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冲突与融合郑冰岛 著人口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涌入城市,增进了社会多元变化的可能,同时也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契机。本书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方法出发,基于对一系列微观社会状况的调查、宏观统计数据的分析,讨论转型期人口社会流动的渠道及其市民化历程。全书旨在分析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中,农民的职业选择及其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之间的群体交往,及其如何塑造社会信任并影响社会融合发展。
-
基于博弈策略与迁移机制的群体合作演化研究赵小薇,徐秀娟本书从个体的博弈策略研究与个体迁移机制研究入手,首先介绍“合作演化”问题的背景与模型,然后介绍“人工社会”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方法,之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社会群体的合作演化问题展开深入阐述,针对均匀混合群体、静态交互网络、动态交互网络三种情境,分别从博弈策略、策略更新、个体迁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促进合作涌现的机制,并对这些情境下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
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李如东既往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研究表明,中国人类学的早期研究一度繁荣,一些学科史的研究者认为该时期内中国人类学曾出现过“南派”、“北派”与“华西学派”。本文以1920~1937年间任职于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学者在华西展开的博物学活动中的植物研究为主要考察对象,旨在探析华西人类学研究的博物学基础。在将植物研究置于其时的社会思想情景中考量之后,笔者发现,华西协和大学的植物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该区域展开的人类学研究密切相关,在与同时展开的博物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交互往来中,植物研究从一开始便与华西的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发生着较为直接和频繁的互动。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展开的华西大学人类学研究逐渐凸显出其以博物学为底色的特征,此一特征在此后华西的人类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延续。
-
人权与21世纪王家福,刘海年,李林本书为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人权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锦。本书共含论文25篇,按内容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人权的文化基础”、“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和“人权的法律保护”。在第一部分,中外学者讨论了人权概念在各自国家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中,各国学者探讨了国际人权公约的部分法条,及国际人权公约在各自国家的实施情况;第三部分中,学者们探讨了在具体情形下如何进行人权的法律保护。
-
人的图像(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 著图像、想象力、想象世界,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促进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对主体性的认识以及个体成长与教育方面,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与艺术创作有着怎样的意义?克里斯托夫·武尔夫指出:想象力和想象世界推动着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构建。想象力、想象世界与人类的身体性实践及其表演性紧密相联。基于对游戏、仪式、体态语、家庭与家庭幸福的研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模仿即创造性的效仿过程当中,各种社会实践与文化活动,早在孩童时期就已为个体习得、保存、更新,并*终构成个体图像和集体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
人口预测方法与应用王广州本书主要内容共分为人口数据来源、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价和调整方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测量、人口预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检验以及人口预测模型、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和人口预测应用研究案例五个部分。本书共计11章,从第2章到第11章为核心内容,覆盖上述五个部分,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前言。本书的撰写目的、特色、目标和读者群体定位。第二章人口预测的历史与结果检验。本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人口预测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是对部分重要人口预测结果的检验与评价。第三章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评价。本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数据来源及中国人口统计数据问题,第二部分是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第四章死亡水平测量。本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假想队列方法,第二部分是测量指标的标准化方法,第三部分是生命表构建、应用,第四部分是平均预期寿命敏感性分析案例等。第五章生育水平测量。本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育基本测量方法,第二部分是总和生育率和生育模式,第三部分是递进比、孩次递进生育率和总和递进生育率,第四部分是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变化测量案例。第六章人口预测模型。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总量预测,第二部分是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第三部分是孩次递进人口预测,第四部分是育龄妇女孩次结构预测实例,第五部分是中国人口情景预测案例。第七章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估与调整。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年龄结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第二部分讨论年龄结构数据偏差调整方法。第八章中国人口预测软件。本章主要对中国人口预测软件的基本结构、数据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其中包括软件的安装、卸载,队列要素人口预测、递进生育人口预测、生命表和数据质量评估与调整等。第九章北京出生人口预测研究案例。本章主要介绍了2006年承担的北京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北京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研究》,其目的是研究“双独”和“单独”政策调整对北京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本章以北京出生人口预测研究为案例,展示开放系统人口预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第十章伤残死亡独生子女父母人数预测案例。本章主要内容来源于2007年8月作者负责完成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通过本案例研究,目的是展示两代人口预测或估计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研究的可行性。第十一章劳动力与高等教育人口预测案例。本章主要包含两个研究案例,第一部分是对劳动供给和就业人口总量、结构进行预测研究案例,第二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人口和就学人口总量、结构进行预测研究案例。
-
中国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研究李雨潼人口变化作为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开始关注人口发展的规律,试图从中找到解决当下人口难题的良药。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先行地区,人口问题较为严重,如大规模迁出、新生人口少等。探究该地区人口发展现状及规律可以为当下正在工业化发展的地区提供有益借鉴。本书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现状及其人口素质和人口年龄结构;其次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口生育水平、人口死亡水平、人口迁移现状和特征,并分析了东北地区低生育水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人口结构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再次,论述了人口性别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复次,讨论了东北地区新型的养老方式——“候鸟式”异地养老,展示了这种养老方式产生的原因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东北地区较高的离婚率及其形成的原因;*后运用模型评价了东北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水平。
-
中国流动人口及家庭发展报告肖子华,王春超 著本书汇集了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论坛优秀论文23篇,以“服务流动人口,助力健康发展”为主题的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契合当前形势和需要,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流动人口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论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内容丰富具体,在实践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流动人口的健康与发展研究提供建议。本书旨在解决留守人口困难,促进流动人口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新篇章。
-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8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福建民族研究文集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文集》有两个功能:一是资料积累,二是培育人才。首先,《文集》作为平台和园圃,发表在职的尤其是中青年学者的新作,培植幼苗,奖掖后进。从长远来说,也是一份很好的资料积累。其次,系统收集整理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宣传报道,也是《文集》的重要任务之一。我所老一辈学者围绕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中心工作,深人民族乡村和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宣传报道,建言献策,为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展示了福建省民族宗教工作新风貌,扩大了影响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三十年来,几代学人薪火相传、默默耕耘,逐渐形成注重现状实际、兼顾基础研究、进行正面宣传的优良传统,取得了可喜成果。所有这些优秀的成果都是弥足珍贵的,但由于这些成果大都散见于各种报刊,加之岁月流逝,相当一部分已经不易查找。因此,有系统地将其重新集结出版,作为一份学术积累传诸后世,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