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再见,西方文化(英国)诺曼·道格拉斯 著;郭洪涛、丁才云 等译《再见,西方文化》(1930年)可以说是诺曼·道格拉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反思。他在阅读了描述印度的作品和到印度旅行之后,萌发了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念头。在本书中,作者并未泛泛而谈,或是坐而论道,相反,他从小处着眼,从生活琐事入手,由小见大,比较和分析了在宗教、法规、教育、人性等各个方面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虽然作者站在赞扬东方文化、批判西方文化的立场上,但他也没有全盘肯定或是否定某一方,而是用理性而不乏讽刺意味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道格拉斯还指出了西方文化弊病的根源。虽然作者所处的时代迥异于今天,但书中提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
中日跨文化的话语解读李朝辉 著《中日跨文化的话语解读》以话语分析为着眼点,较为透彻地揭示了日本民族的独特个性和特有的表达、交流方式。通过分析不同的话语交际场景、模式,以实例解析中日人员交往中的文化误读及文化内涵,从语言、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揭示了跨文化对话对于双向沟通的重要意义。
-
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朱恪孝,谢阳举 编2007年“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是陕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黄帝陵公祭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考虑到西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是全国黄帝文化研究的重要单位之一,所以,陕西省人民政府与西北大学会商后,决定将此次学术会议委托给西北大学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12月初下达了有关文件。
-
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余英时本书所收各文中,最早发表的是《(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时在一九五四年。此文揭出了郭沫若掩袭钱先生著作的事实,是现代学术史上一桩极有趣的公案。由于此文未经重印,故流传不广。此次收入集中,校勘和考证的部分一仍旧贯,但在行文方面则作了较大的修改。大陆曾间接反击此文,采取变被告为原告的策略,反过来诬指《先秦诸子系年》由抄袭而成,更为学术史添一趣闻。因此我又补写了一篇跋文,供读者参考。《钱穆与新儒家》一文近四万言,最近才写成,是本书中最长的一篇,此文较去年所写的两篇悼念文字为详实,咽之也许可以更进一步说明钱先生的治学精神。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无谓的争端,我没有让它先在报章杂志上露面。所以这是第一次刊布的文字。本书《附录》收入钱先生论学论文的书简三通,这是从我手头尚保存着的信中挑选出来的。我因为屡次迁居,师友书简损失最多。钱先生给我的信也颇多遗失和残阙,现存的几十封信是我在钱先生逝世后,翻箱倒箧找到的。《附录》第一、第二通写于一九六○年,那时钱先生正在耶鲁大学任客座教授。这两封信都是对我的《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初稿的批评和讨论。
-
文化的解释(美国)克利福德·格尔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克利福德·格尔茨是本世纪一位“最具原创力和刺激力的文化人类学家,也是致力于复兴文化象征体系研究的知识运动的前沿人物”,他的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名作《文化的解释》是其文化人类学研究论文精选集。收入该书的论文按论述的对象,分为五编十五章,格尔茨在本书里全面梳理了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的误区,对文化的概念,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意识形态等的关系进行了详实的研究,所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从一个又一个的个案中提出的一个个独特的观点,来阐明什么是文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花建 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是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系统研究成果。区域发展与文化产业,涉及两个内容非常广阔、具有内在联系的领域,那就是区域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贡献。概括地说,区域的进步有赖于文化的贡献,文化的贡献包括文化产业的强大的推动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立足于大量的调查研究,不但分析了国际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内区域文化产业建设的新鲜成果和面临的挑战。第一章《区域发展与文化产业》是对区域发展与文化产业关系的总体论述。从第二章到第九章,作者分别从产业选择、竞争优势、技术拉动、赢利模式、创新城市、产业集聚和跨区域竞争等方面展开,并且分析了一系列典型案例,指出文化产业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首先是直接生产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产生丰富利润,满足文化消费。同时,文化产业在更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意义上,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了人的文化品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增长。文化既是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一个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并且表现为一系列人工产品的内在标准和表现形式。可以说,文化是从内在的意义上,制约和引导着人类社会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本书围绕“文化、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文化与国家安全”、“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安全”、“宗教文化与社会和谐”、“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几个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丰富了我国文化安全领域的理论观点,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书可供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参考使用。
-
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英)海默尔 著《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以独特的历史的和批判的视角提供了一篇关于日常生活理论的导论。作者探究了日常生活诸概念从格奥尔格?席美尔的文化社会学,通过1930年代的民意调查项目到米歇尔?德塞尔托等人的当代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全集步社民这是一本对古今进行回顾与探索的知识读本,告诉了读者这些文化常识的由来,有着什么意义。这些常识学理丰厚、诙谐有趣,可以帮助彰显我们的文化底蕴。学习和继承文化遗产,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常识,尤其重要。《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全集》选择了读者感兴趣又适用的文化常识,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我们出版此书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为自身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激荡尹明华在一个市场经济功能开始逐步放大的社会,在经济强盛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拥有重要国际话语权标志的时代,在资本成为解决社会发展倍数效应带来的纷争和矛盾的重要手段的今天,以下情况可能难以避免,这就是:效率会优于公平而难以顾及公平,功利会替代责任而不再服务于责任,投机会涵盖选择而不仅仅是代表一种选择,财富会等同于人生坐标而不仅仅是链接坐标的途径。《激荡-文化讲坛实录3》记录了历届“文化讲坛”的精彩演讲及主持人点评,深刻而浅显地、睿智而朴实地、热情而真诚地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改变自己、营造美好前程的多种可能。生活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因此变得更有诱惑。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最能产生价值收益的就是直接占有资源。能够直接聆听、阅读大师名人专家学者的演讲和思想,并且把它们转化成提升自身附加值的资产,这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并且,我们已经知道,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可能的。 打开《激荡-文化讲坛实录3》,感受新时代的文化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