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当代世界法治与中国法治发展徐显明,卓泽渊 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了解当代世界法治状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知识基础、素质要求,也是其重要使命。为此,我们编写了这一教科书。 全书共14章, 30多万字。论述了当代世界法治发展、当代世界法律体系、当代世界司法制度、当代世界人权的法律保障、当代世界国际法与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宪治国确保宪法实施、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构建法治社会、建设队伍推动法治进程、依法执政提供政治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
公务员培训法律法规文件选编《公务员培训法律法规文件选编》编写组 编《公务员培训法律法规文件选编》一书为公务员培训必备参考书,收入公务员应知应会的重要法律法规文件,包括**发布的《公务员范围规定》《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调任规定》《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等。 该书帮助公务员了解新时代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和重要文件精神,有助于公务员系统了解我国法治体系及其运行规律,全面提高适应时代要求的履职能力。
-
政治文化新论胡鹏 著什么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分析政治文化现象? 有别于公民文化研究将文化视为个体态度的集合的观点,本书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启发下将政治文化界定为“ 被普遍接受的有关人类群体秩序和权力关系安排的意义系统”。政治文化是超越个体的意义系统,本书的新定义彰显了其“文化属性”。本书进而从政治权力的目的和政治权力的掌握主体两个维度区分出四种政治文化的理想类型,突显出政治文化的“政治属性”。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个政治文化的互动分析框架,展示了政治文化的研究议题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潜在贡献,并详细讨论了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政治文化自身的变迁。 对于关心世界政治局势、政治文化的特征和影响、文化与理性等议题的读者,本书不容错过。
-
新基建王斌,刘兴亮 著近年来,“新基建成了网络热词。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基建”的概念,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明确要求,“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地方考察中多次强调,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建设投资。新基建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新的发展战略。 新基建不同于传统的建房、修桥、造路等钢筋混凝土工程建设,它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经济形态,被喻为通往全面数字社会的“高速公路”。但大多数人,包括领导干部,对新基建缺乏系统了解。到底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有哪些主要应用场景?中央如何部署?地方如何布局?这些都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邀请长期进行数字经济研究的智库专家,站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时代大格局下,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进行剖析,推出了《新基建:党政干部学习读本》。本书针对新基建涉及的重要领域、各省市新基建行动计划、新基建发展情况等进行了大量的资料、信息、数据梳理与研究工作,并对重点行业、应用案例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调研与总结,以期为各部委、地方政府、党政干部提供系统化了解、学习新基建的干部读本,并通过新基建典型案例,掌握新基建产业发展与投资模式,赋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我国新基建建设。
-
不畏浮云遮望眼詹得雄 著《不畏浮云遮望眼(西方民主透析)》作者根据长期的工作观察和思考,对西方民主及其“普世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书稿分别从“西方民主透视”、“所谓民主”、“世界向何处去”以及“中国道路”四个部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剖析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之所以大力提倡所谓的“民主”、“普世”等观念的内在原因,揭露了西方国家企图霸权的真实目的,并用大量实例展示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中国模式给世界发展繁荣带来新的启示。
-
智读中国史冯敏飞 著《智读中国史:趣解盛世、治世与中兴》这本小书主要是在作者以下著述基础之上新写的:《历史上的6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中国盛世》(新华出版社,2014)、《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新华出版社,2015)、《危世图存》(新华出版社,2016)、《历史的季节》(华夏出版社,2019)。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我几本历史随笔的精华,或者说作者几十年读史所获的大总结。
-
北大政治学评论俞可平 著《北大政治学评论》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连续出版物,计划每年出版2—4期,秉持推动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的学术宗旨,倡导严谨治学,鼓励理论创新,关注实证研究,主要刊登中外学者在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新代表性学术论文和评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北大政治学评论》第7辑有特稿、政治学理论、政治及公共管理制度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4个栏目,收录了俞可平、王长江、刘顺、张会芸、林禾、萧鸣政、Holly Snape、岳春颖、王大鹏等学者的文章。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新论李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问题是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全局性问题,又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向问题。学界关于研究取向问题的讨论,比较集中的是两种观点,一种是“社会取向”研究,另一种是“个人取向”研究,前者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着眼于一定阶级、政党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后者坚持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着眼于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满足。本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剖析两种研究取向的合理性、缺陷性基础之上,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域切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
历史的政治味道《学习时报》编辑部 编在浩如姻海的历史中,政治史直是被党政领导 干部关注的领域,亦能为当下提供纵深的思路。 《历史的政治味道》从一个新颖的角度,精选了《学 习时报》历史版块的经典佳作,呈现了中国历史中可取可思可叹的案例和教训。有的关注“中华文明的开放基因”,有的“说盛世”,有的思考“中华文明怎样保持影响力”,有的调查“中国何以为中国”,有的考察“古代中国迈向世界的*步” ,有的则用连载的形式讲述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与变异:代代有本难念的经,抽签抓阄何以成为选官方式....有些引人深思,有些令人拍案,有些则读来令人哈哈大笑,选篇作者有历史学研究者,也有执政实践者,还有高端媒体评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多维度解读历史,探索了中国的历史政治性,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解释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展示了历史多面性和复杂性的魅力,既适合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参政阅读,又适合大众读者进行主题阅读。
-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终身德育研究刘爱玲本书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德育的关系入手,就其发展脉络和研究范畴进行了梳理,提炼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终身德育概念。理论视域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是终身德育的基本价值、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的追求。比较视域下,国外终身德育的社会学习、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的理论模式和终身德育的社会化、学习化、法制化实践模式为我国终身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实践视域下,中国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的道德建设实践是对终身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终身德育的先进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