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于文秀著“文化研究”思潮在20世纪下半叶异军突起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作为跨学科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作为跨学科的具有广阔视域的新思潮,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本书主要从反权力话语这一视角切入,确立阐释了它的主要论题,以期达到从宏观层面对“文化研究”思潮的总体把握。“文化研究”思潮主要的理论基础和话语资源为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以性别、种族、阶级、性倾向等亚文化视角出为,考察和批判人类社会文化的文本与实践构成中的权力性因素和机制。“文化研究”思潮作为反权力话语。主要由大众文化研究、后殖民批判、性别政治、知识分子角色重构理论等四个基本论题构成。在这些理论领域,“文化研究”思潮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思想。
-
中国文献分类法百年发展与展望俞君立主编;贺定安[等]编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我国文献分类法的发展与2010年发展目标研究”的主要成果。本书旨在总结和阐明20世纪我国文献分类法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历史经验,思考2010年前我国文献分类法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深入进行文献调查研究,建立中国文献分类法及文献分类论著的数据库与文献库。2.全面总结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献分类法理论与实路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经验。3.总结与分析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文献分类法发展中曾发生过的重大的学术争论与研究热潮及其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4.总结与研究20世纪中国文献分类学名著。5.探讨与思考我国文献分类法2010年前的发展目标与任务。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20世纪上半叶我国文献分类法的发展。第二部分,20世纪下半叶我国文献分类法发展中的学术争论与研究热潮。第三部分,20世纪我国文献分类学名著研究,第四部分,我国文献分类法发展目标思考。
-
不要问我为什么秋月亮著首次以女性独特眼光揭示同性爱恋之奇特情感。别用我种眼神看我,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爱情本是无法强求,你又何必长记心头……《不要问我为什么》,是一个身份为作家、记者的离异女人10年生活的实录。作者以优美的笔调,以一个女大学生与女作家的爱情为主线,展现着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道德与欲望的纠葛。在这当中,男人与女人,同性恋与异性恋,急功近利和无尽的缠绵组成了这部小说的纷繁多彩。书中描绘理想下现实,爱情与婚姻,道德与欲望,男人与女人,同性恋与异性恋……是一部多彩的精品纪实小说。
-
视界李陀,陈燕谷主编本辑《视界》所做这个专辑的目的,还不是要对这一段“拿来”历史作反思和检讨,而是试图以这样一组文章多少展示一下有关现代主义研究最近的一些发展。尽管这些文章远不能反映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全貌,只不过是几个例子,但我们相信,还是可以把它们当做一个窗口,来展望一些新的风景;这些风景虽然有限,但仍然可以借此衡量我们在这一知识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缺陷。我们还相信,这样的衡量和对照,不仅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论研究会有启发,就是对文学艺术以外的其他思想和理论领域也有重要意义,因为认真阅读这个专辑之后,相信读者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现代主义决不如很多人平时想像那样,只不过是一些现代文学艺术流派,只不过是这些流派的声明和主张。现代主义给世界带来的东西要比这多得多。现代主义不仅是现代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是它使得现代性在人们的想像世界里转化为可见、可听、可触的东西,反过来,这种具体的、充满激情的想像,在现代性的物质展开过程中,在对现实进行建构和重构的种种实践活动中,其重大作用是其他话语形式难以相比的,其重要性也是难以估量的——问题倒在于,人们至今对这一过程还没有充分的研究和认识。
-
畸眼观时髦王乾荣文;刘齐图眼下似乎有一种成文与不成文的“程序”或曰“条件反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小姑,成了一切烹调的权威。一篇文章出来,不是首先看是否合乎实际,或者远一点。一篇文章出来,不是道德看是否合乎实际,或者远一点,看若干后仍为真知灼见还是胡言屁话,而是首先看眼前的行市,是能否获得“小姑”与“姑”的首肯。
-
魔术揭秘张宜珍著暂缺简介...
-
交流与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编本书所收著述,论述深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充分说明了中德建交30年以来,两国的学者对对方国家在各个领域所进行的学术研究正在逐步深入。这对两国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扩大政治文化交流是有积极作用的。特别应当提出的是,对促进中德友好、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的老一代学者,中德友好协会主席王殊、北京大学教授张玉书、原光明日报驻德国记者陈文奎、德国洪堡基金会主席沃尔夫冈·弗律瓦尔德博士教授(Dr.Wolfgang Fruhwald)、原德国亚琛汤若望协会主席、现任名誉主席汉斯约瑟夫·泰森(Hansjosef Theyβen)、德国联邦农业、食品和消费者保护部高级官员里查德·拉莫尔博士(Dr.Richard Lammel)、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托马斯·哈尼施教授(Prof.Thomas Harnisch)等先生都为本书提供了大作。
-
中国学术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15辑)》论文栏领先发表的,是一篇研究意识哲学的富于思想魅力的文章。耿宁基于儿童心理的基本事实,引出了对原本的直向意识和派生的反思意识的划分。接着在内容上,作者把反民分析从本已意向体验引入到他人意向体验中,从而使反思不仅具有个体认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认识论的意义;在结论上,则放弃了胡塞尔反思哲学和内向哲学的某些偏颇,尤其强调了直向的、素朴的思维和反思的、哲学的思维都不具有自立性。
-
薪火四代梁从诫编选[编辑推荐]本书为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梁从诫、梁帆一家四代人作品的精选本。梁氏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将其四代人的作品的精选于一个集子中出版,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一个优秀的家族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对于认识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教育后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推荐本书为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梁从诫、梁帆一家四代人作品的精选本。梁氏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将其四代人的作品的精选于一个集子中出版,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一个优秀的家族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对于认识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教育后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信息哲学胡心智,陈雷,王恒恒著X射线透视、核电站、核潜艇、原子弹……这些地道的专业术语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词汇,人们在短暂的惊奇之后,开始心平气和地享受原子文明,战战兢兢地谈论原子灾难。然而,就在人们刚刚感司到原子革命的真谛之时,另一场更为迅猛的革命——信息革命悄然而至。 随着电报、电话、电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后,以申农信息论为基础的现代通信理论的建立,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的普及,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已经快步跨入比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