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新时代这十年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王巧荣 编本书分六章全面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和发展成就。其中第一章整体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背景、立足点和丰富内涵,第二、三、四、五章分述新时代中国的大国外交、新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新时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新时代中国多边外交,第六章总结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成就与经验。对于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新时代十年中国的外交思想、实践和成就,以及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实际意义。
-
妇女与性别史研究裔昭印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在女权主义运动和新史学的推动下,西方妇女史研究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强、高校中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恢复和史学的革新,自20世纪80—90年代起,妇女史研究也日益繁荣,妇女史逐渐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领域。本着在新的历史时期联合国内外学术界推动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愿望,每年一本,辟有专题研究、理论方法、论坛、述评和学术前沿动态等栏目。
-
数字政府与现代化转型研究吕承文,周国宝 著本书以数字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现实中数字政府治理中产生的作用来深入思考数字政府治理的实际情况。数字政府是基于对数字经济的社会发展形势提出的政府现代化转型目标,也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全方面应用于政府制度改革领域,不仅要重视大数据的“技”,也要关注政府制度本身的“治”,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书主要以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为主要案例样本,并辅之以其他地区经验作出一定的比较分析。江苏印发《2021年全省大数据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要实施数据领航工程,着力推进“数字政府”规划建设。江苏省“多元智治、整体协同”的数字政府转型,意味着江苏省需要在尊重各地级市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协同治理,“协同而非相同,同行而非同等”,共同致力于江苏省的“指尖上的数字民生”建设,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主旨,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发展惠及民生”的精神,使数字政府建设真正做到工作效率极大提升,从而便民惠民,民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构建“掌上江苏、数字民生”的数字转型之路。本书将对已有理论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考察,研究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创新问题,并实现如下两个目标:第一,基于梳理当前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历程,剖析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现状,并在不同地方政府数字政府建设(比如,江苏和浙江)的比较基础上,试图研究数字政府建设状况及程度及其之间的适应关系;第二,基于对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成绩与困境的分析,着力揭示影响数字政府建设困境的原因,寻找突破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瓶颈”的创新路径。本书以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顶层设计思考与现实考察的结合研究来逆向探讨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构建路径,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路径。本书对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核心的问题:(1)数字政府建设的内涵设定;(2)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检验及论证;(3)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框架设计。“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数字中国”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改革发展、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信息时代,政府采取网络途径来弥补实体途径的现实治理不足实质则意味着政府对当代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的重要适应。
-
能力《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13种能力详解)》编写组 编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在各级各部门的实施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要化解危机,直面挑战,就要求党员干部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高学习、决策、操作、创新等多项能力,练就过硬本领。《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13种能力详解)》紧紧围绕新时代领导干部推荐的13种能力,论述深入浅出,内容简朴生动,可读性强,有助于各级党员干部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任务。
-
农村社区主导发展研究曲海燕 著推进农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农村社区主导发展作为将决策权和资源控制权赋予社区成员及其组织的发展方式,为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农村社区主导发展研究(新时期基层治理“放权赋能”的新探索)》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社区主导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及效果评估,并结合新时期中国农村治理和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政协新媒体发展观观察人民政协网 著本书聚焦政协新媒体宣传工作,以全国各省级、副省级、地市级政协2021年一年间的网络新媒体新闻报道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相关报道转载指数、央媒报道指数、影响力指数、微信传播力指数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年度地方政协系统网络新媒体影响力。用典型案例解读各级政协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趋势的创新与实践,从专家角度对政协系统网络声量、全年政协新闻传播趋势、传播平台、关注话题、热词等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建议。
-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董扣艳 著“数字中国”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互联网作为社会基础设施贯穿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并在深层次上重塑着社会生活方式。在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全媒体时代,线上线下生活世界相互融合,社会生活呈现出数字化、移动化和在线化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一切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生命线”作用。受到全媒体时代数字智能技术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向深度媒介化状态过渡。这既是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社会交往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环节。全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非常深刻,不仅在实践层面构建了体现媒介化特征和互联网思维的新教育图景,还为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议题。《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从全媒体的“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等四个特性入手,围绕全媒体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运作机理、矛盾和规律等展开学理研究,试图呈现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新变化、新矛盾和新特质,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为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正如书中观点所说,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生成的发展状态,《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的成稿过程亦是如此。无论是文章框架建构,还是具体观点阐述,都是在反复推敲之后形成。尽管我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但是从来没有像《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写作期间这般,系统而集中地思考过这么多基础理论问题。
-
德性与功利的批判袁凌新著从德性伦理实践哲学到功利伦理实践哲学以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绽现了实践哲学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的生动画卷。受益于古典思想史资源的熏陶,马克思实践哲学根基广博厚重,思想深邃。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范式,实现了实践哲学范式的科学变革。它克服了德性的思辨和功利的滥觞,以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深度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的批判,蕴含了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的理想。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真精神,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
新时代这十年 新时代的全面依法治国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冀祥德 编《新时代的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并充分体现法治思想,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围绕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道路理论的确立到宪法贯彻实施、法律体系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公正司法、推进全民守法、涉外法治建设、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肯定并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北京社会建设之路冮树革 著本书根据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的要求和项目确定的目标,立足于新中国70年来北京的发展变迁,以“新中国?新时代?新发展”为主题,以党的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和思想为指引,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统领,以社会学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学术研究为学理支撑,通过社会保障、教育、住房、人民生活、消费文化等多个章节,生动形象地展示和反映首都北京社会建设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巨变,着力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的新成就、新发展和新气象,讲好北京社会建设的故事,分析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力求体现思想性、理论性、资料性和宣传性,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建设首都北京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北京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