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穿越现代性的苦难陈刚著本书是系统研究和阐释阿多诺现代艺术、大众文化理论的一个尝试。为了真正做到系统和深入,本书对阿多诺的主要哲学论著和文化、艺术理论都做了相关的深入研究和阐释,努力展示阿多诺文化艺术理论的内在逻辑——这也是与阿多诺本人的片断化式的理论表述方式有差异。但是,这对于向中国读者介绍阿多诺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应当指出的是,只有真正认识到阿多诺思想内在的统一性,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本书第二部分是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和阐释。这部分具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它表现了阿多诺思想在笔者研究的当代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印证了阿多诺对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笔者在对中国当代文化具体现象的剖析中,充分表现了对阿多诺以后世界文化新现象和中国当代文化的特殊性的个人见解。这些见解并不与阿多诺的思想完全一致。
-
中国专利发明成果大典商英凡主编本卷由“专利发明成果”、“专利发明人”、“学术创新成果”、“专利发明人业绩榜”、“专利发明成果转让条件”五个栏目组成,收录2001~2002年期间的专利发明及学术创新成果约2000件。
-
电影文化诗学袁玉琴等著本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影视专业部分两生集体撰著,并被列为江苏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全书宗旨是对“电影文化”作多层次是学术理论探讨,一方面在大文化的视野中考察电影文化的本质、特征、意义及价值;另一方面从电影本体切入,深入理解分析电影文化的本性和规律,以获取对具审美把握上的理性升华。作者将电影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置于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的深广背景中,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以便将不同的文化特质从电影本体中剥离出来,达到对电影文化的高度和透彻领悟书中关于电影文化的生存语境、电影文化的时空关系、电影的审美创造与交流灌输,以及电影人的文化积淀等阐述,体现出在前人建树的基础上作者独到的眼光与思绪,其中一些论述锋芒毕现。本书适用于文科类大专院校影视专业的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同时,对于影视专业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在电影文化视点上的理论思索,以及众多爱好者对影视作品的赏析及收藏,也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
荣格崇拜(美)理查德·诺尔(Richard Noll)著;曾林等译《荣格崇拜》出版伊始,就以其大胆的、独创性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在本书中,理查德·诺尔运用了最新发现的记录和资料,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真正的荣格”:他所受到的19世纪末期的神秘主义、新异教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然科学的影响,他在追随者中以其个人的魅力和人格为中心所建立的学派和这种魅力型学派在以后的发展,他的著作中所流露出来的种族主义的倾向,等等。在对这些翔实的资料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对荣格所领导的学派的发展演变、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的历史渊源、他和弗洛伊德的恩怨纠纷等进行了重新评价,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理查德·诺尔的这本书将我们对荣格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们理解荣格的生平和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本书将极大地激发那些关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问题的人的阅读兴趣,同时它为此从事科学史、精神病学史和哲学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的荣格研究和批判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
创新方略论王永生著这是作者继《用人方略论》、《领导方略论》、《决策方略论》之后的又一部“方略论”。该书对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才,作了精辟、实际而又系统的阐述,具有强烈的色彩,哲辩色彩和创新色彩。是与时俱进的结晶,是创新精论的荟萃,饱容成才之道,兴业之道和强国之道,方略在手,创新拥有。
-
儒、道美学与文化张国庆著<br>本书从不同侧面研究、阐述儒、道的美学与文化问题,如“中和”之美、诗歌声律之美、音乐鉴赏之美、庄子超然无我之美等等,同时探讨了《文心雕龙•原道篇》之道家美学思想。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条理清楚,配有生动插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
西方思想史章士嵘编近代中国与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已有百余年历史,双方交流及其冲撞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也不断深入,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我国学入写的较为完整的西方思想史。本书作者在长期研究西方哲学史、思想史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对西方思想发展的历史作比较全面的勾勒和说明,因而本书是一部具开创意义的著作。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走向跨文化美学王柯平著本篇侧重探讨文化与美学的关系、跨文化美学的方法论与学理要求,同时追溯东西方审美文化的历史绵延与流变。其中主要涉及跨文化美学的超越性、平等的对话原则、点面相济的比较方法与独立的学术意识、中西文化碰撞与中西美学会通的基本模式,如片段性的因借发挥、系统化的学科架构、中西会通式的理论整合、多学科综合型的美育实践、中西文化诗学的比较等。对西方20世纪60—70年代“反文化”的乌托邦与后遗症、摩罗式崇高诗学的特征与现代西方美学趋势及其问题的论述,则基于相关的文本分析,如马丁的《当代社会与文化流变》、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与阿多诺的《美学理论》等。
-
锻铸发展的魂魄熊清华、王亚南本书是首部系统、深入论述云南省三大发展目标之一——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学术专著。本书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这一概念简述中华民族文化,重点讲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及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建设的构思进行了论证性阐述;对中国加入WTO给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著名经济文化专家贾春峰为本书作序,认为本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
国学寻美普颖华著本书这国学,涉猎广博而久远,它在世界文明史的大背景中,以中华诸民族的思想发展史为脉胳,多方位、多侧面地纵论了在我中华大地艰苦卓绝奋斗五千余年的代代先民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和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本书雄辩说明;作为世界文明的摇篮,中国是当之无愧的。 ?缭?1986年,笔者应武汉大学及全国写作学会之聘,为全国高等院校写作助教研修班讲授硕士学位研修谭——中国写作美学。课后,讲稿得到国内有关专家及出版部门的重视,许多师友也盼望尽快成书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