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法律的性质与渊源[美] 约翰·奇普曼·格雷 著,马驰 译《法律的性质与渊源(法哲学名著译丛)》是美国现实主义法学代表人物约翰·奇普曼·格雷具影响力的著作。作者在书中至少提出了两套影响深远的理论:其一是法律现实主义的法律概念理论,即主张法律是法院为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而发布的一般性规则;其二是法律渊源理论,即在明确区分法律和法律渊源的基础上,在学术史上首次系统讨论了作为法律渊源的制定法、司法先例、习惯法等法源的基本理论问题。格雷在书中讨论了权利义务、法律主体、法律的概念、司法机构、国际法、法理学、法律渊源、制定法、司法先例、专家法、习惯法、道德等法理学中的多个重要议题。自约翰·奥斯丁以来,这些议题持续占据着英美法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任何一位严肃的法理学研习者均无法绕开的。通过阅读,读者可了解到作者在二十世纪初对这些议题的思考,见识到英美法理学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演变。
-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李启成 著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随后就推行了包括设立资政院在内的一系列筹备措施。作为中国历史上个全国性代议机构,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是资政院次常年会(1911年9月24日—1912年1月11日)42次全体大会的会议原始速记录,没有任何删节,是研究晚清资政院重要的原始资料。资政院是晚清政治社会的主角,是立宪派参与君宪的峰,朝廷集中力量予以对待,各大报刊连篇累牍报导其会议记录、议员动态以及议案评论,从而获得全国注目。资政院的设立与议事是中国近代政治法律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议会政治在中国的一次大胆尝试。
-
法律方法陈金钊,谢晖 编本书是国内著名法理学者多年精心打造并已入选CSSCI来源集刊的连续出版物。本书已成为法律方法研究的一大重要阵地,也是国内少有的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学者所主持的重要学科研究方向之一。本书内容上不仅有国内学者对于法律方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示,同时也关注国外在此领域或相关领域的重要且具标志性意义的文章。
-
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郭响宏 著1864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并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和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及理念引入俄国,俄国从此建立了一套可以与欧洲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司法制度。本书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探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司法改革的动因、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实施及其影响,重点研究了近代俄国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的创立及实践,司法改革之后的反改革及改革对帝俄晚期社会产生的影响。
-
法律史视野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罗冠男 著本书以我国历史上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的功能发挥和法律机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的功能和相关法律机制分为血缘、经济和社会等面向,从中抽象出基层社会治理中心和法律机制的互动模式和经验,为当代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的培育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和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曾炳钧文集曾炳钧 著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政治学家曾炳钧先生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反映了曾炳钧先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思想。
-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机制研究石肖雪 著本研究围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机制这一研究主题,旨在探索行政许可权集中模式的完整内涵,并在法治框架下建构一个综合、立体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机制。权力集中状态下的许可权,可以从组织法视角、程序法视角和行为法视角予以描述,因此,许可权集中可以从空间集中、程序紧缩、事项归并、职权整合等几个维度来展开,而实践中针对其中各个维度都存在集中化的改革尝试。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运行模式上,需要根据行政任务的差异,区分标准型许可事项、专业型许可事项、综合型许可事项,在同层级部门之间以及各层级政府间进行许可权的分配,以实现许可权的横向与纵向集中;在许可权行使方式上应根据集中程度的具体需求,选择上述某一维度的路径或对于各种集中手段进行组合。
-
当命运来敲法律人的门仝宗锦 著著名法学家卢埃林说,对法律人而言,只有理想而没有技术,那可能是愚蠢的;只有技术而没有理想,那可能是罪恶的。本书恰是一本呼唤法治理想主义和探究法律技术主义双重努力的法学评论随笔集,文字生动有趣,内容涉及广泛,既有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专业问题的讨论,也旁及艺术、诗歌等一般人文、社科领域。作者兼具法律学者和执业律师双重身份,在书中结合生活和热点案件娓娓道来,集中体现了一位法律专业人士对迈向法治进程中有关中国问题的深入思考。
-
法律人类学论丛吴大华 编法律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研究的学科,它处于法律学与人类学的交汇点,是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作为19世纪中后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法人类学是传统法学和传统人类学的扩张与“互渗”,要求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对法律进行动态性的研究,认同法律多元,认同非国家法律,要求运用国家法律与非国家法律寻求纠纷解决以维护社会秩序。本书是《法律人类学论丛》第8卷,分别从理论与研究方法、制度与规范研究等视角进行探讨,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跨文化的比较,深入田野,不断探索法律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
犯罪学教科书的知识反思与建构王燕飞 著犯罪学教科书是犯罪学知识的体系化呈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犯罪学研究的真实水平。本书从知识论角度对犯罪学教科书的知识展开反思与建构,提出了中国犯罪学知识转型、转向、转生“三转”的发展问题,重构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型犯罪学知识结构体系框架,对于该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