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胡适著胡适著述甚丰,在诸多学术领域里多有开创性的贡献。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本社在出版《胡适全集》之前,先行出版胡适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译)作。这些著(译)作的出版,或采用初版作底本,或采用较善版本。个别有误植、脱字、衍字之处,均予改正。《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共七章,是1930年写成的,其中部分章节曾易题发表或出版过单行本。全书手稿于1971年由台北胡适纪念馆影印出版。1986年7月,台湾远流出版公司收入《胡适作品集》第21、22集。1991年12月,北京中华书局收入“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
技术帝国(法)R.舍普著;刘莉译我们的现代社会,正越来越多地被“技术”所控制,所主宰。这些“技术”越来越复杂,而我们普通的公众,却对这些主宰我们生活的“技术”所知越来越少。 也许是由于隔膜得太久,有些问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几乎是匪夷所思。但如果有一天,它真的来影响了人你的生活,你也不必过于吃惊。
-
文化传统的延续与转化刘述先,梁元生 著香港中文大学入文学科研究所开办[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其中一个专题是「转化中的传统」,参与的学者从史学,文学和哲学等角度,进行有关[传统]的跨学科思考,并探讨传统的延续与转化的轨迹和意义,以及反省传统文化与身分认同的问题。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大家凝众了一点共识,就是「传统」与「现代」不应视作对立的二元,传统与现代事实上互相渗透,不能彼此割裂。《文化传统的延续与转化》是该项专题研究的论文结集,共收文十篇,内容丰富、层面多元,正好体现了这次研究的精神——保留多元视野,并不强求归一。
-
科学智慧姚诗煌著;翁承伟插图《金苹果文库》首先是为青少年朋友编写的,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基本上就可以看懂。我们希望这些“金苹果”能适合他们的口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帮助他们建立爱好科学的终身志趣。我们也相信,这些“金苹果”还会受到同样渴求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的成年读者的青睐。《金苹果文库》的作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使读者充分体验到,阅读科学书籍实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科学的真正魅力首先在于它的“真”而决不能靠“炒作”哗众取宠。同时,科学研究又是十分艰苦的劳动。科普作家的任务是尽力用自己的智慧和笔墨。向读者展示蕴藏在真实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中的永恒魅力和无尽乐趣。因此,我们一再要求《金苹果文库》的作者们:对读者已具备的科学知识背景的要求,务必尽可能地降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扩大读者队伍,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金苹果”的滋味,汲取到“金苹果”的营养。
-
道家与中国法文化程维荣著东方法学丛书——《道家与中国法文化》<br>本书通过对道家的主要人物、著作及其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和衰微过程的研究,阐明了道家及其法律学说在中国传统法律和封建法制中的地位与影响。书中指出,从西汉中期起,道家法律学说中的黄老一派与儒家法律学说一起,共同构成封建官方法律思想的主要框架,对封建法制发挥了最主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道家法律学说作了反思。<br>本书观点独到,资料翔实,论证严密,是有关道家法律学说的第一部专著,可供法学和法制史研究者、法律院校师生及有关实际工作者参阅。<br>
-
电子媒体的扩散与应用杨伯溆著《电子媒体的扩散与应用》主要研究电视、收录机、电话和BP机的采用及采用后行为。其目的是揭示这四种媒体和其采用者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在扩散这个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迷恋革新成果偏见”和忽略革新成果或新产品采用后行为的不正确现象。《电子媒体的扩散与应用》借助于展示电子媒体是怎样和它们的采用者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特征相联结的情况,以对电子媒体进行有效区分的方式,尝试着对这种不正确现象进行了纠正。《电子媒体的扩散与应用》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中的定量分析类。该项研究结果对传播学中扩散理论的扩展、市场学中消费行为的研究和媒体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公众理解科学朱长超编著本书内容包括:让公众理解科学、科学的步伐、科学的土壤、科学的透视、认识科学家等。
-
创造理论与应用周耀烈编著创造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的一门以开发人们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学科。本书是在校内讲义《思维创新与人才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重新编著的。全书共分三部分十一章,为了加强实用性,每章附有案例、思考题或训练题。本书适用于作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教材,也适用于作各类创造发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创新知识培训的参考材料,也可作为欲开发自己创造力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业务工作者的自学读物。
-
科学方法谢强安,方逵著暂缺简介...
-
“怪异”理论王逢振主编本书论及当前在美国出版的文化热点——“怪异”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怪异”指人际关系中的“奇怪”现象,如同性恋、双性恋、易装癖、第三性等。这些现象通常被人们认为“怪异”或“奇怪”,有这种现象的人常常遭到歧视,形成不平等的群体关系。而有这种现象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奇怪,而是千方百计地争取与他人的平等关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人们认为“怪异”现象可以与国家-民族、种族、性别、阶级等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相类比,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各种不平等关系的意识形态构成和无意识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对“怪异”现象进行阐述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