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原法雷小政本书是银河法律系列之一,是一部关于法学研究的理论刊物,全书分卷首语、主题研讨、法学研究、法大讲堂、法治时评、书评·札记、编者手记几个专栏收入了众多法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适合法律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
证据法学卞建林 主编本教材从初次出版至今已经六年,六年间我国的证据法学研究正不断扩宽和扩深,在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六年间,在我国“法治”、“人权”等现代司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深刻影响着作为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证据制度的变革。现时司法实践中对证据的感悟和理解、对证明活动的认识和把握已与六年之前大有不同;六年间我国关于证据的相关立法层出不穷,其中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证据运用和证明活动都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本教材适时推出修订版本,旨在除借此更正初版教材中的印刷错误、回应读者对初版教材的改进意见外,更期冀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证据立法成果。
-
行政法学王连昌 主编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依法治国说方略法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素质,我们根据最新制定的教学方案,对原教材分别作了审定和重新修订。这批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新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系统、准确地阐述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的统主。《行政法学》是该系列之一。
-
法理学宋方青 主编人们常常会问:法是什么?法为什么有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法代表着公平与正义吗?法可以干预一切不道德的行为吗?法是如何制定又是如何实现的?适用法律有哪些方法?法官的恰当角色和实际的角色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法理学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法理学不仅承载着法学入门与向导的功能,更承载着法律精神的启蒙与传承以及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的功能。美国已故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六次危机》中曾谈到他对学习法理学这门课的体会。他说:“回顾我自己在法律学院(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杜克大学)的岁月,从准备参加政治生活的观点来看,我所选修的最有价值的一门课程就是朗·富勒博士讲授的法理学即法律哲学……这不是一门要考学位的必修课,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公众生活的法律系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基础课。因为从事公职的人不仅必须知道法律,他还必须知道它是怎样成为这样的法律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法律的缘由。而要获得这种知识背景的时期,又是在学院和大学期问,这时一个人还有可以悠闲自得地从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以后,他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活动和讲演是太忙了;如果他在大学期间没有获得这种眼界和知识背景,那么也许就永远得不到了。”这也是我们的法律课程体系中为什么将法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的原因所在。国内已有多种版本的法理学教材,本人也参与了张文显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理学》,积累了一些编写教材的经验,但要超越却是相当不易的。本教材在吸收现有教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力图作一些理论的创新,寄希望能满足学者的需要。
-
法理学基础孙春增 主编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法理学的一般原理,编者根据法理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的法理学体系作了较大调整,将教学的相关内容分别安排在两门课程中讲授,即《法理学基础》和《法理学要义》,分别设在第一学期和第五学期。《法理学基础》主要介绍法学、法律的基础知识和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侧重于学生法学知识的“入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是什么”的问题( 即“know what”),为学生今后分门别类地学习法学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
孙国华自选集孙国华本选集收录了我国法理学家孙国华教授的一些主要文章,内容涵盖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基本原理,法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法的作用与价值,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以及对有关法学思潮的评析等。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最新成果,是研究法学、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重要参考。
-
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英汉对照全译本)(共4册)》首先界定了法律的定义,认定法律是与地理、土壤、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和商业等关系的综合。接着根据品德、荣誉和恐惧三项原则将政治体制划分为共和、君主、专治三种,并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和君主立宪学说,宣扬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强调政治、法律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认为法律的制定受到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的决定影响,并探讨了罗马法、法律变革等法律问题。《论法的精神(英汉对照全译本)(共4册)》内容包括:一般的法、直接源于政体性质的法律、三种政体原则的腐化、教育的法律应当与政体原则相适应、立法应当与政体原则相适应等。
-
法学基础张光宇《法学基础》的编写体系是为了满足同时进行法理学和宪法学合并教学的需要而提出的。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法学导论,主要包括法学、法理、法律和法治四个板块理论;下篇为宪法原理,涵盖了宪法、宪政、宪权和宪制四项内容。每一个板块理论和每一项内容都是力求从最基本的知识人手,便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与宪法基本知识。
-
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王志广作者利用4年的时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思考,发现中国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诸多深层原因累积的结果。这一方面表现为我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解和运用仍处于形而上学的阶段,使得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了许多错误、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中国的相关立法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甚至法律之间相互冲突,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难以有效地执行和运转,而在司法实践中,执法者又很难将刑事法律与庞杂的知识产权法律结合起来,造成了执法不力、处罚不严等问题。基于这些考量,本书试图打破常规的知识产权、刑法和侦查学研究的模式和樊篱,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刑事司法三个角度观察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其职能、作用和运作模式,并与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现行制度以及相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结合起来,构筑中国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将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知识及各项具体权能进行了重新整理,聚集在刑事保护的框架下加以阐述,实现刑法、刑事诉讼法与知识产权法的融会贯通,用以指导当前的刑事司法实践。
-
当代法学热点问题研究李胜利 编《当代法学热点问题研究》汇集了一批中青年法律工作者针对社会现实中的部分热点法律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涉及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司法鉴定等领域。期望能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制建设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