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政府在线普拉波哈特这本书所涉及的案例、阐释以及业务模式有可能很快就会过时。但是,它们变化得越快,我们会越满意,诚如是,那就是意味着电子政府的来临要比我们预测的更加迅速,在新加坡和韩国等互联网最为普及的国家,他们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宽带比例相当高,这些国家的实际情况表明,电子政务的建设的确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丰硕成果。这种情形在印度并没有同步发生,印度也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机制。但是印度毕竟是一个IT业大国,我们希望那些能够改变这一切的领导人早点出现,希望他们推动人们更为广泛地运用这些技术,给政府的管理质量带来某些起色。
-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本书以志愿服务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主题,对志愿精神与社会和谐等问题做出分析,并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及走向进行探讨;在微观层面上,分享志愿者的激励与管理的经验,并从个案研究人手深化对中国志愿服务的认识和探索。
-
治安管理教程丁建荣 主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根据国家机关职能分工和法律授权,公安机关具有治安行政管理职能和刑事司法职能。作为公安机关两大职能之一的治安行政管理,必须履行维护和管理社会治安秩序,预防、控制、减少违法犯罪、治安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职能;以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治安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会,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治久安为战略目标。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上述职能和目标,应该是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公安民警以及公安理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本教材的编撰研究宗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和社会治安状况出现的剧烈变化,治安管理工作必须针对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与此相适应的改革和创新,治安管理学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以适应时代要求。治安管理学科自1980年代创建以来,在治安学界前辈、新秀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从幼稚走向成熟。但是应当以什么理论作为本学科的理论支撑,成为当下治安学界苦苦思索的课题。
-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斯亚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危机事件在我国不断出现,其频发度和危害性亦呈明显上升趋势。《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作者研究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对我国各级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议,有比较大的参考意义。
-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张旭霞《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要阐述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体系建构、模式选择和实施程序、方法运用和心理调控,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实践。
-
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唐晓腾 著本书是对中部和东部不同地区农村选举的深度个案报告,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有关乡村治理体制转型的分析和讨论意见,是对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全景式描述、多视角解读和立体性研究,它有助于扩展人们对不同地区农村治理状况的类型比较,从而认识复杂中国的多样性及其变迁的艰难性和多元性。
-
中国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王小章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而言,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水平相应的社会保障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社会而言,健全而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器。 《中国发达地区社会保障:来自浙江的报告》是来自浙江地区社会保障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浙江省养老保障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省劳动保障、浙江省低保制度的构建与实践、浙江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等。
-
行政学原理丁煌 主编本书是—部力求在结构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它试图通过对行政管理学中最为基本的概念、范畴、原则和方法等内容的系统阐述来凸显本教材的“原理性”特征,进而区别于大量存在的行政管理学概论性教材。全书除导言之外共分为十章,具体包括:导言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行政概念论;第二章行政生态论;第三章行政功能论;第四章行政结构论;第五章行政过程论;第六章行政资源论;第七章行政关系论;第八章行政方法论;第九章行政规范论;第十章行政发展论。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用书和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教材,也适用于对公共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知识感兴趣的其他读者研习参考。
-
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马骏、林尚立《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是2006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政务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共同举办的“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研讨会的论文集。本论文集的作者围绕国家治理、根据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公共预算问题。
-
自组织权利救济邵华自组织维权就是试图论述这样一种基层民主和实践。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一种新视角,自组织维权为弱势群体实现权利救济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一方面可通过公民自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来约束既得利益集团对大多数人们利益的侵犯,另一方面,可以对研究和探索如何建设新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有所促进。政治秩序不是抽象的结构,它是由不同力量参与构成的,民间社会也是其中的一支力量。宪政制度的核心是“限政”——权利对权力的限制,因此公民自组织的行动,其参与政治秩序的实质是对国家权力的一种分化。公民自我组织、自我治理作为实现权利救济的方式之一,它代表了一种利益纠结方式和一种民主生活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奔向现代化的中国。作为一种基层民主的实践和探索,自组织维权尚不敢说是最好的方案,但无疑是一剂良方。任何一种民主尝试都是难能可贵并值得支持的,就探索中国式民主的实现途径来看,自组织维权只是其中的一小步,但通过这一小步,如果能体会到更多东西,加深对中国推进民主的诸多方面的认识,就有可能为国家民主前进一大步作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