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法哲学原理与实践董玉荣,秦媛媛 编全书以法哲学的价值、本质、理论意义、历史发展和局限等问题为核心和出发点,结合法律科学的论证方法以及我国国情,探讨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法哲学价值论的内涵,围绕公平、正义、自由等基本价值理念探究法的目的性;法哲学的方法论,针对“价值取向”的思考发展出一些方法,藉此对法哲学的价值判断进行合理性批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哲学理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思想契合与价值导向。
-
秦汉律令法系研究续编张忠炜 著广告语:运用新材料、新方法研究秦汉律令体系及律学论题的重要成果. 本书上篇聚焦“出土法律文献的性质”的命题,优选行资料审查;下篇围绕“汉代体系、律学新研”展开,尝试对汉律体系等问题进行解答。先入为主地去否定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一如据出土文献去否定传世文献一样,均不可取。一旦预设了疑或信的前提,思路也将由开放走向封闭,要在疑与信之外探寻路径。面对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记载差异,简单地是此非彼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合理解释差异及其成因才是关键。
-
从习惯断事到以法判案李鸣 著本书采用历史纵向发展与司法文明体系构建兼顾的交叉研究方法,分辽代司法文明、西夏司法文明、金代司法文明、元代司法文明(上、下)各章,各章再分法律依据、司法理念、司法机构、司法规则、司法行为、司法特点各节。全面系统阐述辽、西夏、金、元四朝司法文明的来龙去脉,同时,对蕴含于制度背后的价值内涵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法理学剖析,力求既述又著、史论交融。在必要的地方,分别与唐宋、明清等前后朝代的相应司法文明加以比较,以期彰显辽、西夏、金、元四朝司法文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经验。本书涉及到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与文明研究的各个层面,既有对传统司法运作的文化特征进行宏观考察,又有微观层面上的材料考辨和制度析理。作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独立思考,力图反映目前国内法史学界关于这一主题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和很高的研究水平。
-
关联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鲍雨 著进入新发展阶段,企业经营业态调整和劳务给付方式变化带来劳动关系呈新特点,劳动法领域传统问题与新兴问题交织。关联企业劳动关系呈多边供需结构关系特征,劳动关系一方主体的用人单位由复数企业构成,劳动关系具体内容产生变化,由此,劳动关系模糊化引发劳动者权益保护危机,传统劳动法适用面临挑战。本书立基于倾斜保护弱势劳动者的立法宗旨,主张将“企业主体理论”引入劳动法以实现关联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规制,针对性研究并提出关联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应对措施。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劳动法理论,破除劳动关系市场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利于推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
指纹与人类认知刘持平 著本书将指纹文化放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作研究,全面展现我国特有的指纹文化早期萌芽、发明产生、发展勃兴的漫长历史进程;详细论证了中华指纹技术发明的历史、社会动因、发明年代,以及在人类发展史、诚信文化史和警务革命史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提出了指纹技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指纹研究,不仅仅是一方领域、一个学科的研究,而是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
-
刑事程序中的透明性与正当性张帅 著来自英美法系的对抗制理念在我国风靡一时。关于何谓“正当程序”,一些对抗制教条逐渐演化为流行叙事,然而其理论预言却时常与我国的司法实践结果相悖。为了理清上述悖论,本书就相关机制进行功能比较研究,并以之为样本检视上述教条在中国是否成立。为了跳出对抗制的论证循环,本书采检察视角,以各国检察官的程序角色和功能作为考查其刑事程序基本宗旨的最主要切面,并从比较法律文化和法律史的角度寻根溯源,发现流行的对抗制教条不但在中国难以成立,即便在其发源地也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由此推论:我们应将刑事诉讼程序定义为对真相的官方调查程序,而不是平等的非中立律师之间的私人争端;因此应强调检察官的中立性和主导作用,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的内部透明性。
-
中国古代乡约新探朱仕金 著本书上编采用了对少量乡约经典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运用法学的规范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对《吕氏乡约》《增损吕氏乡约》《南赣乡约》者三个传统中国乡约理论与实践的典型文本进行了系统、动态的研究,最后形成的研究成果就是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乡约及其与宋明基层社会秩序研究——以为分析材料》,亦即本书的上编。 在博士学位论文中,笔者从《吕氏乡约》《增损吕氏乡约》《南赣乡约》三个经典乡约文本出发,比较分析了吕大钧、朱熹、王守仁三人独特的乡约组织构造和制度设计,并对乡约在三位贤哲手中的传承与更新进行了考察。进而,笔者也简要涉及乡约与宋明基层社会秩序的基本关联及其历史演变。本书下编第一篇文章《再论明清基层法秩序中的“约”》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笔者运用概念史的研究思路对明清时期“约”这一范畴进行梳理、考察,阐明其内涵、外延以及基本特征。第二篇文章《清代乡约秩序构建研究》笔者尝试通过对清代乡约秩序的基本构造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勾勒出明清乡约的概貌、基本运行模式以及基本特征。第三篇文章《明清乡约纠纷解决权能再探》笔者以明清乡约的纠纷解决权能为切入点,对乡约在明确基层社会秩序构建与维护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挥作用的强度进行了详细考证和系统分析。第四篇文章《乡约与清代基层社会法律秩序研究——以乡约所建置为线索》属于笔者进行明清乡约研究成文最早的研究成果,已于 2017 年在《民间法》第十九卷发表,此文是笔者进行明清乡约研究的初步尝试。本书的目标是希望以法律史为基本研究视角,从制度构造、运行实态以及原理特征等方面对中国古代乡约进行新的探究,并结合宋至清的社会历史环境,探讨乡约在传统中国基层秩序中的产生、运转及其演变历程,进而阐明乡约在传统中国基层秩序构建与维护中的价值和意义。
-
金融法律评论·2020年卷吴弘 著《金融法律评论》2020年卷关注金融法律前沿问题。一是“《民法典》与金融法”,探索民法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法律制度,对确立金融市场主体法律地位、促进金融交易、保障金融安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以及民法典在金融担保、投资等领域贯彻落实的问题。二是“数字金融法律问题”,讨论传统金融加快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在向数字金融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型法律问题,如数字货币、金融数据跨境流动与保护、数字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等新议题。三是“绿色金融法制研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碳排放权交易、绿色债券规则和责任投资等法律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
信托保护人[英] 哈伯德 著拥有信托文书条款中并不完全基于自身利益的权力的非受托人,被称为信托保护人。信托保护人能就信托事项以及受托人拥有裁量权的受托相关事项指示受托人,包括指定和撤销受托人的人。同时,信托保护人也是受托人在实施全部或某些具体权力时应当与其协商的人。本书全面讨论了信托保护人的指定和罢免,保护人的权力范围,保护人薪酬和赔偿,保护人的责任,保护人的诉讼和被诉,保护人与受托人、执行人等之间的关系等重要的问题。
-
新著作权法与热点案例评析张洪波 著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版权已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张洪波和所在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积极推动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完善,尤其在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稿期间,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机构组织的修法座谈会,积极建言献策,有些意见被立法机关采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多次参加线上线下研讨、沙龙,解读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撰写的版权法治文化随笔、时评和案例评析集。本书作者从一个版权法律实务工作者角度,对近年来出现的社会版权热点话题、事件,对产业发展,进行版权法律分析和评判,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版权法制建设、版权法治文化的观察、思考与探索。本书文章观点鲜明,角度新颖,与时俱进,语言简练易懂又不失专业性,法律解读和案例解析精准,对新闻出版、文化创意等行业开展版权实务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