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汉语主观与客观高量级程度副词演变发展的对比研究欧苏婧本书从历时角度出发,对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以及现当代汉语的主观高量级程度副词和客观高量级程度副词进行了对比探讨。通过详尽的个案分析,深度挖掘高量级程度副词总体的发展特征和演变规律,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深化程度副词乃至副词实词虚化演变过程的研究,从而丰富汉语语法史的多角度研究。研究成果可丰富汉语程度副词的多角度研究和汉语语法史研究,也可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作用。
-
外语能力标准的国别研究张蔚磊本书主要研究了美国和澳大利亚语言能力标准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相关研究、信度效度、编排表达模式及其相关启示等。同时将二者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升级修订《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奠定了基础。本书可以为我国现有的语言政策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外语测评体系。
-
数字语言符号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张明亮 著数字语言符号的表征方式一直是数学认知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本书选择四种阅读/书写顺序不同的数字语言符号(右行向下的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下行向右的蒙古语数字、左行向下的维吾尔语数字)、视觉听觉两种感觉通道,从数字加工的浅层次和深层次开展研究,系统考察数字语言符号的表征方式。本研究发现,数字语言符号的具体表征方式受数字加工任务的调节:对那些相对简单的任务,数字语言符号以非单一抽象的方式进行表征,支持特异通路假说;而对于那些相对复杂的任务,数字语言符号则以单一抽象的方式进行表征,支持共同通路假说。
-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李运富《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收录了关于汉字职用研究的前沿成果,全书分理论研究和现象研究两部分,共收文26篇。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阐发汉字的职能和实际使用情况,包括个体字符的职能变化、个体语符的用字变化、类别材料的用字现象、不同类别用字现象的比较、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与特点、汉字的超语符职用、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的描写、汉字职用变化的原因等,并对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语言文字现象进行了准确描述与合理解释,反映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科脉动。
-
公文写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吴振彩 徐捷《公文写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在前半部分用比较多的文字,系统地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知识、基本格式、写作技巧、问题规避、规范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后半部分详细讲述了各类公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具体包括7大类47 小类,即15 种法定类公文、9 种事务类公文、8 种规约类公文、4 种凭据类公文、4 种讲话类公文、4 种书信类公文和3 种礼仪类公文的写作要点与范例。 《公文写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洁全面、格式清晰,是一套完整、详细、实战性强的公文写作指导,可作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公文写作的参考书。
-
旅游马来语教程李婉君 编著本书为“畅游中国”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16章,分别介绍了国内的主要16个旅游城市,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和特色,同时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热门城市。书中每一章包含三个板块,分别是文本、练习和拓展,学习者通过熟读文本,内化单词和句型,完成个人导游词的撰写;通过口译、情景对话、口语等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通过拓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小常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融入到导游词中。本教材主要面向的是国内马来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有志于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省份就业的学生,提升他们在旅游、翻译、媒体等相关行业就业的竞争力。
-
中国电影 Chinese Films马娜 袁晚晴本书为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之一,分为“西部映像”“都市百态”“奇幻武侠”三个篇章,生动呈现中国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本书将电影、语言、文化三者的学习融为一体,以影片赏析的方式和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中国电影,辅以对汉语词语、语境的学习,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展示,使学习者通过电影轻松地掌握汉语知识,全景式了解中国社会文化。
-
词语法导论[英]理查德·哈德森 著《词语法导论》一书以词为句法分析单位,以词之间依存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三部分:心智认知中的范畴化、概念网络结构和网络激活,语言中的词与句法,英语中的词与句法。帮助读者厘清词语法理论的起源、原理和哲学观点指导读者分析语言中的词语法并拓展对句法的认知鼓励读者将词语法理论应用于母语和教学研究
-
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吴为善 著构式语法理论是国外语言学界对语法研究不断创新的产物。一方面,构式语法是从Fillmore的“格语法”和Lakoff的“框架语义学”逐步演化而来的,因此注重语义结构的研究;另一方面,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必然把语法视作是一种包括认知结构、完形感知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事实表明,构式语法理论是对传统句式研究的突破,对注重“意合”的汉语更具有解释力。近20年来,国内学者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的语义基础、同构限制、功能属性、认知解释等方面均有相当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和描写,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某个特定个案,尚未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作全面、系统的考察。本专著借Goldberg创立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以笔者多年来探索汉语构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典型示例解析的方式,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除了章“绪论”、第八章“结语和思考”之外,从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对汉语构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内容包括:(一)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二)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三)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四)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五)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六)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
-
汉英武术词典编纂研究李晖 著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英武术词典是传播与推广武术文化、提升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桥梁,可以服务于武术翻译、武术教学与研究工作人员、武术外事交流人士,以及对中国武术项目和文化感兴趣的国外群体,从而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彰显民族特质,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汉英武术词典是武术语言和文化的密集载体,蕴含开展国际文化领域竞争的学理素质,在理论层面有利于系统探讨武术标准化翻译原则和方法,深化对武术翻译问题的认知,为中国武术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汉英武术词典多模态译义研究,则对汉英武术词典的改版或重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书拟解析文字、图像、图表、字体、颜色、排版设计等多模态元素的特征,解读多模态符号呈现社会文化内涵的意义潜势;以双语词典学、认知心理学为依据,探讨汉英武术词典多模态译义的路径,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实证基础上探讨汉英武术词典的多模态译义表征方式,以期克服当前汉英武术词典的消极译义模式,建设编排合理、检索方便、理解和使用并重的用户友好型汉英武术词典,为中国武术国际交流和推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