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1冯骥才,白庚胜 主编一、人类一边前进,一边把它创造的精神财富留在遗产里。这种遗产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极其丰富和繁复,当代人共同认定的区分方式是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性的、静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以物为载体的,它首要的价值是对远去的历史文化做确凿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活态的,以人为载体的;它依靠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因此它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自觉地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就是传承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用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仗着千千万万、无以数计的传承人的传衍。它们像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如果其中一条线索断了,一种文化随即消失;如果它们大批地中断,就会大片地消亡。二、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可是当前人类的文明正由农耕文明向现代的工业和商业文明转型。工业和商业文明要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它必然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和排斥,一部分被工业文明淘汰掉,一部分被商业文明转化为商品。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无论多么古老迷人的文化也得不到豁免权。我们所面临的这种转型又与急转弯式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工业和商业文明几乎是横向地“杀入”到农耕社会中来。看上去,它更像一种文明的宰割。随着快速进行的乡镇农村的城市化,生活的现代化,原先固有的文化便被视为时代的弃物而撇在一边。在人们迟迟没有把农耕文明的创造当作遗产时,它们就已经支离破碎,大量地飘失与流散了。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是传承人的锐减。其原因,或是传承人年事已高甚至离世而去;或是无人承续,后继乏人;或是后人弃农经商,进城打工,改换身份等等,都致使传承线索的中断。这是今天我们深感中华大地的文化日渐稀薄甚至空洞的缘故,也是我们要尽快认定和着力保护传承人的根由。三、保护传承人的前提是认定传承人。对传承人全面、细致和快速的普查又是认定的前提。此次展开的对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普查,得到中宣部的直接支持,定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该项目属于中国民协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一项重要与核心的工作,起始于2005年3月,项目对象是杰出的民间文学、艺术和手工技艺传承者三大类。这些传承人应是技艺高超、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并为某一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优秀代表。由于这项工作事关对历史的总结与今后的保护与传承,规范性、程序性、严格的学术鉴定和认定是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对传承人的调查是正在进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的田野普查中展开的。经过近两年的有条不紊的工作,已产生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凡153项161人,都是经过普查发现、申报推荐、专家鉴定、调查核实和网上公示等严格的程序才最终被认定的。他们是中国民间文化各个领域中杰出的传人,是活着的历史精华。传承人得到了国家一级评定标准认定的同时,他们所传承的文化也被认定。中华文化的家底在他们身上被一件件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也被具体地锁定。为了使这项关乎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得到更确凿的延伸,我们对所有认定的传承人生活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民俗习惯及其传承史、口述史、技艺过程、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按照统一格式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与整理。建立完备的档案和数据库,并以图书方式加以表现。四、必须强调,尽管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但由于我们对传承人之所知十分有限,对其保护的力度,抵不上消失的速度。在这第一批传人的调查中,就多次遇到过闻讯而去,却已人亡艺绝的憾事!特别是这批传人经过专家鉴定上网公示是165位,但在公示的过程中已有4位辞世。目前剩下的是161位,超过80岁的18位,年纪最大的是纳西族东巴舞者习阿牛(93岁)。一旦失去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传人去后,只有遗存。遗产的非物质性就转化为物质性的了。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脆弱得多。它的关键是传人的脆弱。所以,抢救性的普查、科学认定以及切实有效地保护传承人,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我们留给后人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看我们查清、认定和保护住多少杰出的传承人。如果失去传人和传承,这些遗产只有一个归宿,就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并永远沉默着。这是巨大又细致的工作,是不能绕过又十分艰难的工作,并且是必须亲临田野第一线的艰苦工作。但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工作。这桩至关重要的事刚刚开始,愿更多的人投入其中。
-
寻找“个人”罗晓静无论在逻辑还是现象层面,现代个人观念,始终与整个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相伴或纠结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演变的历史进程,亦影响着对这一历史进程及其性质的史学阐释。本书选取晚清至五四这一具有发生学意义的关键时段,在文化——文学、思想——观念、历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视野中,以经典著述和文献史料为依据,以范畴、观念、思想分析为脉络,把“个人”这样一个关键词和核心观念从相关思想表述、文化文学话语中剥离出来,将其作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文学的一种元话语、元观念加以研究,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探讨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与现代中国思想的复杂关系。
-
会诊百家讲坛张法、肖鹰、陶东风、等“这或许不是一本很有趣的,但却能教会你思辨,这不是心灵鸡汤,却是一支清醒剂……”本书内容主要是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数十名专家学者对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会诊,并对《百家讲坛》所引发的争议现象进行文化反思,探讨在建设和谐社会环境下重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问题。打出“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口号的《百家讲坛》为什么会引起广泛争议呢?为什么《百家讲坛》要选择不是红学专家的文学家刘心武讲解《红楼梦》,不是研究《三国》的教授易中天讲解《三国》,不是研究《论语》的学者于丹讲解《论语》呢?于丹对《论语》的解读究竟是对经典的现代化阐释还是对经典的肢解和歪曲,是把经典大众化还是把经典庸俗化?是让人们接近经典还是导致人们远离经典?当学者被打造为明星、成为偶像,观众变成狂热的粉丝以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思想存档蒋蓝中国诗歌界,没有诗人能够让笔下的诗与思想随笔“并驾齐驱”,蒋蓝成为了个案。同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批评家张闳指出:“仿佛蚕丛时代的‘纵目人’,蒋蓝看待世界的眼光奇特。纵目看到的世界,乃是垂直的立面,从这个立面上,可以看到时间断层的沉积物,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放置在同一平面上观察。消失已久的古蜀国的文化幽灵,扇动着现代主义的巨翅,盘旋在蒋蓝的言辞‘城堡’之上,呈现出一副玄妙而又怪异的话语奇观。由对历史幻影的玄学冥想,突然间变成现实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犀利批判,蒋蓝在虚构话语世界和现实经验世界之间,建立了一条隐秘的通道。但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幽暗小径,其间隐藏着蒋蓝的话语魔术的大秘密。”散文随笔当中,思想随笔是蒋蓝近年来最为用力的部分。诸如《有关警报的发声史》《道在屎溺间》《就像左手握右手》《苇草的经脉》《体制脸》《熄灭的马蹄》等等,都是起引起广泛呼应的佳篇,入选多种年选,获得了2005年布老虎散文奖。从2007年开始,蒋蓝在《青年作家》上开设了“身体政治”诗性随笔专栏,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新作,实现了文学与思想、思辨与激情的较为完美的结合。《思想存档》收文26篇,计15万字,是蒋蓝的首个思想随笔集。限于当下的出版审查制度,他最为出色的文章未能选入,这是美中不足之处,这也体现了出版领域的“中国特色”——你见到的东西,一定就不是最好的。
-
被展示的文化(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邀请读者来参观文化。当今以“可参观性”形式展示文化的场所迅速增多,本书对此做了反思,并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旅游、休闲和文化遗产的崭新视角。作者将各类展示的场所放置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其中包括现代旅游业、经济发展策略、对身份的展现、全球化、互动性以及消费中的社会关系。作者尤其关注的是当文化在这些语境中被展示之后,如何发生改变。本书的每一章都尽量生动、浅显地讨论了引起争议的一些关键的理论焦点,比如真实性、商品化和再现。这是一本重要著作,适用于文化政策、文化和媒介研究、社会学等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对这些领域中的学者也很有帮助。本书也是文化社会学、文化政治、艺术与文化管理等领域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
扰动文化的逆流李丽文化为社会秩序提供资源和保证,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有序化。但是,人类在文化有序进化的同时也有文化的退化和文化品位下降现象。后者造成社会有序度的降低、混乱度的加大,这类现象就是反文化现象。《扰动文化的逆流:对反文化现象的哲学考察》不仅提出了“反文化”这一范畴,还进一步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对反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哲学透视。在很多问题上,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研究(英)斯托里 著这是一本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新畅销书。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其理论范围及当代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些重要流派的探讨,来展现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该书结合个案分析,每章着重论述一种媒介形式,并对当前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性的总体评述,论题涵盖电视、小说、电影、报刊、流行音乐以及消费(包括迷文化和购物)等诸多领域。对于初学者,本书以方便实用的理论和方法加以引导;对于那些已对文化研究的方法、策略有所了解的研究者,本书则进行了简明扼要、易于把握的回顾总结。本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重新作了修订、加工和扩充,涉及了一些新的领域,如电视观众、接受理论和全球化。
-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郝朴宁 等著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意义上的民族文化传播学,本书所展示的内容,也称不上系统意义的民族文化传播学。作者只是从传播学的角度,以现代传播研究方法,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进行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建构起了人类文化的大厦,将人类的观察视野扩展到了更加广阔的领域中,也使人类的认识更加细致,更加深化。科学方法是正确反映研究对象客观规律的手段,是实现科学认识的最有效的工具,它所提供的思考步骤和操作步骤能够引导科学认识主体沿着正确的反映途径行进,并按照它提供的一定程序,去科学地认识研究客体,有效地达到科学认识的目的。
-
文化致远倪鹤琴 著进入21世纪,文化发展战略问题在全球引起高度关注。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战略机遇期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是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选择。本书作者及时抓住这一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国际化城市文化发展为背景,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深圳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优势与劣势,指出深圳城市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深圳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内涵与个性、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法、措施与保障等作出了较为科学的阐述,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对高品位文化城市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和谐社会与和生文明时代罗尚贤老子哲学的和生理论,形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贵和重生。从这一点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一经提出,其在广大群众中深入人心是势所必然的。而这种追求和谐的理念,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期望。我们可以从本书作者的探索研究历程中清楚地看到,作者思索的路线恰恰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相一致的,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的营养,融合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和愿望,正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思想产生的路线。这也说明,中国领导人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既来自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来自于许许多多如本书作者这样的民间、基层的研究者的智慧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