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发展报告肖林鹏,靳厚忠本书分为三部分,总报告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挑战,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面临的四大主要挑战和四大未来发展方向;分报告分别从产业生态、师资及学生情况、发展指数与标准构建等多角度,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解读篇对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要求进行解读,试图从制度层面回答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为什么要做”、“谁来做”以及“如何做”等关键问题。
-
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 第九辑郭万超本书分为五个板块,数字文创板块探讨虚拟形象IP、网络视听,传统文创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及首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新型业态板块重点关注乡创、非遗与研学、蓝色及滨水文旅、影视旅游,以及“超级明星”艺术机构等新业态;文化传播板块聚焦科技、智能和融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和城市形象传播等问题;区域文化板块选取景德镇、深圳、南海、北京等城市,重点探讨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等问题;文旅综合板块包括国家新基建战略与文旅发展,媒介变迁中的文化生态,阅读空间、戏剧空间、艺术空间等不同类型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等问题。
-
文化科技蓝皮书方力,刘绍坚,伊彤,刘兵,于爱晶,姜念云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从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对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衡量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和国内若干城市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研究;产业篇选择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创作表演服务业、数字内容服务业、设计服务业4个细分行业领域,对其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以及科技促进新业态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跟踪研究;案例篇对国内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相关案例进行了归纳研究;专题篇对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进行专题研究。
-
时尚之恶(法)奥黛丽·米耶;曲晓蕊 译时尚产业毫无疑问是西方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大为兴盛,且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行业。但是时尚产业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将其病态蔓延到全球化的一个巨大的领域。在时尚产业中存在着复杂的剥削和压迫,甚至在某些国家可以说对人造成的奴役堪比奴隶制。譬如童工、歧视、虐待、低薪、环境污染,等等。作者从历史和经济制度入手,批判现代时尚产业的黑暗面,呼吁企业家、设计师、消费者们能转换对时尚的观念,创造真正的基于审美而非压迫的时尚产业。
-
体育蓝皮书黄海燕,余诗平,徐开娟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总报告详细梳理了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概况、发展环境,以及体育产业在助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上海体育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若干建议;分报告围绕体育科技、体育培训等体育领域重点业态,“专精特新”、“瞪羚”和“隐形冠军”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等研究热点,对体育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案例篇选取上海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若干典型案例,聚焦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促进体育企业发展等经验做法。
-
依然如旧的月色茅海建学术随笔集茅海建近代史专家茅海建教授的学术随笔集。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作者近二十年习史、治学、思考的学术人生,像散落在海滩上,深深浅浅、寻寻觅觅的一串串脚印。文章分为四辑。怀人的第一辑如师长学行录,有陈旭麓、黄彰健、卫藤沈吉、朱维铮等活跃在中外史坛的学人、师长,近距离观察其内心追求,亲切温暖,耐人寻味;第二组笔涉学术思潮、学界生态,讨论的问题颇有启发性;第三辑可见其治学心迹的坦陈,对年青学人有垂范的启示;最后一辑有趣味的近代文化生活史事之考察,作者慧眼独具,颇多“看点”。增订本删去了初版中六篇自著的序言,增补了回忆蔡鸿生、章开源先生等多篇新文章。对许多熟悉茅海建的读者来说,在 “史实重建、精微考辨”的重大历史命题之外,读读这本书,可以更多地获取有趣味的近代史事,还可以触摸到这位严谨治学的教授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炽热深沉的情感。
-
谈冰论雪一百年白宇飞本书分四篇,赛会篇深度还原了1924年以来历届冬奥会的精彩图景,项目篇趣味描绘了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单板滑雪等冰雪项目的前世今生,国家篇生动展现了挪威、芬兰、瑞士、加拿大等国的冰雪魅力,人物篇浓缩讲述了速滑“全能王”埃里克·海登、冰球大帝韦恩·格雷茨基等十余位国际传奇冰雪运动员的非凡人生。是一部可读性颇高的“冰雪百科全书”。
-
觅水厦门黄坚定人类自古逐水而居。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都与水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厦门的古代文明,同样分布于这些纵横阡陌的水系。作者通过挖掘和梳理古今水系文明,探寻厦门这片土地上的人文之源,以厦门古今水系为线索,从寻遍厦门各地阡陌纵横的溪涧、沟渠、湖泊与地塘,到了解与水系密不可分的当地人文历史,为读者一一揭开古同安文明。
-
女性主义全球史[英]露西·德拉普 著、朱云 译传统的欧美中心主义模式,从全球性视角切入,以梦想、思想、空间、物品、外表、情感、运动、歌声等关键词为研究聚焦点,以点带面,绘制了纵贯两百余年、跨越世界各大洲的女性主义全球史。全书探源了不同的女性主义梦想;讨论“父权制”及其他术语如何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种种性别模式,由此找出女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将女性主义置于工作场所与礼拜空间,探讨女性主义的空间问题;聚焦女性主义物件,透过徽章、海报、服饰等日常用品,突出女性主义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并将其延伸至女性服装与时尚包装下的“外表”;同时还探究了女性主义引起的种种情感。作者既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女权运动,也密切关注那些为性别不平等而奋斗的个体女性的人生。通过放大曾被忽视、被淹没的声音,以及绘制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图景,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与女性主义历史的丰富关系将如何启迪人类共同的未来,也让我们看到女性主义的最终追求应当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性别与取向的人都可生活如意的世界。
-
跨文化学导论 跨文化诗学程正民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始于各民族文化交融、对话紧密联系的。跨文化对话是历史的必然。跨文化诗学对话指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的对话。本书从跨文化诗学的理论研究出发,分析比较俄罗斯诗学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不同诗学类型之间的关系、不同学科与诗学的关系。并列举了跨文化诗学个案研究的例子,包括俄罗斯诗学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艺学之间的碰撞、融合与发展、民族文化对俄罗斯诗学发展的影响、俄罗斯诗学研究对中国诗学研究的启示等,为跨文化诗学研究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