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中国政治思想史吕思勉本书系吕思勉先生1935年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全书共分十讲,虽是演讲的记录,但也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的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吕思勉先生治史严谨,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在今日读来,不仅可以令读者理清对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的头绪,更可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乌托邦》(Utopia)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学家、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该书分两卷,第一卷借一位旅人之口,谈他周游列国所见,由此而导入对英国当时情况的观察与批判;第二卷才是对以“乌托邦”命名的一个想象的国家的描述。《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
唐代东部天山廊道军城研究王玉平 著东部天山地区在唐朝为伊州、西州、庭州(北庭都护府)所在地,是新疆地区最早实行中原王朝州县制的地方。在中原军政体制的长期影响下,该地区与中原地区一体化趋势相当明显,文献记载东部天山廊道的大量唐代军城和军政建制,正是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更为重要是,东部天山地区保存了大量唐代古城遗址,依据唐代古籍和出土文献,这些古城遗址可与唐代军城一一对应。本书依据新近的文物普查及考古资料,对唐代东部天山廊道的军城逐一进行考证,将唐代军城精确定位,真实还原唐代东部天山廊道的军城分布格局。
-
政治学要义亨利·西季威克《政治学要义》首版于1891年,本书依照1919年第四版译成。全书以个人功利主义为视角,分两部分对现代国家的政治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如何把功利主义原理运用于政府的行为方式中,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政府的结构及其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虽然书中的少数内容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从整体上看,其论证的主题和方式都是非常现代的,并展现了当时的学者对某些政治问题的看待视角,理清了某些制度规定的发展源流。该书内容既具有古典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又涉及当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既采用了传统方法,又具有当代特色。
-
金山党组织发展斗争史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金山发展历程的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上海,上海金山人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为系统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金山地方组织的创建、发展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由金山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征集、整理、编写了《金山县党组织发展斗争史》(1925——1949.5)一书,是书成书于90年代,是金山党史资料重要成果之一。历经二十余年,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获得,现已积累了一些新材料、新内容,故对该书进行补充修订,力图更加完整的呈现金山地区党组织光辉发展历程和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豪情。
-
通俗罗萌 著研究聚焦20世纪10中期至20中期的通俗文学,尤其关注新兴文类“短篇小说”的生产状况,并绘写从中投射出的大众文化特征和氛围。“短篇小说”在10年代成为主要报刊文类,在不同类型、不同价值取向的出版物里占据了重要位置。研究通过比较和相互参照,勾勒出通俗文学差异化的面貌。与此同时,研究试图证明,正是在同其它文化文学力量交互作用的催化下,“通俗”形成了自身特点、边界感及身份意识。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本书主体部分分为六章,结构上体现纵向时间发展和横向对话关系两条脉络。第二第三章围绕文类输入问题,与同期短篇小说作品翻译对比,关注民初通俗领域多层次的“翻译”现象。第四章关于清末民初“短篇小说”风潮下通俗作家的小说理论译介、运用和改造,在整体化的文学潮流中考察通俗生产的独特贡献。第五章以文本解读为主,借用西方文学中的“情节剧”概念,对通俗短篇创作的美学风格和常见情节结构作出列举和解读。第六章以《礼拜六》为例,考察杂志如何建构“阅读共同体”,主要涉及一类“功能性”短篇小说,既宣传包装“文化品牌”,又表达理念,促进“小说家”与“读者”之间的结盟。第七章围绕20年代初的“新/旧”文学之争展开,进一步丰富并揭示通俗文学的实践语境。
-
创造性的人刘畅 著本书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创造观念的兴起与发展,分析人性阐释与社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联,增进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特点的理解。本书发现, 这一时期“创造性的人”着重主张非竞争性的进取性人格,是在传统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背景下,文化精英力图建立新的团体整合与阶层联结的一项依据。它旨在通过个体的变革形成新型关系纽带,推动中国社会从稳定性秩序转向进步性秩序,是追求现代性同时反思西方现代性的文明探索在人性构想上的体现。
-
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王寅丽阿伦特的存在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剑桥史学派的波考克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修正综合”,从哲学和历史的不同取向,建构了一种新共和主义的政治想象。本书是以阿伦特和波考克的新共和主义作为与古典共和传统对话阐释的典范,对政治哲学和思想史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也对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马基雅维里、美国革命等经典共和主义人物、相关论题以及经典文本做出分析和阐释。
-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任雪娇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险建制的技术路径、演进过程与制度绩效。本书以“农村医疗保险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试验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政策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通过整体性、历时性考察梳理,对农村医疗保险建制过程进行系统且全面地研究。
-
范式与沙堡芭芭拉·格迪斯这本《范式与沙堡》论证了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构思精致的研究设计与收集令人信服的证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精选出来的有趣研究实例向读者传授研究的技艺。无论对政治学领域的学生还是教师,本书都是可以启发研究选题和研究设计的佳作。全书分为6章,第1章交代全书写作背景,说明了做好研究设计对建构坚实理论的重要意义;2章到5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研究设计的重点,依次是“提出的研究问题” “选择的研究案例” “采用的证据” “依循的理论路径” 如何影响研究的结果;第6章“结论”总结了全书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