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因足球而说话张斌等著赠送“足球之夜”四周年纪念特辑 珍藏版VCD。“足球之夜”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栏目之一,本书记述该栏目1995-2000间发生、发展以及主要工作业绩等。
-
网络记者李希光主编我们值得对新媒体运载传播的内容——情感的、思想的、价值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好好地反思一下。新媒体对信息的内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是毫无异议的。人类从打手势到发明语言,到创造文字和绘制图画,从印刷书籍到发明电影电视,传播的媒体手段的演化,对于人类的思维和情感、人类的社会交往、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新媒体的影响如何?我们现在还不甚了解,但我们却不得不对此认真思考。新媒体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现在还不超过活动影像文化及电视和录像的文化影响范畴。中国正在走向都市化,现代都市文化的标志就是活动影像,就是无处不在的广告,无处不在的电子影像。但中国毕竟还有70-80%的农村人口,还有许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国更有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汉字文化,在活动影像文化时代的汉字,也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人。谁是中国的网络一代?谁是中国的新网人?他们在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和知识构成、情感构成的方方面面,都值得中国的网络记者们思考。我希望由李希光教授主编的这本书能成为对网络记者和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这个崭新的课题一个思考的起点。
-
报纸编辑实务沈兴耕著本书以综合性报纸为重点对象,将《人民日报》办报第一线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到新闻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力图在中观的层次上对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做些总结和探讨,以使理论工作者不至于认为这仅仅是简单的“经验介绍”,实际工作者也不至于认为纯粹是“纸上谈兵”。同时,本书特别讲述了同类教科书难以见到的要闻版选稿问题。一般性的稿件选择,涉及的是稿件选择中的共性问题;要闻版的搞件选择,探讨的是稿件选择中的个性问题。认识了稿件选择中的特殊性。<
-
电视批评论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律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提出了电视批评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述了电视作品、电视现象、电视思潮的评判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著作还从电视批评的选题切入,具体描述了电视的评析过程和基本类型,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批评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把电视批评作为一门学科并系统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对于正确评析电视作品、电视现象、电视思潮等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收视、鉴赏电视节目、认识各种复杂的电视现象和电视思潮具有指导作用。该著作具有较高理论层次及科学性、学术性、实践性特征,适用于电视批评者、电视理论工作者、电视创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这部著作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电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
新闻报道通论马先义主编《新闻报道通论》首先阐述了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新闻媒介的传播特点,探讨了与新闻报道活动密切相关的新闻伦理与新闻法律。在此基础上,《新闻报道通论》对新闻报道的基本业务进行了全面研究,从新闻素材的采集到新闻稿件的写作、修改与编辑,不仅涵盖了新闻报道的全面过程,而且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新闻报道通论》对当前新闻报道实践中的许多新问题进行了探讨,《新闻报道通论》在写作中力求深入浅出,把新闻传播的原理讲得通俗一些,把新闻报道的方法讲得具体一些,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我们写这《新闻报道通论》,除供新闻专业人员阅读外,还兼顾到一般读者的需要。在新闻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些新闻传播的知识,这会有助于我们更好、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各种新闻信息。
-
播音创作观念论付程著本书作者论点都是从实践中体味出来,总结出来的.例如感受,内存语,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包括人物,创优,教育,没有一个问题是不着边际,隔靴搔痒的. 本书的可读性很强,学术价值相当高,在播音学的许多结节点上,又增加了丰厚的内容,特别是在创作观念上,开拓了更为深广的视界.
-
内容为王胡智锋、张国涛B02#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论文集,精选了10篇电视类型节目研究论文工作者,并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整合,内容主要涉及到电视剧、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舞蹈节目、电视服务节目和电视广告节目等。并遵循着基本的类型节目、重要的现实问题、用独特的研究视角,典型的个案探析如电视剧播前评价的差异问题、中国类型电视剧模式问题、电视广告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等等。 从中国电视节目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意义来看,本书的研究也只可谓是个开始。电视实践日新月异,电视理论层出不穷,电视批判各具视角,因此,电视节目的分类也许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问题。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去做终极性的概念界定,而是密切关注电视节目生产与传播的现实,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同时尽可能体现较为新鲜独到的视角,力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作者简介胡智锋,1965年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主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国内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 曾获得首届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2)、首届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2001)、北京市“优秀教师”(2004)等称号。已出版学术专著《电视美的探寻》、《中国电视观念论》、《影视文化论稿》、《电视美学大纲》、《电视审美文化论》、《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电视传播艺术学》、《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会诊中国电视》、《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等。主编“电视实务丛书”及著作多种,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立项课题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各类奖项20多种。
-
中国电视文艺学张凤铸主编该书是由张凤铸先生领衔的一项“九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是由一批教授、副教授、专家、电视艺术家、博士、硕士生和第一线的电视编导集体编写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首部《中国电视文艺学》的问世,具有开拓性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全书除绪论(代序)外,尚有14章和后记,全面、系统地叙述和论证了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历程、审美特性、中国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学、电视音乐、音乐电视、电视戏曲、电视舞蹈、电视评书、综艺节目、节目主持人、台港澳电视文艺等,资料翔实,论述到位,特色鲜明,虚实结合,史论、例证、节目兼备,是大专院校文科学生、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和广播电视文艺工作者的必读教材或参考书。片断:程第一节我国电视文艺的初创期(1958-—1965)电视文艺是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它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除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之外,还有根据传统文学形式加工制作的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电视诗歌等。常见的则是专题文艺节目、专题文艺晚会、综合文艺晚会、各种文艺竞赛性节目,各具特色的电视文艺专栏节目和根据实况演出加工而成的各类文艺节目。一次文艺节目的播出可以拥有数亿的观众,电视文艺可以把小小的电视屏幕变成世界上最大的舞台。电视文艺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而出现的,第一次同人类见面的电视台:1930年的英国广播公司,它是以文艺节目的转播而开始自己的运作的。综观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一般都以新闻、文艺两种节目形态起手,然后才逐渐繁衍出多种电视节目。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电视事业起始于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之前身,因当时接收范围仅限于北京市区几十平方公里,故只能以北京电视台命名。)于创建之初,便有文艺组的建制。1958年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当晚的19时整,首都上空出现了中国电视信号。北京仅有的50台电视接收机的荧屏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厦模型作为背景的图案,醒目的“北京电视台”台标和开始曲交相呼应。时政新闻播出后,便是电视文艺节目。试播第一天的文艺节目,是在一间约60平方米的由会计室改建的小演播室内直播的。其节目有中央广播实验剧团表演的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北京舞蹈学校演出的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和村姑》、《春江花月夜》。节目虽称不上丰富多彩,但毕竟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试播结束之后,新华社为此发了一条电讯,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已于5月1日诞生。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该剧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曾在广播电台播出,在舞台上演出过,这次却是以直播电视剧的形式搬上荧屏。全剧以一块枣丝糕和一口菜饼子为贯穿线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虽然演播室里的布景很简陋,只搭了一座破窝棚和少许道具,但整个程序却是按一种电视化的手法进行操作的。信号发出,演员在表演区表演,两部摄像机拖着长而粗的电缆开始拍摄,其他工作人员屏声敛气、各司其职。随着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不断传送到控制室,导演在控制台上,眼睛盯着几台监视器的图像,耳朵注意听着话筒传来的伴音信号,按照事先设计和排练过的镜头本,指挥图像的组接,声画同步、一气呵成。后记:记经过花开花落的三个春秋、上千个的日日夜夜的集体的辛苦笔耕,这部“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电视文艺学》终于面世了,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有如释重负之感,总算松了一口气。如果说,它是首部新学科开拓性的学术成果,那么,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是领导、专家、学者、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们心血的结晶,真是来之不易啊!成书之艰辛,特别是科研经费的匮乏和催稿统稿之苦,算是体会到了。中国电视事业经过了41年的坎坷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从屈居报纸、广播之后的“小三”地位跃居大众传播媒介的首位,其发展之快、信息量之大、普及之广、影响力之强、受众之多都是举世罕见的,为全世界人类所瞩目。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兴旺发达,子系统的电视文艺事业也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电视文艺理论的建设和中国电视文艺学的学科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1998年底,“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首次在北京广播学院设立,具有学科建设的里程碑意义。目前北京广播学院是惟一招收“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的单位,1999年已经招收了该学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这对我们的“中国电视文艺学”的建设无疑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和研究基地作用。“中国电视文艺学”研究的是中国电视文艺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研究电视文艺现象、节目形态、策划、创作、制作、传播、接受过程及其艺术规律的科学,是文理渗透,科学技术和电视文艺节目的结晶与升华。它由电视艺术理论、电视文艺发展简史、电视文艺节目研究三大部分组成。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学问,用以指导21世纪我国电视文艺工作实践,并且供当代大学生、研究生、电视从业人员研究我国电视文艺的教材和参考书之用。本书各章的撰稿者名字开列如下:绪论(代序)张凤铸王宝民第一章电视文艺的发展历程张凤铸刘海第二章电视文艺的审美特性张凤铸第三章中国电视剧周涌第四章电视艺术片胡智锋第五章电视文学节目王雪梅第六章电视音乐节目曾田力第七章音乐电视(MTV)节目杨晓鲁第八章电视戏曲节目杨燕第九章电视舞蹈节目张小敏第十章电视评书节目史艳芳第十一章电视综合文艺节目(上)朱宝贺李献文第十二章电视综合文艺节目(下)朱宝贺第十三章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游洁第十四章台港澳电视文艺李献文成书过程中,曾得到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高福安教授和教务处副处长、研究员王铎老师的支持,还得到我国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地方电视台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们的协助,在此,向他们深致谢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社长王克瑞、副总编辑闵惠泉、责任编辑陈友军同志等为本书的出版诸多支持,尽心尽力,对此,深表谢意。陈元猛等同志在酷暑中为本书认真校正,特此鸣谢!由于书稿出自多人之手,阅历、学识、爱好、文风均有所不同,虽经主编统稿,仍不免有所差异,或许还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和鉴谅!张凤铸1999年6月16日于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研究所本书前言绪论(代序)第一节电视文艺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20世纪即将离去,21世纪的曙光已照临人类的窗口。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成果辉煌。电视就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电视的生成、发展、繁荣对人类社会的生活、习惯、思维、情趣、审美等都曾发生重大的影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正负面效应。20世纪是一个现代学术启蒙和发展时期,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豪杰英雄既继承、变革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学术文化,又吸收、融合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文思想。并一直探求振兴中华之路,富国强民之路。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世纪之交,经济、文化建设成为我国国计民生的基调。我国有着40多年的电视事业建设的历史,有着浩如烟海的电视文艺节目(作品)积累,也有一系列探讨电视文艺理论的论著的底子。因此,值此世纪之交,条件成熟了,中国电视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时候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和机遇。本书应时而出,应运而生,水到渠成,是电视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实的优越条件和撰稿者主观努力结合的成果。尽管它显得不够完善,不尽人意,但毕竟在新的学科建设上迈出了一大步。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得有理论建树和实践的总结、升华。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认识、总结中国电视文艺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无可争辩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更贴近当前的电视实际,对中国电视文艺学的著述,具有更为实际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20多年的我国电视发展速度和艺术质量的提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今电视的传播之广、观众之多、容量之大、信息之新、影响之深,是举世罕见的。电视是先进的、新兴的、最富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人观察和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和窗口,电视把亿万个家庭的起居室和客厅变成了“家庭影剧院”、“百花园”、“体育场”、“电视大学”、“音乐厅”。电视是“智慧的魔盒”,电波万里,转瞬即至,声画纷呈,视听兼备,有声有色的诸种信息不绝如缕、长流不息。小小屏幕,承载古今中外,容纳宏观微观,荟萃文体百艺,和生活同步,与世界一体,化天涯为咫尺。魔盒还在变,变得功能更多样、视听更清晰、观赏更方便。电视正在与微电子、多媒体、数字化结缘,和信息高速公路联网,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和智能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21世纪的电视插上高科技和人文思想的双翅,将纵横驰骋,扶摇直上九万里。总之,电视的未来发展前景是无限光明的。国运昌,电视兴。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电视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高速发展,为举世瞩目和震惊。中国电视已成为在众多媒介中最具影响力和领先地位,最为普及和现代化的、生气勃勃的传播手段。1978年,我国只有35家电视台,电视观众总共才有8000万人,每千人中只有3台电视机。1996年,我国电视台多达3125家,形成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教育电视台、经济电视台“四足鼎立”的局面。电视观众高达9亿多人。到199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电视大国,全国有3.17亿台电视机,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居民每家电视机的数量已超过1台以上,全国电视观众达到近10亿人。电视机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台。各个省级电视台基本上已有了卫星频道。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通过卫星已把信号传到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看这套节目,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线电视台转播中国的电视节目。20年间,中国电视剧从年产数十部(集),迅速发展至上万部(集),“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音乐电视大赛”、“青年歌手大奖赛”等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大批国产电视剧和电视文艺节目走出国门,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外国朋友了解、认识中国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中央电视台电影、体育、戏曲、音乐频道的开通,对丰富荧屏节目,加强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83年开始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全世界观众最多的一台节目,成了中国人除夕之夜的“仪式性”、“民俗性”的不可或缺的节目,蜚声中外,影响深远。电视文艺是电视的派生物,电视文艺的历史可以说是和电视的历史一样的长短,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电视问世之日,正是电视文艺诞生之时。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正规规的电视台,揭开了世界电视史的序幕。该台开播之际,便是电视文艺出台之时,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演出在BBC首次直播。这场歌舞本身也许并无特别新奇之处,最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它是人类发展吏上第一次突破剧院的围墙,被远距离的场外观众同步看到、听到的电视文艺演出。这是彪炳史册的日子:1936年11月2日是世界电视诞生日,也是电视文艺开始日。中国的电视史也与此相似,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于1958年5月1日试播之日,也是电视文艺首次推出之时,当时播出的文艺节目有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和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和村姑》、《春江花月夜》等,可见电视文艺是和电视母体与生俱来的。电视的诞生和崛起,在人类传播史上和文化、艺术史上都是一次革命。人类的传播史大体是沿着口语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大阶段演进的。一部人类文明和传播史都是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历史。从结绳、堆石记事到呼叫、手势、烽烟、号角、鼓声报信,从语言、文字交流到电话、电报、广播、电影、电视、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一次次被突破、被拓展、被无限制地延伸。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大地扩大了人类的视野。电视使自身所传播的信息和艺术为越来越多的人同步收看或欣赏。电视的出现、兴起和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改变和将继续改变我们对于“艺术”的传统看法。电视艺术是平民化的艺术,是大众化的艺术,不是贵族少数人的专利,不是“通灵者”的独享也不是“精英”们的“雅具”它是,是属于人民大众的,属于广大电视观众的,是以俗为主,雅俗共享的大众传播工具。电视文艺的特征之一,就是“距离感的消失”(杰姆逊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时空隧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囊括古今中外,宏观微观表现自如。电视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全球交流和共享,提供了空前未有的便利条件。电视文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黑白到彩色,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调到丰富,从微波传送到微波、电缆和卫星传送并举,从区域到全球,逐渐成为最具活力、潜力和表现力、影响力、吸引力的现代性艺术。如果说人类曾经走过了壁画、神话、诗歌舞合一、雕塑、文学、戏剧、建筑、音乐等各领风骚几百年、几十年的时代,如今电视文艺由于品种繁多、形式层出不穷,演员、新秀竞相出台,观众艺术欣赏求新追奇,因此,一个品种,一个栏目,一个演员往往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有的甚至各领风骚数十天,便偃旗息鼓了。可见,当代的电视艺术已从区域文化转向全球文化;从书斋文化转向市场文化;从稳态形式转向动态形式;从远距离过去时时空转向同步性的现在时、进行时时空;从界限分明的单一性艺术形态转向信息量丰富的综合性艺术形态;由垄断性的贵族文化艺术转向平等性的大众文化艺术。电视被誉称为20世纪下凡的“电子缪斯”(电子女神),她的下凡和普及,她的发展和繁荣,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如果说电视的发明和发展使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电子村落,那么,电视文艺则成了全体村民永恒的节日——在这个长流不息的节日里,人们载歌载舞,陶醉在对真、善、美的无限体验和憧憬之中。世界变小了,人类的视野却变宽了。人们宛如电子村的热情观众,贪婪地观赏着荧光屏上纷至沓来、千姿百态的电视文艺。“电视,不仅仅是让大家方便地看到了新闻,享受了艺术,而且整体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文明结构和生态方式,改变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空间和生存空间,历史上有哪一次文化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变革,有这一次巨大?”①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场“电视是不是艺术?电视文艺有没有独立品格——自己的美学”的争论。当时有些电影界人士持否定态度,认为“就电视的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它作为一种新艺术的诞生来礼赞,似乎还嫌为时过早,“电视不是艺术’,电视无美学意义可言’”……这不禁使人联想到20世纪初期,人们对电影也有过是不是艺术的那场争论。但随着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等里程碑式的经典影片的诞生,电影终于走进了艺术圣殿,坐上了第七艺术的金交椅。如今,电视艺术的独立的品格已被中外学者和广大观众确认。电视经典作品层出不穷,电视艺术论著不断涌现,电视系列丛书前后四五套陆续问世,电视艺术专业已在不少高等院校开办。经过多级专家论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中国教育部于1998年公布了新设“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等的新决定。1998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北京广播学院建立“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的申请,这是我国首次建立的惟一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北京广播学院已于1999年上半年正式招收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这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好事。它一扫“电视无学”等无稽之谈。长期的电视艺术实践告诉我们:电视有学,电视文艺有学,不仅有“学”,而且学问博大精深,大有可为。电视文艺领域是堪以造就一批博士、专家、学者、电视艺术家的广阔天地。百年更迭,千年交替,新的世纪在呼唤我们:理论滞后,实践急需,新的时代在催促我们。加强电视理论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急不可待,需抓紧规划和落实。让我们实施精品战略,推出精品力作,写出有分量的电视艺术理论著作,把一个繁荣兴旺的中国电视带入21世纪。第二节中国电视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和构想中国电视文艺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对于现象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性质。”中国电视文艺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是一门研究中国一切电视文艺现象、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电视“文艺现象”复杂纷纭,主要指电视文艺节目现象;电视“传播活动”环节较多,主要指从传播——收看——反馈的传播过程。在现象中揭示出本质,在传播过程中总结出规律,并构建中国电视文艺学的理论体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电视理论大厦献上一石一木。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一、“中国电视文艺学”以节目研究为重点,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理论研究,还有个案的节目微观分析,以及宏观的整体把握和历史描述,力求做到导向正确,突出重点,观点新颖,资料翔实,有虚有实,理论概括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二、“中国电视文艺学”是全新的学科领域,但有着数以千万计的节目积累为后盾。本书着眼于学科体系的建立。因为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门学科成熟的表现,致力于新的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理论建树,是一部专著或教材的价值所在。我们试图对大量的中国电视文艺现象、传播活动以及复杂、令人困惑的问题,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理论;对已经确认的别人总结出的规律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深藏在频道、栏目、节目中的一些艺术规律尽量予以发掘、总结、提炼、升华,力求达到“学”的学术品格。电视对艺术的介入,或者艺术对电视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而且催生出了一种极富时代性的集高科技、电视、艺术为一体的新艺术——电视文艺。关于电视文艺,有人曾在美学上否认它的存在,这是不足为奇的。电影不也经历过一个艰难的合法化过程吗?况且当我们判断电视文艺的合法性时,我们所用的传统美学标准总是未免显得削足适履,尤其是对于这种目前发展得并不充分、并未完全发挥这一媒介巨大可能性的“成长期艺术”更不合适。考察一下“电视文艺”的概念使用情况,从而暂时确立一种约定俗成、各方认可的范畴,以便接下去探讨更为紧迫和重大而有价值的问题,也许是更为合适的态度。1、“电视文艺,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一切文艺节目的总称”——这几乎是一个统计学的用法,甚至是一个很霸道也很幼稚的用法。它之所以广泛流行,仅仅图个叫着方便,并无太多深意可供探讨。但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这一用法有其合理的发生学依据,因为很显然,我们开始所列举的亚历山大宫那场演出并非一般的文艺节目,而是经过了电视摄像镜头的切割、选择,最后变成了“电视文艺”,正如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最终是一部电影而非仅仅是火车进站一样。任何一种独立的文艺形式,只要经过电视的制作和播出,就不再等同于作为素材的原始演出(尽管只是最低限度的加工)。2、“电视文艺,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除电视剧外一切文艺节目的总称,包括文艺晚会、专题文艺、音乐节目、文学节目、舞蹈节目、戏曲、曲艺、杂技、竞技节目等等。”——这是一种电视形态学的用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电视台的文艺部门与电视剧部门的分工依据。它也有它的发生学依据。一是因为电视剧比其他电视文艺节目更早地获得了独立,所以将电视剧单提出来作为一种大的节目形态,与电影、话剧、广播剧对称。二是它们的制作方式有很大不同。电视剧倾向于单机拍摄、后期剪辑的电影体制;电视文艺则倾向于现场切换的直播体制,更接近普通的文艺演出。但事实的发展证明,电视剧也可以多机切换、现场制作,文艺节目也可以单机拍摄、后期加工。两个方向上均出现了更具电视媒介特性的崭新艺术形式——室内剧和MusicVideo,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原始用法。3、“电视文艺,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具有电视特性的电视文艺节目。”——这是美学意义上的用法,它赋予这一用法下的电视文艺以一种独立的美学规范,以区别于现存的传统艺术(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电影……)。这是一片需要美学提炼的丰富矿源,这种“电视文艺”并不以目前实际运行在屏幕上的文艺节目为当然必选,即它不仅仅靠电视媒介的工具性,而靠其恰当而富于潜力的运用来判断一个节目是“电视文艺”,还是其他。严格说来,这种美学意义上的“电视文艺”还包括那些尚未见于屏幕的“可能作品”。正如电影曾经呼吁过“纯电影”一样,电视界也在呼吁着纯“电视文艺”,赋予它独立的艺术语言、审美规则、创作机制、接受机制等,以支撑这座巨大而有些空洞的传媒大厦,树立“地位”意识。这种探讨和呼吁正在得到电视从业人员的回应,一度出现了“MTV、LTV、DTV、PTV”等等以TV作主词的有趣称谓,这和以往将TV作定语,将“音乐、文学、戏剧、诗歌”作主词形成了富有象征意味的对比。这种“TV”的主词地位的获得表明一种对电视独立艺术的“大跃进”式的号召,当然并不代表对媒介特性的事实和广泛的掌握(有些××TV作品其实还是以前TV××的变种,并未实现真正的换位)。这种美学的用法正被越来越多人广泛接受,但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它否定了电视目前正处于成长期的未定型的客观现实,也否定了电视最大的品格就在于,它没有“纯粹”,只有无限“综合”和“吞并”的能力;它是在凸现别人时凸现了自己,而不是相反。这是符合历史和今天的发展事实的。在第一种用法中,最大的优点在于约定俗成,一叫便知;在第二种用法中,仅仅用外来规范约束电视文艺显然是不够科学和不堪深究的;在第三种用法中,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立足于由视文艺的合法、独立地位(美学和分类学),从约定俗成上升到本体论层面,注意到了目前电视文艺创作中不尽人意的现实,提供了美学的宏观坐标和发展的极大可能性。这种发展的极大可能性是有其高科技的支持的。今天,我们说电视已成为第一媒介,不仅仅意味着它的影响力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成了高科技的试验场、艺术潮流的引导者、创作手段的全能家。今天,电影甚至不惜“屈尊降贵”到电视这里来寻求支持——不仅仅是经济方面,也有艺术能力方面(而过去,电视是被视为“一堆管子”和“一只盒子”的)。今天,电视文艺已成为最少媒介限制的一种艺术品类,任何对它的界定都不能无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免捉襟见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历时性阐述和共时性分析相补充的原则出发,综合第一、三种用法,扬长避短,提出了自己的“电视文艺”观,这种观点既尊重了电视文艺的发展历史,又从实际出发,限定了电视文艺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以期在《中国电视文艺学》的开篇便建立一套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电视文艺范畴体系,目的并非盖棺论定,而是为了进一步探讨更加重要的其他美学问题。所谓“电视文艺”,主要指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主客观世界,通过电视声画语言,发挥电视本体特性,塑造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给电视观众以认知、娱乐、教育、审美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它涵盖了电视屏幕上播出的一切电视文学艺术样式,包括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学节目、电视音乐舞蹈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节目、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电视综合文艺节目、电视动画片、译制片与电视电影等。电视文艺与电视一起诞生,半个多世纪来,它逐渐成为最具活力、潜力和表现力、影响力的当代性的艺术。电视文艺方兴未艾!它还在发展,还在探索,还在创造,它的领域无限宽广,它的前途无限光明。三、“中国电视文艺学”,顾名思义,兼有“电视”、“文艺”、“学”三方面的特征和“中国”特色。力争做到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既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理论性,又有稳定性和前瞻性。四、本书既是学术专著,又力求达到具有规范性的教材特色,侧重于探讨电视文艺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既有“学”,又有“术”,以“学”为主,以“术”为辅,融电视艺术理论、电视文艺史、电视文艺节目批评为一体。电视文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创造性要求极高,与受众关系极为密切的艺术,又是多种高新技术和艺术相交融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需要多名创作人员、技术人员、制片人员通力合作的集体项目。因此,对它的研究,有别于对传统艺术的研究,需要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保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众多科学研究的方法,这些都值得电视理论研究学习和借鉴,同时电视文艺理论研究面对自己独特的对象,也需要形成适合于电视自己的特殊研究方法。中国电视文艺理论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广泛地采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最值得注意的是把握、协调一些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1、逻辑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所谓逻辑研究方法,指的是以理论假定、逻辑演绎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所谓实证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调查、量化归纳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对于电视文艺这一研究对象而言,既需要对其艺术创作规律、传播规律进行大胆的理论假定和抽象,也需要对其艺术经验、传播效果进行实证归纳。如果重逻辑而轻实证,未免陷入空泛,缺乏针对性;如果重实证而轻逻辑,则可能就事论事,难有理论升华。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出成果。2、宏观整体与微观个案的关系。宏观整体的研究方法着眼于“面”,微观个案的研究方法着眼于“点”。最好的研究方法应是体现二者的结合,即“点”和“面”的结合。3、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关系。历史研究的方法,是在“纵”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界定研究对象的位置、价值;比较研究的方法,则是在“横”的同类研究对象比较中,界定对象的位置、价值。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人们的理论研究摆脱某些偏见的束缚,既不盲目迎合某种“经典”理论原则,又不盲目陶醉于“本位”主义的偏狭之见。4、虚与实、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国电视文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包括历史、理论和艺术实践(节目)三部分内容。电视文艺历史不长,半个多世纪的世界电视文艺史是既成事实的艺术实践,它开启后来理论,它印证当下艺术实践,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站得高、望得远、看得准,总结得透彻。一切创造都是历史的延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有“史态”、“现态”和“趋态”三种。本书力求虚实结合,“虚”,指的是观点、理论、见识和导向;“实”,指的是现象、实践、节目和材料。我们要以“实”为基础,以“虚”为旨归,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理论和节目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史态”、“现态”和“趋态”的统一。第三节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要着眼于中国电视事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人才是电视文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和信息时代的大趋势,我们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素质高的队伍与之相适应。提高电视文艺的宣传、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工作质量,根本的措施是提高人的质量,提高电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制约电视文艺质量上不去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是队伍赶不上,人的素质跟不上。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电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是关系到能否出精品,以及亟待解决的平庸之作泛滥现状的严峻问题。现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注意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力求实现“人才兴台”、“高智能出精品”的战略,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现象,是决策者有远见卓识的表现。针对我国电视文艺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一个高素质的电视文艺工作者至少应具备下面的一些素养:第一,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1、电视台是党的喉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群众的喉舌。目前,各台都在考虑和提出治台兴台的种种战略决策,如实施以导向为根本的宣传战略和以品牌、精品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确保“帮忙而不添乱”,进一步强化喉舌意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落实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四句话:“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我们要以邓小平的理论为指导,加强电视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修养。3、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二年,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在祝词中明确指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艺术创作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文艺与四化的关系、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的关系、政治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党的领导与艺术家的责任的关系等,作了全面的阐述。这篇祝词,突出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作思想体系的开篇和序言,为中国的文艺创作,尤其是对电视文艺创作提供了指路的明灯。4、历经20多年栉风沐雨的改革开放,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建设成就惊天动地。举国上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世界地位明显提高,以无可比拟的磅礴气势屹立在东方,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和严峻考验,满怀信心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电视文艺工作者要有很强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努力创作优秀节目,报效时代,报效人民。第二,要精通业务。精通业务,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和基本条件。从世界形势来看,以信息科学为前导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全球化市场经济格局正在形成,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电波战和电视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也推动了电视文艺事业不断地前进。“往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文艺的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从而开拓了文艺的新形式”①,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电视艺术形式不断涌现,常办常新是电视艺术的规律之一。许多熟悉的东西变得陈旧了,要被淘汰了;许多陌生的、崭新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开拓和熟悉。因此,加强业务学习,努力钻研电视专业业务,掌握电视文艺的创作规律,提高电视艺术表现技巧,增强可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是当务之急,决不可懈怠。电视是科学技术和诸种艺术的结晶。综合性和多功能是电视的本体特征。电视是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和新闻、艺术、专题、百科知识、经济信息、文教体育、服务项目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它是时间和空间、画面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综合的极大延伸,开拓了人类审美的视野和境界;它是构成因素的综合,即集形、光、声、色、字、景、物、人等多种造型元素于一身,“它本身综合了电影、戏剧、小型杂志种类的特点,还同文学和音乐有密切的联系。”②它是多种行当的综合,打破了文艺品种和行当分工的界限,集编、导、演、摄、录、化、道、服、美工、特技、制片等于一体,熔娱乐性、欣赏性、知识性、新闻性、广告性、服务性、信息性于一炉;它是“一门艺术兼大规模交流思想的工具”,既具有新闻属性,又具有艺术属性,为亿万观众打开一扇扇观察“世界各地”、“环球天地”、“动物世界”、“神州风采”、“东西南北中”、“百花园”的窗口,坐收教化、益智、增知、娱乐、审美、服务之利。精通业务,要做到“三过硬”,即笔头、口头、镜头过硬。文字、语言能表达流畅,能写好文章;能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人际交流;能运用摄像机精巧构图;要掌握“六语”,即较熟练地掌握母语——汉语;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蒙太奇语言;熟练掌握音乐语言;熟练掌握电脑语言;熟练掌握形体语言。第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电视文艺工作不像一般人想像的是一个风光的职业,它更多的是艰辛、是奉献,因此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第四,要有团队精神。电影电视不是光靠哪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单独完成的,它需要有一群人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就要求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团队精神,要善于同他人相处协作。第五,要有创新精神。电影电视的发展日新月异,受众的水平不断提高,这都要求影视工作者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作为目前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媒介来说,它应该具有一种开放意识,改革精神,开拓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的电视工作者一定要有创新精神。世纪之交,整个世界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视文艺事业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电视将面临的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电视将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让电视文艺之花在新世纪中开得更加灿烂夺目。让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团结奋斗,兢兢业业,共同完成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
评论写作李德民著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新闻媒体主要地报纸上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议论性文体。《评论写作》作者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撰写和编辑新闻评论,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员,讲授新闻评论学。《评论写作》是对新闻评论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新闻评论教学的概括。总结多于概括,实例多于论说。
-
采访行为学概论熊高著它是一部以“行为科学”为基本理论,系统地将法学、伦理学、民俗学引入新闻采访的学术专著。该书把记者采访置于人类诸多行为类型的一个部类,观照新闻采访。并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记者采访是一种集“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职业行为与社会行为”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为模式”,把一些常见的采访现象,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系统地介绍了记者与采访对象出现的彼此适宜与矛盾、协调与对抗、行为方法与采访艺术、行为自由与行为控制。记者怎样避免与采访对象发生矛盾和冲突等问题,也能在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