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中古语文初学集真大成 著《中古语文初学集》是作者近年来有关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研究的论文汇编。全书共21篇文章,可分为七个板块,分别是“中古汉语语料研究”“中古词汇史研究”“中古地域词研究”“中古词语辨释研究”“中古文献异文字词研究”“中古文献校读研究”“中古语文辞书研究”,涉及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的多个方面的问题。其意义和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释了一批疑难词的含义,为研究词义演变提供了素材,有助于正确解读文献含义;揭示了一批中古地域词,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历史方言学研究;文献校读的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相关古籍的整理,为学界提供更为精善的文本;提出辞书编纂应重视文献异文,对于辞书之立目、举证、释义等方面均有现实意义;以已佚中古语文辞书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中国辞书学史和语言学史,同时为中古汉语研究增添新的学术生长点。
-
文献文本异文与明清汉语研究张美兰文献文本异文是记录语言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文本之间的本源与衍生、关联与变动,提供了语言历史变迁过程中不易察觉的重要线索。《文献文本异文与明清汉语研究》一书,利用和系统比较了明代文白对应异文、明小说《西游记》与清鼓词对应异文、清代满汉对应异文、官话与方言对应异文,探讨了异文所揭示的明清汉语词汇和语法上的历时发展历程中的差异或者是词汇和语法在地域上的南北分布差异。语料可靠,视角新颖,拓展了明清断代汉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汉语史研究专著。
-
跨语言影响视域下英西同源词习得研究陈豪本书结合英语、西班牙语词汇理论和应用研究,填补国内英语、西班牙语同源词研究空缺。本书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对英语、西班牙语同源词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对英语、西班牙语同源词习得进行量化分析。本书特色为三语习得中汉语母语者同源词习得研究,研究背景立足于中国大陆。本书将《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专业四级词汇及《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词汇表共4000余词中的英西同源词为研究资料,建立语料库,统计分析国内三语为西班牙语者初级阶段英语、西班牙语同源词分类、分布、习得情况,旨在明确中国高校中英语、西班牙语同源词意识和国内三语习得中同源词效应和迁移情况,总结同源词在国内多语习得中充当的角色,同源词研究的应用和意义,以及给个人和国家多语能力培养带来的启示等
-
扩展投射原则与现代汉语的EPP效应李建波本书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探讨“扩展投射原则”(EPP)的理论性质问题。作者提出“功能语类特征假说”( The Fun-Hypothesis),认为EPP特征具有独值性,是功能语类与词汇语类合并的一种允准限制特征。该假说可以解释英语定式句与不定式句生EPP效应上的差异,以及在例外受格、提升结构和标句词短语层面的相关现象。作者还认为,现代汉语中存在EPP效应是支持EPP构成普遍语法原则的经验证据。本书提出的“功能语类特征假说〞对汉语的EPP效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
日本学者汉字译音研究论文选郑伟 编日本学者在中国传统音韵学方面成就斐然,尤其是在域外汉字音的研究方面,善于发现与分析基本材料,考证细密、重视对勘。为了让国内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日本学者运用汉字译音与对音材料探讨汉语音韵学问题的重要著述,该书选取了服部四郎、河野六郎、藤堂明保、三根谷彻、西田龙雄、平山久雄、尾崎雄二郎、桥本万太郎、高田时雄、庄垣内正弘、远藤光晓、更科慎一等十二位日本学者的代表性论文(或专书中的某一章节)。除了平山先生的论文为汉语中古音的通论性研究,其他诸篇,内容广涉汉字的蒙古译音、安南译音、朝鲜译音、梵语译音、回鹘译音、日译吴音与汉音,以及泰汉对音、明清《华夷译语》的汉字译音等论题,对于中国音韵学、语言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杨光荣《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以汉语(主要涉及先秦古汉语以及汉语官话材料)、藏语[主要涉及吐蕃藏语和古藏语、书面藏语以及藏语拉萨话(藏语官话)材料]语种较为系统和翔实的同源词(词函项谱系性)考辨、同源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函项谱系性)考辨以及映射同源句法位(句法函项谱系性)考辨三大考辨及其综合集成考辨论证资料为基础,辅之以语言与语种、人类与族群等的理论背景,以“形式词源学”“逻辑分析语言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形式历史比较法”为基本方法论,从全新的理论视野与系统性的考辨视野刻画、论证了汉语、藏语的谱系性。这是一部在材料描述、理论论证以及材料与理论综合集成方面富有创新的探索性专著,是建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适性理论的一部试验性作品,是对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革新与推进。
-
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丁健目的是人们实施某一行为的意图和预期结果,现代汉语中表达“行为—目的”关系的语法形式主要有目的复句、带目的标记的单句、目的关系连动句和动宾目的式等,并形成了以“为了、以便、以免、省得、为的是”等为代表的一批目的标记。与其他语法范畴相比,学界对目的范畴的关注相对较少。本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学术专著。全书在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采取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径,对现代汉语目的范畴做了系统的研究,特别关注那些以往讨论得不够充分或者是有争议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范畴的认知基础、目的范畴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形式、目的标记的语源模式、目的从句语序的理据、目的从句主语的隐现、动宾目的式的构造等。
-
生态治理的语言学路径探索郭振伟生态语言学是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语言和语言研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语言不仅反映现实,也能构建现实,可以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本书对生态语言学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路径进行梳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治理方略与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契合点,提出适合国情的生态治理和生态可持续教育的实施路径与相应策略,从构建生态话语、培育生态社会文化、提升公民生态素养、培养生态人等方面提出生态治理对策,探索生态建设的语言学路径,为解决现实生态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
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曹德明 主编,王文新,王海洲 副主编本书由教yu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测试办公室法语测试组指导出版,择优辑录了近年来国内外同仁有关法语教学与测评,语言、文学与文化,专业现况与发展方面的前沿独创研究,对法语教师、研究人员、教育主管部门和法语教学相关机构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亦可有效促进我国法语教学和研究成果在海外的推广和交流,推进我国法语教学事业更好发展。
-
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张未然类词缀比词缀多,被认为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借助认知形态学理论框架,从类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认知域分布和类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三个方面,对汉语类词缀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解决之前类词缀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汉语的许多类词缀都是多义的,如何对类词缀的内部语义分化进行系统描写?近义类词缀,如同样表职业名的“-员(列车员)、-手(赛车手)、-师(设计师)”,在构词时对词基各有怎样的选择限制?当类词缀对项发生构词重合(如“会计员/师、建筑师/家”)时,会有怎样的差异,我们又该如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学术价值在于借助认知形态学系统研究了汉语类词缀的构词规律,证明了认知形态学和汉语构词研究的适配性,能够为后续汉语构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范式;加强了近义类词缀的构词差异对比,从语义和认知角度丰富了汉语词汇比较研究;挖掘了汉语类词缀构词规律的深层动因,提高了构词研究的阐释力和解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