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个人知识(英)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著;许泽民译本书是作者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历史、世界、社会和人生以及他自己从事的工作反思的结果,主要论述知识的本质和形成以及心灵的起源。
-
助你成为创新高手强弓编著;冶平插图本书包括:创新造就出时代富翁、新思维孕育引发创新的历程——从工业革命到新科技革命、创新与人才、雾里看花创新路诸路英雄各逞强等内容。
-
最新国外专利精选国外专利文献编译室编译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利用开发专利文献,是我们一直探求的问题!本书主要涉及美国专利中机械技术领域方面的内容。更能扩展读者的视野和思路!此书适合产品开发,创新研究,设计教学等人员
-
融会中西的探索卢辅圣主编一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从某种角度看也是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美术的发展亦不例外。面对传统与现代的龃龉矛盾,不少中国画家把目光投向海外去寻觅新路。有意思的是,当西方美术经历着一场以关注艺术本体总是为主旨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之时,中国美术却呈现出一种逆向的发展趋势,它摒弃了文人画重视主观表现的价值取向,而将西方文艺复兴的写实传统作为融合对象。这一现象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前大半段的主要景观。还有与此相反的另一种选择,则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与融合。它从二三十年代起就作为一部分留洋画家的倾心追求,为中国美术的中西融合景观增添了多样化色彩。但直到70年代,这始终只是一条时断时续的小支流。八九十年代的多元化局面,使后一种选择蔚为大观,并有趋于反客为主之势,其代表人物林风眠,因此而受到了处身千年之交的一代人的格外关注。本期《朵云》因此而以“融会中西的探索”为专题,特约请杨桦林、潘耀昌两位先生,从大批有关林风眠研究的文章中遴选出精粹者,以飨读者。
-
创新论易杰雄著本书共分七章。包括创新、人类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论创新思维的几个重要特征等内容。
-
走进科学的生活李茂民著本书论述了“科学”以及“科学的生活”的正确含义,并以次来观照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不是科学的,看一看我们离科学的生活有多远。分为: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生活的智慧、命运是什么、守望自然家园等七部分。
-
公众理解科学朱长超编著本书内容包括:让公众理解科学、科学的步伐、科学的土壤、科学的透视、认识科学家等。
-
思考中国刘德福著本书是著名青年学者刘德福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即20世纪最后15年对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和探索的成果。其中有广为人知的被称为2000年一道政治风景线的重要文章《落日的辉煌》的原始素材,以及多篇鲜为人知的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由于作者的非凡经历和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使他的这部著作显得大气磅礴,斑斓多彩。书中既有探讨历史问题的轻松的笔调,又有讨论现实问题的沉重的话题;既有对经典文献鞭辟入里的分析,又有对社会现明入木三分的透视。整部书虽是由101篇文章构成,读来却似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王国里漫游、有缜密思维逻辑的专著,值得所有关心政治,关注现实、关爱理论的读者认真一读。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人们十分熟悉,关于人性的具体内容的探究,是从告子开始。告子主张“食色,性也”,认为人笥无善无不善。孟子针锋相对提出,人性善,人性是仁义礼智四德。由此有告子与孟子的激烈论争。
-
古典文学要籍简介曹道衡等撰本书是古典文学知识期刊“要籍简介”专栏文章的汇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自先秦迄晚清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典籍,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批评等各个领域。除了一般介绍要籍的表层特点外,对要籍的深层分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
“怪异”理论王逢振主编本书论及当前在美国出版的文化热点——“怪异”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怪异”指人际关系中的“奇怪”现象,如同性恋、双性恋、易装癖、第三性等。这些现象通常被人们认为“怪异”或“奇怪”,有这种现象的人常常遭到歧视,形成不平等的群体关系。而有这种现象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奇怪,而是千方百计地争取与他人的平等关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人们认为“怪异”现象可以与国家-民族、种族、性别、阶级等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相类比,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各种不平等关系的意识形态构成和无意识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对“怪异”现象进行阐述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