一经成诵,即终身不忘,其对表少年乃至成年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决不可小看的。《弟子规》也是传统蒙学书的一种。此书原文《训蒙文》,清代康熙时李毓秀所编。全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大都录自儒家经典,各部分的标题即取自《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基本上概括了封建时代对儿童伦理道德、为人处世和学习的基本要求,因而问世后即广为传布,一些地方政府还把它列为私塾的必读之书。《朱子家训》双称《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江苏昆山人。本书将《增广贤文》、《弟子规》、《朱子家训》合为一册,加以注释、语译出版,意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一份资料,其次则是为蒙学书的爱好者提供一种便于阅读的版本。
-
幼学琼林禾火 主编《幼学琼林》一书的辑录者程登吉,为明代诸生,生平不详。《幼学琼林》是一部用韵文形式写成的蒙学读物,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伦理、文学、艺术以及其他多方面文化知识,是一部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参考书。它不仅为初学者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简捷之路,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参考。全书分四卷,侧重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的介绍,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并穿插了不少生动的历史故事,有很强的可读性。本次出版,力求版本完善,注释简明,注音准确,相信它会成为广大少年儿童、中小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成为少年儿童、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
《鬼》之来路(日)广田律子 著,王汝澜,安小铁 译本书记述了傩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并通过在中国各地的调查报告介绍对这些带有所谓鬼的形象的鬼神的祭祀、信仰、及在文娱表演时出场的形态,寻找日中之鬼神比较研究的线索。她指出,傩祭的中国的鬼(即作为傩祭对象的戴假面的鬼神扮演者以及戴假面的傩戏角色的表演者)不仅单纯表示死者和祖先,并且按其性格而化分为作祟之鬼及作为鬼神为民祓除灾难之鬼。后者作为神被祭祀时,为赋与他们能够战胜灾害的形象而将其风貌表现得狰狞恐怖。<
-
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创新刘斌著《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创新》主要探讨了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力与路径、成本与收益,分析了中国广播产业目前存在的体制性、制度性与结构性问题以及制度变迁的趋势,并针对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与解决的思路。这是一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媒体改革不断深化的年代,这也是一个集体焦虑的时代。《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创新》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力与路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广播产业目前存在的体制性、制度性与结构性问题以及制度变迁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
-
平民理想苏凤捷等历史的辩证法反复昭示:发展不是简单的生长和增进,它往往不一定呈直线式进步,而是通过一系列螺旋式圈层实现的。这样“回复”便不总是重复往昔,而可能是一种上升的形式,是“唤醒”事物在其开端时即已蕴蓄着的可能性的一种形式。作为由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类创造的文化,也生动地展现着螺旋式的发展轨迹,如欧洲“文艺复兴”的崇尚古希腊、“宗教改革” 的服膺《圣经》,便是对“元典精神”的发展和再造,而欧洲文化正是在这种“回复”中赢得历史性进步的。这种向“文化元典”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现象在中国也多次出现,著名的“古文运动”便是典型事例。考之以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这种“返本开新”、“以复古为解放”,即回归元典精神以求新变的情形也俯拾即是。当然,现代化是一个文化转轨过程,充满变异与新生,现代生活好比一台巨大过滤器,对往昔文化传统或放行,或阻遏,于弃取间行扬抑之道。近世中国人立足于文明转型和挽救民族危亡的社会实践,选择中华元典精神里的变通哲学、忧患意识、华夷之辨、革命观念和民本思想,并与外来西学的相关部分彼此激荡交融,从而锻造出在近世中国发挥巨大作用的社会变易论、社会救亡论、民族国家论、社会革命论和民主主义。可见,元典精神的选择性发扬和创造性转换,是近现代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题旨,也是今人和后人所要反复探讨和力加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