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孔庙国子监论丛2022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编.
-
堪舆风水与当代生态主义的符号学研究王雨馨本书是以生态符号学理论分析堪舆文化的研究著作。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十分严峻,引起了众多学者与普通民众的关注,探寻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也因此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堪舆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传播到了世界多国,现如今更吸引了大批学者对堪舆理论中包含的生态价值进行发掘。本书以堪舆理论著作中呈现出的堪舆文化概况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符号学视角分析堪舆文化独有的话语模式中包含的意义问题,并在生态批评视域下,通过分析堪舆符号元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的堪舆符号,发掘堪舆理论的生态价值。
-
齐家西学今注高一志《齐家西学今注》是对明末来华传教士高一志所撰《齐家西学》的校注,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对《齐家西学》的研究性导言,这部分有四章,分别为《齐家西学》的成书、影响、存世版本,《齐家西学》中的西方夫妇伦理、主仆关系和农学知识。第二部分是对《齐家西学》原本的校注,分为“齐夫妇”“齐童幼”“齐仆婢”“齐产业”四部分,可能参照儒家家训中的家庭伦理部分撰就,以格言和故事证道的形式,首次系统译介西方家庭伦理,包括夫妇相处之道、童幼教育之道、驾驭仆婢之道和治理产业之道,并与中国儒家传统中家庭伦理相关思想进行了丰富的对话。
-
元代类书研究贾慧如 著元代类书上承唐、宋,下递明、清,是元人应时代、社会和文化需要,对当时和前代文献的文本整理和文化总结,呈现开放性和交融性等特征,在中国类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详细考察了元代类书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因缘、总体风貌与基本类型、编排体例和类目体系、编纂与流传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元代类书的史学价值、文献学价值,系统总结了元代类书的特点,科学评价了元代类书的学术地位、文化内涵以及对后世类书编纂的影响,为读者进一步研究元代学术与文化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
-
法国革命论柏克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颇有似于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几乎迫使当时的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压卷大作《法国革命论》随即问世,书中以充满了激情而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地攻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
大学智慧课堂周鑫燚 王慧 主编.
-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黄万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 2011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 的结项成果,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分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史》和《百年海外华文文学论》两个部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各国华文文学的历史予以整合,分早期、战后时期(1945 年—1970 年代)、近 30 余年(1980 年代后)三个历史时期展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叙述,是部打通“国界、洲别” 的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史。本部分史料翔实,作者积二十余年工夫,限度掌握了研究对象的手资料,尤其对目前被忽视的一些海外华文文学重要资源进行了深入开掘。《百年海外华文文学论》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语言世界、其与中华文化传统及本土化的关系等几个重要问题展开论述。首次从“旅外” 和“在地” 的双向视野考察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性”“本土性”“现代性” 的复杂而深刻的关系。既坚持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统一性,又充分关注海外华文文10学的独特性。
-
石屏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研究王诗莹石屏彝族海菜腔是因异龙湖中的海菜而得名的;石屏彝族烟盒舞是因为跳舞时以烟盒作道具而称其为烟盒舞,它们产生于青年男女特有的民俗??“吃火草烟”活动。本书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为依托,分析“吃火草烟”组织规则与彝族的亲属制度、婚恋习俗之间隐性的内在关联,观照海菜腔的发展,试图解决以下问题;通过探讨汉族文化和驿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揭示其对海菜腔音乐构成产生的具体影响,梳理海菜腔在石屏异龙湖周边地区和石屏山区的地缘文化之间的区域互动关系;探寻海菜腔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使用功能和艺术特征产生的变化;对海菜腔的两种唱法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比较,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变异与共融的现象。
-
审美文化背景下的清代西域诗研究唐彦临 著全书共分六章。前言主要介绍书稿的选题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一章分析“西域”一词的历史、地理与文化含义,探讨了清代西域诗发展的分期,分别简要论述了西域统一时期、和平时期、重定时期及建省以后西域诗的创作状况与风格特等。第二章探讨西域诗中自然主题的审美。第三章考察清代西域诗中的家国精神的显现方式及其审美内涵。第四章探讨清代西域诗中表现的一种新的审美趣味——民俗书写。第五章研究西域诗中的思乡恋亲题材,这类诗歌以人情、人性为审美对象,诗人的孺慕之情、夫妻之情、舐犊之情题材均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各自不同的表现特色。第六章讨论西域诗的审美品格。
-
选择与失落李京泽本书一部艺术史方面的著作。公元前334年开始的“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带入中亚及西北印度(今大多属巴基斯坦境内)等地,形成了“希腊化远东方”地区。希腊化远东方艺术与其所处的多元文化语境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希腊化远东方艺术中体现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互动,本书旨在展现这一互动关系的具体机制,并探讨它对希腊化远东方艺术的形成、传播和演变,以及该地区文化认同和文化意识的双向影响。本书导论部分简要评述了之前的相关研究及问题,并概要介绍了政治背景及正文内容架构。正文的讨论从几个案例入手,分三部分展开。部分主要以阿伊;哈努姆城为案例,探讨希腊人统治时期,希腊化远东方艺术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希腊人延续即有管理体制,并力图建立一个希腊文化共同体。然而,由于希腊人对待外族文化的“希腊化的局限”,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间始终存在着某种壁垒。第二部分针对游牧民族统治的所谓希腊化远东方“黑暗时期”。游牧人的进入,没有摧毁农耕文化,而是打破了希腊人与当地人间的藩篱,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互作用。第三部分转向西北印度——这里同样历经两个时期的希腊化的多元文化交融,但是又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于是,尤其是在印度-帕提亚时期,统治者一方面选择支持佛教艺术,另一方面选取来自包括希腊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形象,向不同身份的领民展示统治权力,获得其心理认同。终,佛教艺术成为主流,一些希腊图式仍然存留,但是希腊文化在该地区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则逐渐“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