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兰州简史田澍 何玉红 马玉凤 主编兰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兰州历史的发展走向及文化面貌,自古以来,在中国民族交融、中西交流、疆域稳固、向西开放中,形成了开放包容、交流互鉴、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质。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西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等美誉。《兰州简史》基于丰富可靠的史料,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兰州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区域特征。考察了兰州在中国疆域稳固、民族交融、中西交流、向西开放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鲜明的地域个性,分析了兰州在促进中华民族形成和维护国家统一上的重要作用。
-
《红楼梦》中酒令英译研究孙越川、阮先玉本书为学术专著,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红楼梦》中的酒令为研究对象,结合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英译版本,深入分析典籍中酒令的翻译现状。在充分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内涵,从酒令类型、语言学、意象、典故等不同视角,探讨酒令的翻译难点、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中国优秀传统语言文化典籍要素的外译问题。本书主要有三大创新点。第一,新的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中,酒令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酒文化的附庸出现,只是粗略提及,并未对酒令本体及其翻译进行研究。本书以酒令为研究对象,在对《红楼梦》中酒令进行数据库构建的基础上,深入讨论酒令本体的翻译现状、问题和策略。第二,从文化对译的角度,系统整理分析酒令的构成和翻译,丰富和完善中国酒文化的接受和传播理论与实践。第三,从文化价值观角度,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情况,为翻译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可行性建议。全书共六章: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酒令及其文化内涵,第三章从语言学视角看《红楼梦》酒令的英译,第四章从《红楼梦》中酒令类型看英译,第五章 《红楼梦》酒令的意象英译,第六章 《红楼梦》酒令的典故英译。
-
黄河文化传播与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王苗本书以黄河文化传播及话语体系构建研究为出发点,探索了黄河文化的对外传播、外译策略以及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路径。在结合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黄河文化对外传播、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对外传播及外译策略等。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黄河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
5G改变文旅李玲 钟栎娜理念的关键是认知和思维,也就是对发展状况的认知,对主要矛盾的认知以及对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逻辑思维。所有这些不是已然具备,或者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而要在不断的发展、应用、试错和归纳中积累和凝聚。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手段,这也是我们此刻提出产业智慧化建设的动因和底气。但另一方面,是科技感悟力要逐渐替代今天的跟风和盲从,它让我们能够科学地认识到科技的能与不能。社会化产业的生存,是须臾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智慧化建设所依赖的数字生态更是如此,社会的反向制约和正向促进作用都有倍增的效果。创新发展之中的前浪和后浪,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生态环境的完善度不同。掩卷而思,书中的案例和分析带来的思考是多维度的,也的确如此,社会需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本就勾勒出来一个无边的平面,而不再似以往产业革新惯有的点状突破或线状逻辑。从中可以悟出智慧来自专业和情怀。特别是对于文化和旅游这样的社会化产业、这样的现代服务业来说更是如此。惊喜地看到书中所列智慧文旅的案例种类丰富,体系齐全。这些案例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或者教训的归纳,更是智慧探索的心路历程。我们常说成功的案例都是相似的,挫折的实践各有各的不同,实际上在智慧文旅的实践中,经验和教训都是各有各的不同,我们所关注的更是方法、流程、手段的借鉴和启迪,这也是这本书在理念和思路上留给我们的更深的价值。
-
学习中心“上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丛书”编委会 编著《学习中心:面向未来学校场景重构的新视角》记录了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浙江省首批素质教育试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教方式的变革,建构学习中心的整体布局,形成具有上城特色的学习空间变革之路。发展至今,上城区的校园中随处可见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空间,校园也成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本书通过真实案例,从场域空间建设、老旧校园改造、与社区合作共创、打造系统区域学习中心平台等多个方面构建学习中心的整体布局,以空间建设为基础,以学习中心为载体,通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强化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树立了新时代城市未来学校价值标杆。
-
位移与思易叶隽“侨易学”是学者叶隽提出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在移居异地及其过程中所发生的精神面貌及其行为的变化。《位移与思易:侨易个体的精神质变及其文化空间》以侨易学的方法观照历史语境下的学者、作家等群体,探讨亨廷顿、卡夫卡、严复、王国维等人的生命历程与其知识形成、理论生发的关系,具体而微地展现侨易学的理论解释力。该书汇集了作者在侨易学方法完善过程中的个案研究尝试,也将《构序与取象:侨易学的方法》(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中的研究方法落实到了实践层面,为侨易学理论在更大范围、更多学科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示范。作者的上一本“侨易学”专著《构序与取象:侨易学的方法》,在我社出版后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国内有28篇学术论文对此进行专题讨论;法国的《Monde Chinois Nouvelle Asie》还以“中国文化交流:通过侨易学棱镜看西方”为题,组织了5篇外文专业论文;旨在促进中德、中欧及世界各国科技、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北京洪堡论坛连续两年(2021、2022)设立侨易学分论坛,组织学者研讨叶隽的“侨易学”理论。法兰西科学院巴斯蒂院士认为侨易学“可以解释各种变化和交流——不仅在中国内部或是中国与世界之间,而且在世界各地和各种人群之间。在此意义上,中国学术重新获得了创造理论的能力以及主体地位”。“侨易学”代表了中国学术在开创真正属于自己、又与时代和世界相融并进的学术范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理论。该理论提出后,《Monde Chinois Nouvelle Asie》《Literaturstrasse》等国外学术刊物曾有专题讨论。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顾明栋教授评价“侨易学”理论为近几年来在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重要成果之一,“既是一种理论和哲学,也可以说是一个领域,一种新兴的学科”。人文社科领域的原创理论输出,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的短板,能与国际同行平等对话的学术话语、体系更是少之又少。本书的出版将是中国人文学科原创理论的又一次尝试,预期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基于此前累计的国际影响力,本书将积极对标中华学术外译等对外输出项目。同时,计划于2023年9月在新一届的洪堡论坛上召开新书发布会,进一步扩大该书的影响力。
-
宋朝物质赏赐研究王艳 著宋朝物质赏赐类型多样,涵盖内政外交等诸多领域。物质赏赐的广泛应用是宋朝经济管理发生重大转变的表征之一,也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处于唐宋变革期的中国传统社会若干因素的渐变和突变,折射了中国古代重要转折时期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宋朝物质赏赐推行的广度和力度史无前例,同时又掣肘于“三冗”局面和日渐窘迫的财政状况。宋朝统治者充分利用物质赏赐这一经济杠杆,维护了国家统治与稳定,促进了经济繁荣与昌盛,并推动着社会文明与进步。宋朝物质赏赐仍存在诸多弊端,赏罚不公、赏重于罚是其最大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后果和影响。
-
《诗经》语文论集向熹本书是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讨论《诗经》语言的作品,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探讨《诗经》的来源、作者、集结过程、在先秦的作用,分析《诗经》语言的性质、词汇、文字、句读、用韵和注音,评述《毛诗传》《诗集传》等书籍,编写明清学者《诗经》研究提要十余篇,综论历代《诗经》语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本论文集是作者数十年研治《诗经》的成果,是继《诗经词典》和《诗经语言研究》之后《诗经》研究方向的又一重要作品。
-
民初上海小说界研究孙超 著本书以民初上海小说界为独立研究对象,按照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维度形成一个整体论述架构,在《导言》与《结语》之外设为十章,各章之间相互映照,以期共同呈现民初上海小说界主倡“兴味”的历史原貌。为“重返”百年前的文学现场,作者引入了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相关理论、术语,以期复现经济资本主导、关系网络复杂的民初上海“文学场”。通过“正面看”—“顺着看”—“回头看”的综合视角,重新审视民初上海小说界以观其“兴味化”主潮,并确认这一主潮在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中的真正位置,从而看清民初主流小说家的历史本相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进而希望从中寻获建设中国当代小说有用的历史资源。当下小说界面临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防止小说创作过度市场化,如何利用好网络等新媒介,如何创造性转化小说传统,如何使作品更有效地满足读者日趋多元的阅读需要,如何形成实事求是的批评风气,等等。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本成果可提供有益启示。
-
盐而有信四川省档案馆、自贡市档案馆本书是四川省档案馆和自贡市档案馆合编的“‘盐’而有信——民国自贡盐务书信选”系列之一,分上下册,收录了民国时期盐业系统(盐务总局、四川盐运使署、川康盐务管理局、自流井盐场和贡井盐场等)官员有关盐务的书信。盐务书信是自贡市档案馆馆藏盐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中选取了张绣文、缪秋杰、晏安澜、王缵绪、曾仰丰、陈纪铨、郑福楠、崔矜夫等人的盐务书信进行展示和介绍。书信内容涉及自贡井盐产、运、销各个环节,以及改进生产、处理纠纷、慈善公益和增产赶运、节约献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活动。书信的收录时间起自1914年,止于1949年。本书所选书信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书信作为一类重要的文献资料,它们真实反映了民国时期自贡井盐生产发展、社会变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有关民国时期自贡盐业和自贡城市历史、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于充分发挥盐务书信档案的价值,促进自贡乃至四川的近代史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