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感悟存在徐岱著本书内容包括:我在故我思、审美与人文、美与忧郁、人与自然、夏娃与亚当、由神学与人学、从审美到早智、艺术与思想、诗学之道、美学之境、雅俗之辩、批评之声、青春之歌、性别与叙事、女权与文学、身体与写作、性别与小说、现代中国女作家漫谈、当代中国女作家散议、武侠与文化、金庸与顽主、金庸与墨客、金庸小说的趣味、金庸小说的人物、金庸小说的精神。
-
纸上派对周海主编在这本周记里,我们记下世界、中国、上海的一些事和一些人,让我们震动的,让我们感动的,也许还有促使我们以行动来回应的。从“第一现场”、“记者行动”,到“特别报道”、“你我爱心”,《申》报的记者、编辑是读者朋友们的眼睛、耳朵,天上飞、地上跑,大门走不进就从窗口跳进去,为了追踪,发现我们大家都想知道和都应该知道的新闻,为了满足我们对周转世界共同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感。写在《申》报上的文字,是写给朋友们传阅的周记,所以自然、本色,不浓妆,也不淡妆,但求真实、清楚、明白。我们共同的这本周记,记录了我们平常、琐碎但真实的生活。我们不敢套用那句名言“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但我们知道,历史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日子的聚沙成塔,可是在历史的大书上,沙粒消失了踪影,只有一座塔的模糊身影。所以《申》报还想为我们这一大群朋友们做的,就是留住我们自己珍视的那些小沙粒的痕迹。对于历史,它很可能并无意义,但对于我们自己,它有意义,它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
灵魂的守护杨守森著本书内容包括:生命空间、康德心中的“上帝”、为黑格尔一辩、正视人性的丑恶、我在故我爱、爱情与色情、知识分子众生相、守护思想、没有历史的历史、英雄崇拜与英雄诞生、诗性存在、想象:灵魂的眼睛、“美”欺骗了美学家、文艺学的无用之用、学术人格的缺失与病变、主体膨胀与艺术解体、文学运动与运动文学、诗人与政治家、生命感应与艺术形式、描写躯体与东方主义、语言的美学操作、作家的“宇宙眼”、寻找文学的家园、故国情结、城市公园与村落文化、生态伦理与天道主义、制度文化与制度建设、“全球化”与“化全球”、重振泱泱齐风、叛儒的孔门后裔、高密的莫言、神秘现象与神秘美等。
-
审美的镜子谭好哲著博士导师是我国当代学术界的一批精英,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天赋才能,静守书斋,破读典籍,“焚膏油以继晷,独兀兀而穷年”,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卓有建树,出类拔萃,有的其造诣渐臻纯青,在学坛颇有影响,甚至名及海外。但是,他们的成就却少为普通读者所知晓。让高雅的学术走出奥堂,甚为必要。然博士生导师的专著和大块文章,多以思辩的深刻、逻辑的严密和旁征博引而著显,难为一般读者所了明。尤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自由的阅读渐成时尚,让学者的思想、智慧与读者的需求近距链接,成为我们策划本丛书的初衷。从书虽以“随笔”冠之,但与时下流行的随笔不同,它多是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实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所截取的文字有章节、有片断、有三五语句,然后重新编排,再成系列。其长者如随笔,短者如哲学小札、如散文诗、如箴言录。于是,就有了本辑中八位博导各有风格的佳构。……读者随意翻读,必有启示心智、陶冶性情之工功益。
-
自杀的历史(法)乔治·米诺瓦著;李佶,林泉喜等译人类行为中还有什么比自杀更特殊的!动物的“自杀”是荒唐的,只有人类才会对自己的存在进行思考,而后决定该延续生命或是结束它。一部分人做出了不值得生存下去的决定,于是便在疾病、衰老或战争到来之前选择离开人间。看完本书您将知道是他们疯了还是只不过证明了自己拥有对于生命的最高掌握权! 本书回顾了16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于自愿死亡的看法,又把研究重点锁定在16-18世纪。因为这个时期人们对自杀的思考是最突出的。19至20世纪、人文科学飞速发展,有关自杀的统计数据非常庞大,因此这段时期的自杀现象也得到了作者的特别关注。在特定的时代里,有些人会选择死亡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关键是要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的态度提示了生命在社会中的价值问题。这种态度既与个人相关,也脱离不了集体和时代的影响!
-
叩问仿真年代金元浦著此书分作四辑。第一辑叩问仿真年代,是几篇有关当下时尚文化的分析和思考;第二辑文学的迷离与重生,是关于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与变革的;第三辑在文化的纵深处,欲探讨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的一些比较重大的命题;第四辑倒是比较副实的“随笔”,瑰集了一些过去散在的序、跋、杂说。
-
从寻根到漂泊邓晓芒主编本书内容包括:寻根之路;挣扎与突围;漂泊的家园;批评与对话等。
-
文化社会学论集(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本书共分两篇,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社会学知识的突出特点、关于文化及其可解释性的社会学理论。
-
跨文化对话乐黛云,(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主编不久前在非洲马里的廷巴克图,法国的巴黎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连续召开了有关“互动认知,多元共存”的三次讨论会,会议精神突出表现在欧盟主席普罗迪的发言中,他认为目前“极度贫困,生存前景的渺茫与不可逆转的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冲突就像某些文化与政治泛滥现象一样随处可见”,只有“不同文化间开放式的对话可以遏制西方商品价值观或极端经济个人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在不同民族间的对话中,首先应确认的是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原则以及各自有完全保留其特性的权利。在三地召开的这次会议确实是一次极富时代意义的对话,特发表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法国四位学者的不同意见,供读者思考。本辑“专论”讨论了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所谓第三部门是指既非政府机制(NCO非政府),亦非市场经济体制(NPO非营利)的民间组织系统,如环保组织、妇女权益保护组织、以及形形色色的扶贫、慈善、公益基金、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组织等等。文章论证了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不仅不会阻碍、而且会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成为沟通政府和民间的重要渠道。张旭东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如何协调中国的需求与全球语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以中国现代性历史经验内在的连续性为当代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做理论上的说明和辩护。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构想,也就是一个争取自主性,建立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抱负的问题。他提出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应是“穿越西方,回到(中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人怎样回到传统,取决于怎样定义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他认为不参与到对当代生活的创造中去,不介入西学,不介入到当代世界的主要的理论性的讨论中去,就无法深人谈论中国文化传统。他的这些思考为进一步讨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金丝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章指出世界文学中曾经出现过两大倾向,一是社会关系淡化出现的个人化,其极端是群体社会解体后的个人孤独、痛苦。二是共同价值消失出现的虚无主义,任何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价值而不用考虑他人的价值。对这两种倾向的批评常以依恋想像中的往昔的方式出现。当对往昔的依恋变成一种理想,并被投影到未来,一个希冀能抗衡个人化和虚无主义,希冀能在回归中强化社会联系,重建群体空间的巨大的新群体便出现了,这就是20世纪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的经历:建筑一个文学的理想国。从这样的世界高度出发,文章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张、金二位都是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的高才生,他们一在纽约,一在巴黎,都已在那边的学术界初露头角,也都在同样思考着和经历着“穿越西方,回到中国文化传统”的道路,他们的经验和思考都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
有心无题何光沪著我相信,只要有心,问题就会减少。试想,假如世上多一些同情之心、责任之心、宽容之心、悔悟之心、公义之心、仁爱之心……那么将可以化解我少难题!——何光沪何光沪1950年9月28日生于贵阳。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务农,并曾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在哈佛大学任访问研究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宗教学、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多元化的上帝观》、《神圣的根》、《何光沪自选集》等;译有《宗教哲学》、《现代基督教思想》、《基督教神学原理》、《全球伦理》等;编有“宗教与世界”丛书、《基督教文化评论》、《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蒂里希选集》等,以及《有心无题》。什么叫“有心无题”?“有心”,是因为还是一个活人,还没有死心。“无题”,是因为题目太多,多得无从说起。现在的问题太多,而解决问题的心却太少。所以作者觉得,可怕的倒是“有题无心”!但他相信,只要有心,问题就会减少。试想,假如世上多一些关心、诚心、耐心、热心、爱心、信心……,多一些同情之心、责任之心、宽容之心、悔悟之心、公义之心、仁爱之心……,那么,将可以化解多少难题!那样的话,问题当然还会有,却不致令人绝望灰心。那样的话,题目当然还会有,却可以写得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