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仫佬族文化的生态智慧李大西当生态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当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显示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蕴藏的特别意义,对生态美学的具体范畴和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从中挖掘和总结出各种可能的生态美学资源成为这门新学科建设中必须完成的工作。而在生态美学研究的诸多具体范畴和问题中,民族生态美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这不单因为人的社会构成也是民族的社会构成,人类的各种知识与智慧是各民族知识与智慧的汇总,更因为人的生态生存本身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明显的民族特色与地方差异性。为此,讨论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生态美学的任何具体范畴和问题,一旦离开了具体的民族,就等于失去了其话语的根基。应该说,在各民族文化中挖掘和梳理生态美学资源,是生态美学学科建构工作中基础的环节,这主要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态生存除了受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其文化遗产的影响,是文化直接塑造并培养了人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又*终催生人们的审美标准,比如审美价值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态度、审美理想等。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观念;没有人的观念,一切与审美活动相关的认识、判断、态度就无法生成,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美学或生态美学这样的学科。文化的这种重要性,促使我们在对生态美学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时,很有必要对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意义进行梳理。从“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发展演变看,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由“文”和“化”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在古代,“文”与“纹”同,*初指宇宙中的事物运行、变化留下的“纹路”“痕迹”。“理”与之通,所以称“纹理”。对应于天空中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留下的痕迹,谓之“天文”;对应于地面或地下事物运行、变化留下的痕迹,谓之“地理”。“文”后来与具体事物结合,出现不同的“文”的指义,如“花纹”“指纹”“木纹”“石纹”等。再后来与“章”“彰”(指条理清晰的图案)合用,遂有“文章”之说。“化”可当动词用,也可当名词用。当动词用时,指“变化”。“文化”就指各种“纹路”“痕迹”的变化,如水流的变化,日月运行轨迹的变化等;当名词用则指“变化的状态”,“文化”即指各种“纹路”“痕迹”变化的状态,如石墨化、盐碱化等。
-
中华民族的凝聚与发展赵心愚,刘正寅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了,我想借此机会,就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略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首先,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历史研究,是盲目的研究;不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清醒的历史工作者。事实也一再证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才能把握住民族史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结论。如何使得我们的具体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见出成效,并非易事。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不论是研究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还是研究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历史,都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要历史地观察问题,另一个是注意历史发展的主流。如果不掌握这样的两个基本观点,有许多历史现象就解释不清楚,许多学术问题也就不会得到科学的回答。例如,我国历史上统一和分裂的关系问题,就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基本观点给以分析,给以判断。
-
东乡族武沐这部图志是普及我国民族知识的科普读物。经过***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精心组织和多名老师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两北卷的编写任务,我觉得值得庆贺与赞扬。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我国研究民族问题的高级科研教学机构,培养民族学硕士、博士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四五十位民族学高级人才、有数部专著和近百篇优秀论文问世。这样一个高级科研单位,投入较大的人力、资金编写这样一套科普读物值不值得?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是有疑问的。而我认为,这很有必要、非常值得。高级研究机构和高级研究人员,推出高、大、精、专、尖、新的研究成果是理所当然的,而为非专业人员和广大老百姓创作出深入浅出、引入入胜的科普读物,提升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则是府该大力提倡的。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靠各民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家园,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摹本力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有广大老百姓认识到这个道理,认识到中国的这个基本国情,并积极主动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民族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我国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需要长期坚持宣传教育、需要在广大老百姓的心里构建的。我认为,面对广大普通老百姓和国内外一切需要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群,提供这样一部科普读物,就是打造和构建这个基础的一项工作。期待图志能起到这种作用。
-
漂泊在马六甲海峡周建新,陆赏铭,王子丰2012年初,作为广西首批特聘专家,笔者主持的“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项目正式实施。本项目从*初的研究内容设计,到团队成员的选择,都非常注重与东南亚民族及其社会研究的相关性,因此,当项目申报成功后,我们的科研团队便制订了“东南亚民族村落与社区”系列丛书写作计划,期望通过本项目的推动,为中国学者从事东南亚民族和社会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形成一批基础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东南亚民族与社会研究。自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移民定居、文化接触与族群互动从未间断。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汉文化开始传人现今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当时属中国秦朝象郡地区)。两汉三国时期,汉语汉字和儒家思想传人现越南地区。“自东汉以后,特别是公元2世纪末叶,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春秋》等书,在封建政权和士大夫的学校里普遍讲授。”①不仅如此,中国学者也早已对周边异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所著述,南宋赵汝适1225年写成《诸蕃志》,文中对占城(今越南境内)、真腊(今柬埔寨境内)等海外的风土人情有所描述,虽然作者不曾实地前往海外调查,但该书可称为珍贵的民族史资料。此后的元代汪大渊则更进一步,曾利用两次出海之便,考察了南洋和印度洋上的各个民族,写成《岛夷志略》。②这算得上是较早前往东南亚进行田野调查的中国古代学者了。同时代的周达观甚至两次到访真腊地区,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写成《真腊风土记》,对其人情风俗和神话传说作了详细的描述。③这些著作虽然以游记或见闻的方式创作,多有猎奇的心态,但作为珍贵的民族史资料,可补充正史的缺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代严从简著《殊域周咨录》④,全书以明王朝为中心,记载了当时王朝边疆地区及周边各国的民族状况,按照地理方位将周边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和东北夷,其中南蛮包括安南、占城、真腊、暹罗、爪哇等今天东南亚各国的前身。这些对我们今天的东南亚民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有些资料也存在错漏,需要研究者认真筛选。比如清代僧人释大汕所著《海外纪事》⑤,作者亲身前往越南顺化、会安一带居留一年有余。他的记叙对于今人了解17世纪末越南中部阮氏政权的历史和中越关系、海上交通等情况颇有用处,但其人贪财享乐、混迹佛门,部分内容难以让人信服。
-
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王一兵暂缺简介...
-
满学研究1何晓芳《满学研究》是一个以多民族视角研究满族政治、历史、语言、文学、生活习俗、民族关系等综合学科的一个学术阵地。《满学研究》的宗旨就是要立足6省(市),面向全国,团结多族学者,提供文化特餐,以抢救、挖掘、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满学为己任,以一个大民族之侧面,从一个国学分支之视角,为文化强国添枝加叶,为人民需求潜心学术,为繁荣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撒拉族闫丽娟,马国忠这部图志是普及我国民族知识的科普读物。经过***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精心组织和多名老师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西北卷的编写任务,我觉得值得庆贺与赞扬。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我国研究民族问题的高级科研教学机构,培养民族学硕士、博士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四五十位民族学高级人才、有数部专著和近百篇优秀论文问世。这样一个高级科研单位,投入较大的人力、资金编写这样一套科普读物值不值得?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是有疑问的。而我认为,这很有必要、非常值得。高级研究机构和高级研究人员,推出高、大、精、专、尖、新的研究成果是理所当然的,而为非专业人员和广大老百姓创作出深入浅出、引入入胜的科普读物,提升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靠各民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家园,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基本力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有广大老百姓认识到这个道理,认识到中国的这个基本国情,并积极主动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民族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我国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需要长期坚持宣传教育、需要在广大老百姓的心里构建的。我认为,面对广大普通老百姓和国内外一切需要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群,提供这样一部科普读物,就是打造和构建这个基础的一项工作。期待图志能起到这种作用。
-
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研究刘全波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作为20世纪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轰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敦煌文献主要部分流散到国外,分别收藏在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家,劫余部分收藏在原北京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由于敦煌文献收藏的国际性,敦煌学研究一出现就成为一门国际显学,一直领着学术潮流。敦煌文献博大精深,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丰富,作为敦煌学研究对象一直引起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敦煌学是兰州大学的重点学科,早在1979年就建立了敦煌学研究机构,1983年筹建了敦煌学专业资料室,创办了敦煌学专业期刊《敦煌学辑刊》,建立了敦煌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兰州大学建立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资料中心,1986年通过***申请到美国基督教亚洲高等教育基金会的资助。1998年建成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1999年成为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2003年建成敦煌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为学科所在单位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逐步发挥其优势。要培养一流的敦煌学研究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图书资料。在图书资料建设上,采取购买、复制与接受捐赠三种手段。经过近几年的重点建设,本专业图书资料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但购买了齐全的敦煌学研究资料,如俄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英藏敦煌文献、永乐北藏、四库全书和续修等大型图书及其近年或以前出版的所有能购买到的敦煌学研究参考图书,还利用各种办法购置*近台湾地区出版的敦煌学图书和日文版图书。在采购图书中我们采取集中购买与零星购买相结合、个人购买与集体购买相结合等方法,力图在资料购置上做到齐全,为敦煌学专业培养一流的人才、出标志性成果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图书资料建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保证了敦煌学专业的科研教学,同时也对敦煌学界提供服务。还创建了敦煌学资料信息服务中心网站,在条件成熟后为整个学术界的研究提供网上信息服务。
-
中国土家族梯玛歌研究瞿州莲,罗中土家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说古老,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世居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远古传说时代、巴子国时期、秦汉至隋唐五代的羁縻州县时期、元明清土司时期、改土归流后时期的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说年轻,土家族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认比较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经过认真的民族识别调查后,直到1957年才被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20世纪80年代土家族的民族识别及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才*后完成。土家族在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保护、传承、弘扬。土家族梯玛歌就是土家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梯玛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以祭祀仪式为载体,土家语为媒介,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狩猎农耕、衣食住行等涉及历史人文和社会生活的长篇歌舞史诗。梯玛歌渊源久远,博大精深。她叙述了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战争、迁徙、安居等内容,是一部珍贵的民族史诗;梯玛歌内容丰富,无所不及。她以数十万字的宏大篇幅,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人间万物、宗教哲学,大到开天辟地、征服自然,小到饮食烹调、生活起居,是一部难得的百科全书;梯玛歌文化厚重、艺术性强。她集诗、歌、乐、舞为一体,深涵文学、音乐、舞蹈、语言、民俗等多种学问。她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形式上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修辞上有比有兴、词汇丰富、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文学性强,表演时唱吟结合,有对唱有合唱,既有深沉、忧郁的古歌,也有轻盈、欢快的盘歌,有演有叙、载歌载舞,堪称土家族的文化艺术宝库。梯玛歌抑恶扬善,道德教化。她通篇散发着原始质朴的自然观和道德观,充分展现了土家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呵护、珍惜和他们敢于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抑恶扬善的品质。她通过叙述历史、神话传说、精彩故事等方式说理论道,她在娱人娱神的法事过程中,对造就土家族忠君、报国、崇祖、合群、尊老、爱幼、敬贤、助弱的古朴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梯玛歌是土家族的“精神法典”,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令人欣慰的是梯玛歌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经***批准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十九世纪以来广东基督教的文化扩散与整合薛熙明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