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渡江书十五音》整理及研究马重奇,陆招英 著.《渡江書十五音》的著者、著作年代皆不詳,手抄本,四十三韻。1987年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言語文化研究所影印發行,有李榮序。這是一部反映清代漳州府長泰縣方言音系的重要韻書。因該書為手抄本,其中不乏謬誤,筆者進行勘誤補缺,寫成《新著(渡江書十五音)》。此外,筆者還對其聲韻調進行歸納及語音構擬。繼而通過與《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补彙音》進行共時比較,還和現代漳州十個縣市方言音系進行歷時比較,從而探討清代迄今長泰方言的動態演變軌跡。
-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词汇文字卷张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词汇文字卷》以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本体之词汇、文字研究为主要内容,精选十余年来北京语言大学词汇、文字研究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论文结集出版。论集对研究论文的选择注重科学性、创新性、代表性、系统性,努力反映词汇、文字理论与应用研究概貌。论集的主要读者对象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汉语语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研究人员与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专业研究生和其他感兴趣的人员。希望论集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汉语词汇文字研究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中国语情年报赫琳为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2021年的语情状况,《中国语情年报(2021)》精选当年与国家、社会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语情信息,以新闻概要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和社会万象,以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口语互动研究骆传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外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口头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本书从身份建构、立场表达、交际策略、协商互动、对话互动等五个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母语者口语互动跨文化交流特征,并从语言准确度、表达流利度、句法复杂度、交流互动性、互动流畅性等五方面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的口语语言特征进行对比和历时研究,为透视这一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反映出来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特殊的语用规则提供视角,结合相关的测量、调查和访谈,开展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口语互动研究。
-
汉藏语学报戴庆厦《汉藏语学报》(第14期)收录了包括冯广艺等19位作者的14篇相关论文,内容涉及语言学、语音学、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主要文章有冯广艺的《论唐代五言诗中的“去去”》、庄会彬的《“原始汉语为双(多)音节说”述考》、 燕海雄的《从汉藏语的音变看调音部位的远近关系》、徐勤的《新县方言单音节词重叠儿化现象》、邵明园的《副动词结构和连动结构的互动——基于区域语言学与区域类型学的视角》、戴庆厦、徐悉艰的《两部景颇语辞典编写的回忆》、翟会锋的《谓语动词隐现与动词框架作用考察》等。
-
南开语言学刊南开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化学院 编《南开语言学刊》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目前为半年刊。本刊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沟通的管道促进语言学各分支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外国语言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学术交流。本期共收录了20篇学术论文,主要分为6个版块“互动语言学专题” “音韵与方言”“语音实验”“语法与语义”“训诂与文字”“述评”。其中不仅有学界大家的论文,也有后起新秀的研究成果。内容所涉及范围较广,论文学术含量较高。
-
上古音歌月元三部的共时相通及历时演变研究齐晓燕本书暂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交代了本书的研究对象,前人对“通转”以及“歌月元三部”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材料统计。本文参考的材料分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大类。韵文统计了金文的韵段、诗骚韵段以及诸子百家散文中的韵文。以徐铉《说文解字》为基础,同时参考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归纳整理了《说文》的谐声字、重文、读若。中古部分主要统计《广韵》和《集韵》的又音、《经典释文》的音注。第二章:歌月元三部及相关韵部相通举例。从谐声、韵文、异文、重文、同源词、读若、音注七个方面穷尽性地列出了歌月元三部与其他韵部相通的例证,并且对异文材料中与歌月元语音相通无关的例证从解读不同、形误、义近异文三个方面做了原因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元月歌三部的特殊谐声字做了时代考证。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利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论证该字是否属于特殊谐声字。第二步对属于特殊谐声的字,利用多方材料考证其发生通转的时代,并且尽可能的给予解释。第六章为结论。主要讨论了两个内容,第一:歌、月、元三部相关的语音分析。第二:歌、月、元三部与其他韵部通转的原因分析。包括同形字、字形讹变、同义换读、误判声符、变韵构词、音近相通、方音所致、语流音变等八个方面。
-
语言冲突视角下非洲三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李丹本书是国内并不多见的同时囊括多个非洲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规划专题研究,在后殖民非洲国家的复杂语境中展开多元、立体的考察与反思,具有鲜明独特的问题意识。本书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象国的语言教育状况及语言教育政策和语言冲突的辩证关系,揭示后殖民国家中前殖民语言和本土语言的权力关系及各语言群体间的博弈态势,提出语言政治化、精神殖民化、教育精英化、语言选择国际化等趋势是现阶段后殖民非洲国家语言冲突背后的推动力量,重视对象国语言教育实践的启示效应。
-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原型建构李大国 著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同时,释义又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其研究思路是在构建原型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对比国内外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模式和方法,建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为词典编纂和词典理论研究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为词典编撰提供内容取舍的依据,为学习者词典的选用提供必要可行的参考依据。
-
中国语言生态环境研究秦琳著语言生态环境是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语言污染、语言暴力等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新概念。本书厘清与语言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及其内涵;追溯语言生态环境的研究历史;探索马克思主义语言生态环境思想的来源、具体内容及发展目标;分析语言生态环境问题的表征、危害及成因;运用马克思主义语言生态环境思想为当前语言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对策,以达到优化新时代语言生态环境,拓展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