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中国当代文化理论的多维建构王世达,陶亚舒 著文化作为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主体能力和创造成果,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渐进和对象的成果累积。作为一个大系统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作为社会基础的物质文化层、由此衍生的处于中层的习俗文化层、制度文化层,以及由它们衍生而升华的最上层的精神思想文化层,而所有的文化层面又都是互相涵摄互为因果的。本书既论述了文化理论的一些深层理论问题,又论述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些现实问题;既宏观到文化的精神、界域与方法等,又涉及到当代中国文化实践的诸多问题。这些论述显然无法构成一个逻辑一致的严密体系,何况文化现实毕竟不是从逻辑上推出的哲学体系。本书对文化当下性与形上性所进行的反思,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话语,尽管这些话语在本书的很多地方显得不成熟,但它们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了文化各层面的炫丽光彩。
-
激荡文化讲坛实录2尹明华 主编在一个市场经济职能开始逐步放大的社会,在经济强盛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拥有重要国际话语权标志的时代,在资本成为解决社会发展倍数效应带来的纷争和矛盾重要手段的今天,以下情况可能难以避免,这就是:效率会优于公平而难以顾及公平,功利会替代责任而不再服务于责任,投机会涵盖选择而不仅仅是代表一种选择,财富会等同于人生坐标而不仅仅是链接坐标的途径。 诺奖得主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说明,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进行的自由贸易中,先进工业品的出口将使发达国家的教育文化进一步发展,这种累积上升的变动将使富国更富,产生“扩展效应”;过多依赖高端产品进口的不发达国家教育文化水平会随之落后,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穷国更穷,产生“回荡效应”。这是在动态社会中,文化与其他社会因素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必然。这样的处境、地位和现状使我们产生了过多的警觉和忧虑。历史和现实已经提供了太多的证明,文化侵入向来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演绎推进。通过对精神意识和思维方式的掌握,在“扩展效应”中,发达国家可以取得文化教主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巨大的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文化讲坛”的思考,由此萌发。 身处剧烈变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已经自觉地注意到,21世纪将是全世界从经济高温时代转向文化高热的崭新时代,如果我们不重视用公共文化资源催生民间活力,不用市场手段去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最终将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承与再生。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不去确定应该具备的选择,那么,偏颇会在最易于辨识的胚胎中发芽成长,误区会在最肥沃的沼泽中形成扩展,收获会在最适宜的保鲜中变味发霉,诡异会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渠道。国家的衰落主要是文化的衰落。闭关锁国造就了中国的落后,改革开放成就了我们的强盛。为此,作为承担思想引领责任的大众传媒,我们不得不去追寻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探求各种经济行为背后应该维系着一种怎样的文化行为。还有,在日益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文化对推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文化讲坛”的创意,由此而来。 “文化讲坛”希望传播的是:文化并不高深,只是日常生活常识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进而言之是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可能。“文化讲坛”的嘉宾,有包括文化专业人士、教授、外交家、经贸官员、学者、企业家、媒体工作者等各类人员;邀请嘉宾的演讲,紧扣社会的脉动,贴近生活的实际;讲坛举办的方式,既有生动的演讲,又有主持人的评点,也有与会者与嘉宾之间的互动问答。本书是历届“文化讲坛”精彩内容的浓缩精华版。书中既有文化人余秋雨对宏观视野下的文化差距的分析,也有媒体工作者曹景行对文化选择中的媒体专业道义的阐述;既有经济学家吴建民对“中国风”背后的文化体验的思考,又有演员赵本山对“失去本色,就没了本钱”的侃侃而谈……
-
视觉文化(英)理查德·豪厄尔斯 著,葛红兵 等译《视觉文化》是一本关于视觉文化分析的介绍性书籍,它将有助于加强我们的视觉文化修养。它并不着力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我们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这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但是,它把理论建立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上。《视觉文化》第一部分介绍各种解读图像的方法,让读者学会从图像的外观、形式、历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解释学等角度解读诠释图像;第二部分则直接向读者诠释美术、摄影、电影、电视以及其他新媒体图像。
-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是一本方法论、实例、古今中外文化相融的理论实践书籍。作者通过一些我国传统的产品梳理中国文化与传统设计的演进过程,用具体的设计来讲传统设计学、设计方法、设计思维方式等,以及这些设计沿用、演进的过程,对比西方同时期设计与文化背景,穿插讲解,配以部分重要图片。
-
城市文化评价高小康 主编,黄忠顺,田根胜 副主编这一卷《城市文化评论》比起第一卷来,容量增加了一点。主要是内容视野和研究思路乃至文章风格都更加丰富多样化了一些,这也正是编者所希望发展的一种特色。 本书共分七个大模块:“理论视野”、“大学与城市文化”、“双三角”论坛、“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与诗意”、“城市与人”、“文化及其相关产业”。整个看下来,本卷文章虽不敢俱称高明,但的确不乏引入入胜、启人心智的闪光之处。
-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胡亚敏《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在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中,大众文化特别是科幻小说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纽约大学的迈克·希尔在《文化研究及其诸众:“坚实历史”,学术劳力和“全球大众文化”》中认为随着资本的进入,当前的学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新的学术体制中,学者成为学术劳力。作者在文中呼吁一种全球大众文化的到来,并表示当今的文化研究是“民众抗争”的一部分。美国科幻小说家查尔斯·N.布朗先生和伊丽莎白·安妮·赫尔女士、特里·比森、吴岩等则把目光投向科幻小说的解读和批评。伊丽莎白·安妮·赫尔女士的《科幻小说:美国文化的表征》从一种特殊文体的角度研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她认为科幻小说作为文化的表征,预示了整个人类的处境和危机,从而使其文体拥有某种批判性的力量。互相倾听、平等对话是这次会议的第三个特点。围绕会议议题,代表们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沟通研讨,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有些争辩场面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我们看到,中外文学理论批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西方学者来中国开会,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以传播学术为己任,而是带着他们的思考,到中国来获取理论灵感和寻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面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学者在倾听西方学者的声音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了颇有锐气的新见。通过交流,中西方学者更加清楚地看到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全球相关性,西方的问题在影响中国,中国的问题也在影响世界。这个世界需要了解,需要沟通,学者们只有互相倾听,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对话。这次大会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同时也展示了我国文学理论批评队伍的实力,显示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界正逐渐从消费理论向生产理论转化。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时间虽然不长,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批评与其他领域一样,既有普遍性又有差异性,中外学者在其间可以找到许多共同的话题。选编这本论文集的目的除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提供借鉴外,也是为中外文学理论学者的交流留下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迹。也许我们不一定完全同意论文集里有些作者的理论观点,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中外学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提出的新观点和研究的新问题,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齐泽克宝典(美)巴特勒 著,胡大平 等译斯拉沃热·齐泽克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对当代社会展开的睿智的、心理分析性的解析几乎单枪匹马地复兴了意识形态概念。通过对于法国心理分析学者雅克·拉康和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者的出色评论,他使得这些学者每每显得艰涩的思想在新一代读者中复苏。不过,齐泽克是否也有自己的思想呢?是否存在着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齐泽克主义 ”的思想体系呢? 《齐泽克宝典》解读了齐泽克著作中的两个术语——主人能指和行为,从而指出,这样一个思想体系确实存在。《齐泽克宝典》结尾处,作者还对齐泽克本人进行了一场访谈。《齐泽克宝典》是对齐泽克思想的简略介绍,适合社会、文化理论和哲学专业的读者。
-
土家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研究宋仕平 著《土家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研究》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对发生于土家族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土家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介绍了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阐述了土家族古代社会制度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从社会制度系统的公共制度层面,研究了土家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教育制度文化。第三部分,从社会制度系统的私域制度层面,研究了土家族古代社会的婚姻文化、宗教文化、丧葬文化。
-
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论林爽 赖佳 李国富 康敏 孙素丽现在,我们正面临一个文化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时代,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也应运而生。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也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并使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1冯骥才,白庚胜 主编一、人类一边前进,一边把它创造的精神财富留在遗产里。这种遗产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极其丰富和繁复,当代人共同认定的区分方式是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性的、静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以物为载体的,它首要的价值是对远去的历史文化做确凿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活态的,以人为载体的;它依靠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因此它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自觉地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就是传承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用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仗着千千万万、无以数计的传承人的传衍。它们像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如果其中一条线索断了,一种文化随即消失;如果它们大批地中断,就会大片地消亡。二、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可是当前人类的文明正由农耕文明向现代的工业和商业文明转型。工业和商业文明要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它必然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和排斥,一部分被工业文明淘汰掉,一部分被商业文明转化为商品。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无论多么古老迷人的文化也得不到豁免权。我们所面临的这种转型又与急转弯式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工业和商业文明几乎是横向地“杀入”到农耕社会中来。看上去,它更像一种文明的宰割。随着快速进行的乡镇农村的城市化,生活的现代化,原先固有的文化便被视为时代的弃物而撇在一边。在人们迟迟没有把农耕文明的创造当作遗产时,它们就已经支离破碎,大量地飘失与流散了。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是传承人的锐减。其原因,或是传承人年事已高甚至离世而去;或是无人承续,后继乏人;或是后人弃农经商,进城打工,改换身份等等,都致使传承线索的中断。这是今天我们深感中华大地的文化日渐稀薄甚至空洞的缘故,也是我们要尽快认定和着力保护传承人的根由。三、保护传承人的前提是认定传承人。对传承人全面、细致和快速的普查又是认定的前提。此次展开的对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普查,得到中宣部的直接支持,定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该项目属于中国民协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一项重要与核心的工作,起始于2005年3月,项目对象是杰出的民间文学、艺术和手工技艺传承者三大类。这些传承人应是技艺高超、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并为某一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优秀代表。由于这项工作事关对历史的总结与今后的保护与传承,规范性、程序性、严格的学术鉴定和认定是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对传承人的调查是正在进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的田野普查中展开的。经过近两年的有条不紊的工作,已产生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凡153项161人,都是经过普查发现、申报推荐、专家鉴定、调查核实和网上公示等严格的程序才最终被认定的。他们是中国民间文化各个领域中杰出的传人,是活着的历史精华。传承人得到了国家一级评定标准认定的同时,他们所传承的文化也被认定。中华文化的家底在他们身上被一件件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也被具体地锁定。为了使这项关乎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得到更确凿的延伸,我们对所有认定的传承人生活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民俗习惯及其传承史、口述史、技艺过程、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按照统一格式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与整理。建立完备的档案和数据库,并以图书方式加以表现。四、必须强调,尽管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但由于我们对传承人之所知十分有限,对其保护的力度,抵不上消失的速度。在这第一批传人的调查中,就多次遇到过闻讯而去,却已人亡艺绝的憾事!特别是这批传人经过专家鉴定上网公示是165位,但在公示的过程中已有4位辞世。目前剩下的是161位,超过80岁的18位,年纪最大的是纳西族东巴舞者习阿牛(93岁)。一旦失去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传人去后,只有遗存。遗产的非物质性就转化为物质性的了。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脆弱得多。它的关键是传人的脆弱。所以,抢救性的普查、科学认定以及切实有效地保护传承人,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我们留给后人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看我们查清、认定和保护住多少杰出的传承人。如果失去传人和传承,这些遗产只有一个归宿,就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并永远沉默着。这是巨大又细致的工作,是不能绕过又十分艰难的工作,并且是必须亲临田野第一线的艰苦工作。但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工作。这桩至关重要的事刚刚开始,愿更多的人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