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
历代真仙高道传周永慎编著本书汇集了中国史上各种道教文献编著而成,包括从老子到当代各种道教著名人物700余人,介绍其生平、事迹、著述和思想,并加以简要评述,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
-
陈抟传奇刘联群编中国道教有三祖——老子为鼻祖,张陵为教祖,陈抟为老祖,三人被誉为道教至尊。陈抟,号称淹通三教,独树一帜。传河洛数理、创先天易图、开象数宋门、奠理学基础、善内丹大法、倡三教合人,持终生不仕,获尊号“希夷”,乃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儒师道祖。
-
文化关羽皇甫中行编著从古至今,流传下多少赞颂关羽的诗词、文赋、关公威严无比的形象深入人心。 本书从纯文化角度着手,分别以列传、演义、考证、大话、纪念、神话等六部分,搜集到百余篇文章,详尽细述了关羽其人其事,使人们知悉多种关羽的不同形象,重新定义。
-
梦幻之城罗筠筠著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文化、艺术的研究,已经问世了许多研究著作。在这些论著中,有着各种对中国当代文学、文化、艺术的介绍和解释。它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精神领域的成果对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依旧迷惘,因为在这些领域,人类仍因找不到明确的指引方向而感到无所适从。由郑州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由刘成纪主编的“新视界文丛”,是一套对当代文学、文化、艺术这三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以崭新独特的视角进行有别于传统方法来审视的理论丛书。此套丛书共有三册,分别为《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汤学智著)、《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批评性考察》(罗筠筠著)和《永远的前卫——中国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贺万里著)。贺万里,男,出生于合肥,生长于准北,籍贯河北。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哲学、美学、美术学科的教学与研究,1995年入选首批“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西美术史、中国现代艺术等。现任职于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校聘教授。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美苑》、《艺术探索》、《中国画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等公开出版的有影响的中文核心期刊或专业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学术论文有《论当代中国装置艺术》、《作为形态嬗变史的装置艺术》、《后现代与当代中国装置艺术》、《世界文化发展整体观与艺术的民族性》、《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儒家影响》、《美术观众与当代美术的存在》、《纯粹精神的守望者——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审美品质》等。参与国内美术界90年代中期“美术国际化讨论”,其观点被誉为“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出版专著《装置艺术研究》,译著有《光影与色彩》等。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伤痕美术”和“星星美展”,到“八五美术新潮”、“八九大展”,再到90年代的“波普”、“玩世”、“泼皮”、“艳俗”等等画风的流行,以至横跨八九十年代的的“新文人画”、“实验水墨”和世纪之交的装置与行为艺术中出现的“腥闻”,被人们名之为“前卫”的中国现代艺术在它推进思想解放、破除艺术陈规的“先锋”历程中,有着现象的流转与思潮的风行,有着真诚的表现和名利场的驱使,有着后殖民的迎合与民族化的追求,有着圈内的自语,也有面向民众的努力。本书通过对中国现代艺术20多年现象的描述、思潮的梳理与图片展示,清理出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总体轨迹与观念逻辑,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予以深层反思与批判。全书图文并茂,夹叙夹议,深入浅出,不仅适合美术工作者、美术爱好者和青年学生阅读参考,而且为欲了解和思考中国现代艺术现象的文艺界人士提供了一家之言。
-
中国老玩意聂鑫森著聂鑫森,1948年6月,生于湖南湘潭市。曾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作协理事、株洲市文联副主席。现供职于《株洲日报》。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共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随笔集、文化专著共25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湖南文学奖”、“北京文学奖”、“萌芽文学奖”40等余次。主要作品:《诱惑》、《霜天梅影——重说秦淮才女董小宛》、《塑料人》、《铁支子》、《吃官仓考》、《轿杠》、《老号手》、《万笋楼》、《车在旅途》、《镖头杨三》《星下双剑》、《生死一局》、《烟波芥舟》、《话里画外丛书—阑干拍遍》。本书所涉及的[老玩意]都是中国特有的,或虽自外域传来,却在岁月的积淀中,赋予了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这些[玩意]是[老]资格的,上了年岁的,或已成空谷绝响,或至今仍充满活力。在中国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玩意]具有很宽泛的内涵以及外延的意味。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人说到某个古老的节日,必自矜地夸耀[那是中国的老玩意!]……甚至,它还具有贬义,如说某人[真不是个玩意儿],则与本书无关了。
-
扫描中国杨晓升主编目录中“*”为左右结构,是由“艹”和“必”组成。
-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吴中杰主编本书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作追根溯源式的梳理和研究,其中既有对中国原始艺术起源与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形成的挖掘,也有自先秦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审美意识演变的断代研究。本书分三卷,史论卷主要是对中国审美文化和审美意识发展史的研究;范畴卷中作者选取十个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美学范畴进行研究、试图建立一个相对清晰的美学范畴体系;门类卷对中国古代十个代表性的艺术门类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审美分析。
-
中国美学文化阐释仪平策著本书内容主旨是试图对中国美学文化做出自己的阐释,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第一是对中国美学研究中“美学史观”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第二是对中国美学基本精神的理论阐释,主要围绕“美是什么”的美学术体论、“美应当是什么”的审美价值论和“艺术是怎样”的艺术是特征三个方面进行。第三是对中国美学基本精神的文化溯源。 本书力图给中美学文化以一种从广度到深度、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性、系统性阐释,但实话实说,由于自己天资学识有限,这个目标我知道是达不到的,只待以后再继续努力吧。
-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王辉 等编全书由正文和注释两部分构成。正文为韵语,四字一句,两句一对,以韵部分类,易诵易读,朗朗上口,一如其它的韵语启蒙之作;注释为对正文的解释,寻根探源,深入浅出,择精选要,与正文相得益彰。该书内容广博,杂取各家,上至三皇五帝,下致唐宋各代,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对后人熟悉经史,了解典故,贻养性情,砥励志向,无不裨益,是以该书自从明代刊出后,即广为流传,影响极大。因而到清代时,又被人重新整理卫次,并有李晖吉等人依照原体例又重新编撰了一部分内容,称为《龙文鞭影二集》。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对象,就每一部名著而言,除个别是全译外,绝大多数是选译;即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
中国音乐鉴赏岳英放编本教材采用章、节的结构,在导言部分,简略介绍有关音乐鉴赏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常识性知识,其余各章由概述、音乐作品解析、名词附注三部分组成。一至六章的内容,以中国音乐史为主线,同时结合阐述与音乐审美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介绍我国各历史时期音乐发展的概况、主要音乐形式及音乐特点和审美特征,来赏析本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第七章的内容,以介绍中国部分少数民族音乐为主。本教材的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教材概述部分篇幅短小,简单扼要;作品解析部分选材经典,解析细致;名词附注部分可根据各自的需求方便地查找音乐名词、音乐家简介及乐器介绍。光盘部分增加的音响、图像、图片等方面的内容,更加直观,并且使用方便。不仅为普通高校师生提供讲授学习音乐欣赏课的教材,与此同时,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一本值得阅读的普及性音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