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儒家思想对刑事司法模式的影响研究尹茂国 著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儒家刑事司法模式。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实质影响,而且对东亚各国也影响较大,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儒家思想既未消失也未过时,在当今中国依旧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仍然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与行动,对于创建和谐中国、建构现代刑事司法模式,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重视儒家思想在建构现代刑事司法模式中的意义,并不是要机械地仿效中国古代刑事司法模式,也不是要排斥西方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及刑事诉讼文化,而是要为建构现代刑事司法模式寻找一种立场和方法。只有植根于民族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真切把握民众的普遍意志,才能摆正道德与法的社会地位及相互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控刑事诉讼改革的基本路向,才能以我为主地进行法律继承、法律移植和法制改革,*终形成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现代刑事司法模式。
-
知识产权商用化实务研究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 编本书主要收录的是知识产权商用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全书从商用化概况开始,具体分析了专利商用化、司法保护中知识产权价值判定探索、知识产权与金融证券化、商用化刑事风险、地方知识产权商用化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本书是中国知识产权律师在商用化领悟探索的智慧总结,书中通过列举不同领域里商用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旨在为我国知识产权商用化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借鉴。
-
税收信息交换国际合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向明华,梁若莲 著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引资”国和“走出去”对外投资大国的时代背景下,因各国税制之间的差异、避税地的存在,以及部分国家不正当的国际税收竞争、金融隐私及商业秘密保护等制度,为跨国企业实施国际避税提供了空间和土壤,跨国企业采取转让定价、劳务采购、无形资产转让、债务承担甚至虚构交易等方法、途径将利润转移至低税或无税地区。这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背离了税收中性原则的要求,也侵蚀了其他国家的税基,导致各国税收大量流失,对金融危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税收信息交换国际合作因此成为各国公认的协调税收主权冲突、规制国际偷漏避税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国际税收行政合作的核心内容。本书以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际,对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税收信息合作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
-
商事领域受信制度原理研究周淳 著本书在宏观层面,尝试回应目前中国社会商业领域出现的行为失范、制度缺失、信任崩盘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兼而挑战制度研究的重要困境——一个没有“法官法”的国家能否引入一套普通法色彩鲜明的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实现受信与现有制度的功能性融合,实现社会公平与意思自治的平衡、法律安定与个别正义的平衡。微观层面,本书将商事领域中的受信关系分为商事组织和专业服务两大类,深入商事组织、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证券经纪等具体领域,提出不同商事组织和专业服务领域中受信人义务是否应有不同、如何不同的问题,探讨受信义务规则的不同版本,归纳受信义务演变的规律与影响因子。
-
利益衡量论梁上上 著《利益衡量论(第三版)》是《利益衡量论》的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利益的衡量”的内容,形成了“利益衡量论”的完整体系。《利益衡量论(第三版)》是清华大学梁上上教授20多年来持续对利益衡量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精细化研究的成果,富有原创性。在对利益衡量理论的体系性建构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益的层次结构理论,并形成了不同利益之间的衡量方法。该理论新颖独到,结构严谨,体系完整。《利益衡量论(第三版)》是法学基本理论的重大突破,为世界利益法学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利益衡量论(第三版)》首版,2015年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利益衡量论(第三版)》第二版,2017年获得首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一等奖。
-
法理学导读闻立军 著《法理学》是法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内容枯燥、深奥,诚如德国法学家考夫曼所言“是法学家问,哲学家答”,颇为初入法学门径的法科学生头疼。本书是一本《法理学》教学辅助教材,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子项目“法学专业教辅材料建设——《法理学导读》”的教研成果,属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实训系列丛书”。本书力求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经典的案例、明晰易懂的知识结构图解析《法理学》深奥的知识及相关逻辑联系,另附近年相关考试真题及解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习。时下,市面流行的《法理学》教材颇多,知识、体例亦有所区别。本书以张文显先生主编的《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第 4 版)教材的知识、体例为基础,结合相关《法理学》教材编写而成。希望本书对法理学知识的解读能够减轻法科学生学习《法理学》的“痛苦”,也希望本书能够为教授《法理学》课程的同行提供些许借鉴。
-
刑事法学研究吴宏耀,孙道萃 著新时代背景下,正在积极走向世界的中国刑事法学,应当既要放眼人类共同体共同关注的共性问题,又要立足中国国情的现实国情和需要,围绕“中国问题”深耕细作,促进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的进阶。有鉴于此,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科在全国学术研究中的优势地位,拟牵头创立《刑事法学研究》平台。《刑事法学研究》以“中国问题”为终极的学术关切与理论归宿,倡导自主性、本土性、实践性、前沿性研究,鼓励有的放矢的比较研究,融合多元的方法论,力图整合刑事法学学科资源,促成聚力中国刑事法学研究的良好格局。
-
立法前沿郑磊,田梦海 编随着社会发展,地方立法的需求和矛盾更加凸显。对学界而言,深入研究地方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尤为重要。《立法前沿(第四辑)》收录了《地方立法重复的认定与限度——以浙江省新增设区的市为中心分析》《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精细化研究》等作品,体现了浙江在地方立法工作上的优秀成果。
-
司法体制改革视域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潘牧天,孙彩虹 著环境保护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由于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不断出台,环境司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司法必然发生一系列理论与制度上的转变。本书共六章。第*章介绍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特色发展与司法体制改革,第二章介绍了我国环境纠纷的发展态势与司法应对,第三章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述评,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第六章介绍了我国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
互联网融资法律制度创新构建研究金幼芳 著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出现,在带来融资方式创新的同时,也给我国目前的金融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融资等正是互联网融资的典型业态。本书主要梳理了互联网融资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了互联网融资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论证了互联网融资法律制度创新构建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互联网融资法律制度创新的重点环节。以网贷为例,剖析了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构建基础,进而从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市场准入、经营范围与负面清单、风险管控、市场退度、监管体制等角度做重点探讨,同时提出了对应的网络借贷法律制度创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