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读懂男人白马编著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所有的人迈出“了解男人”的第一步。书中详尽地剖析了男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上的微妙感受,以及现代社会中男人对婚姻、交际、事业等方面的真实想法。当一个真实的男人站在你的面前,相信任何人都会感到亲切和喜悦。本书分为六章,主要包括第一章破解男人的奥秘、第二章男人隐藏的心理、第三章男人与婚姻、第四章男人的交际世界、第五章男人事业上的困惑、第六章男人的魃力与风度。
-
愚蠢的白人(美)迈克尔·穆尔(Michael Moore)著;周遵友,张允,李稚阳译2002年,《愚蠢的白人》在美国横空出世,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亚马逊网上书店的排行榜,更在前者的榜首盘踞十几周之久。在911之后人心惶惶的美国,这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才可以如此迅速并且持久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人写文章抨击自己,总是很容易就受到欢迎。然而批评的文字,尤其自我批评的文字总难免过火或者失之偏颇,而这本书的言辞之激烈,态度之严苛,结论之惊人,尤在各种同类图书之上。《愚蠢的白人》受欢迎可以说是意料中事,但如果一本书受到持续的喜爱,并且让看过它的读者说出“我们的国家大难临头了,不开玩笑”这样的话,这本书的受欢迎就远不是哗众取宠的迎合可以概括的了。对于美国,我们似乎总觉得很了解她,但有时候又觉得没那么看得懂,也许看一个美国人自己对于祖国的评判,无论是在荒诞下面看到激情,还是在激情下面看到荒诞,都是别有裨益的。
-
生活,该适可而止(英)大卫·冈得斯(David Kundtz)著;王秀婷译本书是全美畅销逾100万册上榜图书,本书观点在美国引起各大媒体激烈讨论!此书谨献给全天下所有身心忙碌的人们!为了要继续“走下去”,我们必须先“停下来”……生活,该适可而止。这是一个在美国引起各在媒体激烈讨论的全新的生活观念。停下来……是一种优雅、有力而简单的技巧,能使我们获得平静。这正是这个世界最极切需要的东西。停下来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技巧,就是在一小段可能的时间内什么也不做,在这个时间内你才能再度认清自己,记得自己的方向。如此才能更强而有力,更怡然自得地活下去。本书作者大卫·冈得斯,身兼作家、演说家和顾问数职,他既是心理治疗师,也是美国加州柏克莱“内心追寻研讨会”会考勤。他从一九六三年起,当了十九年的神父,曾在美国爱达华州波伊斯主教辖区服务,也一度远赴南美哥伦比亚境内的卡里地区服务。他拥有心理学业和神学双学位,并以一篇关于基督教心理学的论文,获得“科学与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国家演说协会”会员,是“加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成员,“全美领袖研讨会”和“美国顾问协会”会员。我们谨以此书献给——全天下所有身心心碌的人们!
-
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李惠斌主编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化现象的凸现,“全球化”成为最时髦的词语,并与其他语词如 “后现代”等构成了我们所在世界的知识语境。 本书精选了中外学者有关全球化研究的30余篇专著,这些文章聚焦“全球治理”、“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信息时代与新经济”、“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等当代国际学术界最为关心的主题话语,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当代西方在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辨析国际学术前沿的走向和流变,触及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危机和弊病,对当今时代普遍存在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前瞻性。
-
全球恐怖主义(美)哈里·亨德森(Harry Henderson)著;贾伟等译<br>直到不久前,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中,个人受到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还是微乎其微的。但现在,一小股恐怖分子就能给他们以致命性的突然袭击,就像袭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一样,这表明人们对恐怖分子的防范越来越薄弱。先进武器的扩散使得获取它们更为容易,恐怖主义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恐怖组织传播他们的信息已不再公靠火力。随着生物恐怖成为一种恐怖手段,受害人群的范围将比以往的想象大得多。计算机恐怖分子不再袭击某个具体目标,他们感兴趣的是破坏对手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使其失效,从而摧毁他们的电子基础设施。<br>《全球恐怖主义》一书全面探讨了围绕这一现象的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br>本书章节涉及如下内容:<br>·以大量的史实探讨了恐怖主义及相关问题的历史发展<br>·当代恐怖主义,包括对世贸中心的袭击<br>·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法律条文、法律问题和案件<br>·恐怖主义大事记,包括重大恐怖袭击、审判和相关事件<br>·恐怖组织头目和一些反恐专家、学者的简介<br>·与恐怖主义相关的词语<br>·恐怖主义深入研究指南<br>·能提供研究恐怖主义有益资料的组织和机构<br>·相关图表<br>·附录<br>
-
差异卢秋田著本书作者从事外交工作已经整整38年,其中有28年的时间是在欧洲的荷兰、卢森保、罗马尼亚和德国常驻。因此,欧洲在作者的外交生涯和心路历程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那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的辉煌和灾难交替的过去,它的传统与现代互融的今天,它的秀丽山川,它的风土人情,都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其中最难忘的则是欧洲的人民和他们迥异的思维方式。在欧洲漫长的外交生涯使作者有机会接触到欧洲的政界、经济界和文化界的众多社会名流和许许多多欧洲的普通百姓,所到的不同国度里,人民的价值观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印象中欧洲既具多样性,又是统一的。同时,也正是在与欧洲人民的交往中,深深体会到,相识容易相知难。其实相识和相知也包含着一个人生的经验问题。经验对于外交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它既不能遗传也不能自发产生,它来自实践,来自学习;令人遗憾的是,当你年轻时缺乏经验,当你有了一定经验时,你已不再年轻。
-
中国的文艺复兴王富仁著本书图绕中国现代意识的培育、建立及其内蕴,深入地论析了中国现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发展和演变,观察了各种社会与文化因素对这场运动的渗透和影响,开掘并高扬了中国现代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内核和辉煌传统。沉思既往,检讨得失,指归现实与未来,字里行间凝结着作者深沉的现实关怀与明睿的学理思考。
-
魔法的故事(英)德里克·帕克(Derek Parker),(英)朱丽亚·帕克(Julia Parker)著;孙雪晶,冯超,郝铁译发现世界丛书。246幅世界名画,42种世界各大博物馆珍藏艺术品,72幅世界经典摄影作品。自古以来,有一种既强大又暖昧的力量,一直左右着人类,它在宗教与科学的历史中神秘地出没,推动或阻碍着我们的精神征程。它挑战着人类的控制欲,诱惑我们进入深不可测的心灵世界,这就是魔法,人类最古老的禁地。本书是关于魔法历史的封顶之作,它将为我们揭开魔法神秘的面纱。拉近魔法与我们的距离,作者以挑战迷信、揭穿误读的巨大勇气,书中有关魔法的真实历史。并试图令久已迷惑的人相信,一切魔法的本质,应该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
迷你时文解读陈健,陈成龙 主编本书系由教学线的教师等人合编而成,精选当代时文46篇,进行解读,设题训练,以加强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感性认知。
-
北大问学记云慧霞主编本辑为北大知名教授学术访谈的精选集,既有深刻的学术思想,又有独特的学术体验。围绕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转型与学术创新这个主题,张扬“商略旧学、融会新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之理念。:::::::::::::::::::::本辑/为北大知名教授学术访谈的精选集,既有深刻的学术思想,又有独特的学术体验。主题/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转型与学术创新。理念/商略旧学、融会新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背景:我们所追求的学问若上不能接于人类和世界的意义与命运,下不能在具体的个人生活中体现出来,那它只能是虚浮自傲的小学问或伪学问和貌似理性的概念游戏。作为一个求学问道的人,他的出发点不在于有一个确定无疑的根基,而在于不断反思和接近那可能的确定无疑的真相。在这个宗教和理念多元化、信仰和态度私人化的时代,求学问道的人不应该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者,不应该牵着后来者的鼻子,不应该在推翻前一个话语霸权后再建立自己变本加厉的话语霸权(现时代的知识权力和偶像崇拜),而应该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反思与检验,应该有意识地与后来者分享,在求学问道的路途上与后来者互相砥砺、相得益彰。::::::::::::::::::::请读片断:问:您即将出版的《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书中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讨论中国传统学术到现代的转型,这种写作方式似乎与以往这方面的著作不太一样,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人?(陈平原)答:我不想做成教科书式的通论性质的著作,那种“全面”只不过是整理已有的知识和成果,我相信真正精深的研究是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的。章太炎、胡适无疑属于两代人,现代学术建立的基础是由晚清和五四两代学者共同构成的。他们之间有精神上的联系,也有学术的传承关系,而他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学术转型期“承上”与“启下”的两代学者之间的隔阂。同样重要的是,“旧的”章太炎与“新的”胡适之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章太炎对新知识的吸收和胡适对传统文化的探讨都是必须予以极大关注的。章太炎与胡适各有家法,但并非水火不相容,他们之间经学、子学方法之争以及章太炎对官学私学的思考都传递着新旧知识谱系碰撞、交融的痕迹。在我的小说史研究中,比如《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我注意的也是新旧小说之间的微妙的关联和转换,我觉得历史中的这种信息更有意味。我不太欣赏“分而攻之”的办法,因为那会掩盖掉许多问题。::::::::::::::::::::目录: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序言:思想对话与文化创新思想的踪迹访杜维明先生儒家人文精神与现代启蒙心态葛兆光先生访谈录重写思想史王岳川先生访谈录知识分子与中国镜像访陈平原教授学术史?学术转型?北京大学刘东教授访谈录汉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李零先生访谈录中国宗教传统的“阴阳大裂变”访李零先生“跨学科”研究与学术视野访王邦维先生甘于寂寞的求索苏贤贵博士访谈录科学时代的宗教晏磊教授访谈录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方法与实践汪丁丁先生专访在哲学和经济学之间墨子刻教授访谈录中国政治文化之反省访北大国关学院李安山先生学问精神与规范意识访社会学系张静老师政治社会学研究访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从程序正义的观念移植到法学研究方法的转变访宁骚教授用比较方法研究政治专题访谈录张锡镇先生专访东南亚国际政治探微蔡华先生访谈录人类学的执著问道者访曾毅教授人口问题与人口学的使命访李庆云教授金融体制的改革访陈平先生金融改革、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的竞争力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