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跬步千里冯天瑜《吾道文丛》收录成中英、钱理群、冯天瑜、汪荣祖、郭齐勇、邓晓芒、赵汀阳等多位学术名家的学术自传,内容是学人自述学术生涯和学理思考,兼忆学林往事。通过学者的自传印证相关学理的来龙去脉,同时折射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流变。本书是冯天瑜先生的自传,他在书中自述家学、学堂、社会大学提供的精神营养,凡人众生、学术巨匠的懿言嘉行以及作者遨游学海的入微体验,是作者研习文化史的无尽长程的写真,可供读者参酌。
-
不开玩笑史炎 著这是一本从零开始的脱口秀创作指南,也是一本让你变得幽默有趣的喜剧宝典。幽默感真的是天生的吗?“好笑”的来源是什么?从新建word文档到一个成熟的段子之间有多远?谐音梗真的是烂梗吗?打开这本书,看国内脱口秀元老级人物,知名脱口秀演员、培训师史炎关于理解幽默、创造欢笑的一切经验。“幽默在表达和沟通的过程中是提升效率的利器,作用无可替代——当你把人逗笑时,对方把他的心智短暂地交给了你。”作者用让人笑得停不下来的文笔,将自己从业十数年的幽默秘笈全盘托出,无论你是想对脱口秀有更多的了解,还是想在演讲、沟通中大放异彩,或者只是希望寻求一些“幽默力”的提升,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
-
漫长相遇张新颖 著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随笔,作者在一篇篇隽永清新的随笔中向读者娓娓道来自己成长过程中与书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读书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每个人在成长、学习、工作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人生境遇,每个不同的阶段,读书的喜好和眼光也会发生变化,而每个阶段阅读过的经典书籍,都会变成人生思想的财富而受用终身。读书既是一种兴趣,也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人与书的那些亲密的互动,书的漫长历史中那些美妙的时刻和经典的心得,不同阅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在新的时代读书人的选择和坚持……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回到“为书倾倒”的年代的小书,回味书本曾经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心灵世界,也让更多已经和最好的书籍疏离了的人们重新学会在书本中得到快乐和永恒。
-
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 著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应报刊编辑之约专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读书之作。所涉内容有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之乐等一系列有趣话题。作者娓娓道来,叙述庄谐并重,文字张弛有致。读后给人平易亲切之感,掩卷之余又感深受启迪。本书一经出版广受读者好评,多年来重印不断,本次再版,邀请青年插画师为图书绘制精美插画,与书中文字相配,给读者呈现全新的面貌。
-
传统文化,我们的命根胡小林本书的作者通过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尤其是在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中感悟出传统文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告诉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日日自省,并不断改过。本书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例,向广大读者介绍如何将伟大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的生活,并希望读者能够依照传统文化教导的方法修正自身的错误,进而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
雷慕沙文集 第一卷雷慕沙《雷慕沙文集》是将西方首位专业汉学家雷慕沙的汉学研究成果第一次集中展示给中国学界的作品。雷慕沙对中国有着广泛和深刻的研究,影响了数代法国汉学研究者。通过对他的作品的译介,中国学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西方对中国进行学术研究的传统。 本书稿为《雷慕沙文集》第一卷《汉文启蒙》。1822年出版的汉语语法书《汉文启蒙》(Élémensde la grammaire chinoise, Paris, Imp. Roy., 1822)是雷慕沙最重要的汉语研究著作,是西方专业汉学诞生以来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雷慕沙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充分利用皇家图书馆资源的成果。它简介了马若瑟《汉语札记》将古文和今文相区别的方法,采取了传教士汉语语法所普遍采用的拉丁语词法分类加虚词的框架作为结构。但是与传教士语法书不同的是,他尽量削弱拉丁语语法对汉语的框限,将重点放在虚词的介绍和举例上,而且编排更为简明、实用。此外,《汉文启蒙》侧重汉字的认读和查阅,强调汉籍阅读的重要性,鼓励欧洲本土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汉籍资源来研究中国,与侧重口语训练的传教士语法书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这部书还影响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的语言学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研究林啸著本书是一本关于汉语教学的专著。本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汉语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的必要性,探索了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并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的具体路径。
-
茶道经李辉茶是世界上重要的饮料之一,代表了中国经典的文化。本书以精炼的文言表达形式,从中国传统文化“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层面,对茶之分类、茶之栽植、茶之采摘、茶之制造、茶之保存、茶之泡煮、茶之品味、茶之辨别以及四季饮茶的“道”与“理”等十二个方面,一一进行精辟的阐述。作者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娓娓道来,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全书图文并茂,精美雅致,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体,是中国茶学文化的成功实践之一。
-
海派 第3辑陈子善,张伟秉承《海派》丛刊宗旨,内容立足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发生在以上海为中心并覆盖江南一带,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要求原创、雅俗共赏,对某专题有独到见解。《海派》第3辑特色鲜明,亮点如下:1)纪念《海派》主编张伟先生。张伟于2023年初因病逝世。特稿收录张伟遗作《1925:半淞园画友合影照之谜》,详述其解开半淞园画友合影照之谜的来龙去脉;先生哲嗣张舒萌《翻开尘封的历史》一文,讲诉发现其父遗作过程。另辟“纪念张伟先生”专栏,通过各界友朋回顾与先生交往的点滴,真实再现海派文化研究大家的音容笑貌与学术涵养。2)名家日记书信与口述实录。收录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日记、翻译家汝龙与诗人吴奔星的通信五件,京昆大师俞振飞口述与梅兰芳惺惺相惜、切磋合作的往事,黎锦晖遗孀梁惠芳倾情讲述自己与黎锦晖相知相伴所走过的风雨三十年,均为第一手资料,让你眼前一亮,内容可读性强,文献价值大。3)名家话题与人物丛谈。探讨出版大家张元济与海派神韵的继承和创造;披露巴金的“吃饭”往事;梳理考证刘海粟的富春山水创作;探究徐朗西在黄山西海门上演人体写生“大戏”的原委与影响;回顾滑稽戏艺术家绿杨的艺术人生;再现奇女子“金闺国士”周錬霞的生活轶事;描摹香港海派作家何行的“上海大亨”印象,感受不一样的名家风采。4)文艺漫话亮点忆旧。披露关于创造社旧址的唯一文字记录;分析姚苏凤之所以成为民国“侦探小说第一人”的原因;考证庄学本与叶浅予的交游往事;考据展示小说林社《孽海花》的五个版本封面;挖掘徐霞村海派诗歌的艺术价值;解析关于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的最新史料;一览美琪大戏院创始人何挺然的影院版图,再现昔日海派文艺精彩。
-
九江学派·晚清思想标本李辰本书是《岭南学术思想丛书》的一种。该丛书选取历史上岭南学术思想中对后世影响较大及最具代表性的诸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九江学派是指以朱次琦为开创者,以简朝亮、康有为为承续和弘扬者,以梁启超、邓实、黄节等为代表的三代学人群体。本书以九江学派的思想史承继为著述线索,在论述九江先生与简康二公的生平与思想之外,重点论述了九江学派的学术宗旨和经世观念,也注重考察九江学人梁启超、邓实、黄节的治学理路与社会活动,以此展现晚清民初岭南九江学派的学术源流与思想群像,讨论其对近代中国学术与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