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从殖民统治到国家独立丁建军内容简介: 国家身份是“自我”与“他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印度有悠久的历史,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本书探讨了印度国家身份产生的历史基因,梳理了近代以来印度国家身份的建构过程,分析了印巴分治以后印度政府对国家身份的界定及促进措施,凸显出印度国家身份发展的历史脉络。
-
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年鉴2018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本书以纪实手法评估2018年全球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斗争的总体状况,分析、总结了恐怖活动的规律、特点、趋势和国际反恐怖斗争与合作的进展及不足之处;介绍了活跃于世界和地区的恐怖组织和重大恐怖事件,并为反恐怖斗争提出对策、建议。最后以大事记的形式勾勒出世界各国和地区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斗争全貌,为相关部门决策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
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构想与展望周国梅,李菲,谢静,王语懿《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构想与展望》收录了21篇政策专报,旨在梳理上合组织发展历程和上合组织国家在各领域,尤其是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形势和合作进展,分析研究上合组织环保合作焦点问题。全书分为总体合作形势和生态环保合作两部分,第一部分对上合组织总体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与系统梳理,并分别介绍了上合组织在安全、经济、科技和人文领域的合作和对未来的展望,第二部分聚焦于上合组织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系统阐述了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双边环保合作进展和合作形势,深入研究了上合组织国家的环保政策,重点分析了生态环保合作中的焦点问题,为下一步推动上合组织环保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
中东形式与战略 第二辑韩志斌,李玮为了积极落实国家新型智库建设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的需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从2017年开始编纂《中东形势与战略》,梳理中东地区主要行为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东形势与战略》第二辑主要分为专题研究和舆情资料汇编两部分。专题研究部分为针对中东重点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论文,就重大和典型问题进行形势概述、问题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舆情资料汇编部分由世界主要媒体和智库对中东问题的分析摘要组成。《中东形势与战略》以全新的编撰方式,旨在打造工具性和参考性兼顾的“中东研究案头书”,为我国中东研究贡献一份绵薄力量。
-
非对称与国际关系(美)布兰特利·沃马克《非对称与国际关系》是美国学者布兰特利·沃马克的学术专著,该书于2016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书中,作者指出权力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并不是总能起决定作用。本书旨在研究实力悬殊是如何塑造国际关系的。在多边层面上,非对称决定了国际关系中不确定性与彼此关注的模式。同时,作者指出,“多节”世界将是未来管理非对称国际关系的大背景。
-
日俄政治 经济 社会文化关系年表安成日内容简介: 本书概观了从1603年日本德川幕府建立至2019年11月, 400余年间日本与沙俄、日本与苏联、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大事件。本年表共分三大部分。第一编为“日本与沙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年表(1603—1917年)”。第二编为“日本与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年表(1918—1991年)”。第三编为“日本与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年表(1992年至2019年11月)”。
-
保护的责任与国际人权规范建构邱昌情本书以国际规范变迁与国际人权规范建构为分析框架,论证了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中承担的责任及其行为互动逻辑,在对人道主义干预进行梳理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保护的责任”规范的产生、演化进程以及对国际人权规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着重探讨联合国体系下构建具有共识的国际人权规范的路径、机制与前景。本书认为,国际人权保护的责任化与规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针对成果与挑战并存的国际人权保护现状,国际社会正在重新审视新型全球治理体系下主权和人权的关系,重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人权规范建构中的作用,逐步完善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人权规范体系,使国际人权标准从规范走向现实与实践。
-
互联网时代的都市反恐肖洋近年来,国际恐怖组织将各国首都城市列为重点攻击目标,其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跨国动员与募资的趋势,促使各国纷纷调整了反恐策略,重视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等高科技在构建首都城市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书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构建人工智能反恐系统的过程与规划,以期增进国内学界对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反恐领域的认知,并为中国首都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反恐部门构建智能反恐恐系统拓展思路
-
金砖国家国别与合作研究 第一辑朱天祥 著本书由四川外国语大学金砖国家研究院组织相关研究人员撰写,侧重于反映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砖国家国别与合作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以金砖国家国别人文状况和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为重点,大致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学术动态等方面展示国内外金砖国家研究,尤其是人文交流研究的相关成果。
-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埃里克.德塞纳等 著,王朔 周谭豪 译2011年春天,北非和中东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示威,引发了一些列国家政权的倒台,被国际舆论编织为各种版本的“阿拉伯之春”,也被西方称为“经典的爱国主义革命”。 来自8个国家23位学者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揭开了这场“革命”的内幕,即境外势力如何利用社会矛盾,策划颠覆别国政权的活动;如何培训活动分子并建立网络联盟,提供活动经费,运用操控媒体和舆论,扭曲事实等在“颜色革命”中屡试不爽的技术,将抗议活动升级为暴乱、战争,还用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和数据揭示了谁在导演这场涉及多国的“离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