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中国新闻传播学访谈录赵月枝 著本书是我在过去15年中的学术和媒体访谈选编,访谈者来自中外学界、学术报刊、全国性和地方性媒体、另类网站和大学研究机构新媒体平台。这其中,新闻与传播学者居多。这些学者中,个别有像胡智锋教授这样的资深学者,但更多的是过去10多年中到我所在的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访学的博士生和年轻学者。与跟胡智锋教授的对谈不同,这些访谈的内容也更多有答疑解惑,有时甚至是知识普及的性质。34个访谈中,有28个已经出版, 6个是一些学者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做了初稿,但我自己一直没有时间修改的访谈,这次我一并整理定稿,首次与读者见面。
-
发掘好新闻武楠 著新闻观念是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8)是一个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转折意义和纵深感的特殊历史时段。由于社会经济变革和思想观念演进,这一时期新闻行业不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局面,而且在观念层面也同样经历了延续和变革。因而,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观念展开研究,对于理解和探讨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特征及其历史源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核心语料而展开的话语分析,逐渐成为开展新闻观念研究的重要方法。本书选取首创于1979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评奖——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的评述作为主要的分析样本,并结合对获奖作品本身的分析和当时的文件精神、当事人的回忆录或访谈、以及档案资料等其他类型的新闻观念话语,深入探究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中国新闻观念的嬗变过程和具体表述。 本书将这一时期体现于评述话语中的新闻观念及其表述归结为时间、政治 和形式三个观念丛,探究了这些新闻观念中主导结构的具体表述方式,以及单 元观念之间的有机关联。其中,“时间轴向”观念丛试图与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思想和观念展开对话,进而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建立一种新的叙述和认知来革新和丰富有关新时期的新闻观念和实践的研究 ;“政治轴向”观念丛呼应了改革开放本身为“新闻和政治”的关系所提出的新的问题和挑战,系统处理了新闻与事实、党性与人民性、以及新闻的指导性和新闻的社会协调功能等关系,并引发新闻观念中关于“新闻与政治”关系的新发展 ;“形式轴向”观念丛体现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观点在新闻领域的影响,新闻的价值和功能被区分为“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个层次,从而为新闻的形式思考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更为宽松、包容和独立的话语空间。 本书还讨论了影响这一时期新闻观念的五个要素,即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 统、改革开放的时代推力、新闻文体本身的形式演进、市场改革和商品化的影 响,以及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渗入。上述的研究发现和基本结论,为当下继承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
-
中国近现代出版产业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张国伟 著内容简介《中国近现代出版产业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1899—1945)》这本书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国伟老师精心撰写的论文集,它集合了《清末民初的出版传媒形态与社会思潮》《出版变迁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出版产业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27-1937)》《走向民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销行》《传播博弈:马克思主义图书的禁与反禁》《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传播:物质文化的双重变奏》这六篇论文,主要着眼于从传播的物质载体的发展和变化进行考察,重点突出地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出版规模和呈现特点下的马克思义著作及内容在中国的传播。
-
新新闻生态系统张志安 著本书是基于作者长期对新闻业、新闻实践、新闻政策观察和认知形成的系列成果集合,围绕当前新闻生态一些重要变化、重要节点、重要概念、重要范式展开论述,所收录文章曾发表于《新闻与写作》《现代传播》等学术期刊。本书出版有益于学界和业界更加清晰地把握和分析当前新闻生态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党性与公共性再认识宫京成 著内容简介 本研究尝试提出并论证“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公共性的实现必须要以坚守党性原则为基础”,试图提出并回答在坚守党性原则中实现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公共性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命题,以实现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研究薛文婷 著本书是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新闻学丛书》之一种。本书以媒介社会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归纳综合、史料考证、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口述历史、比较研究等方式方法,既从内部考察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传者队伍、媒介格局、报道内容、受众需求、功能效果的历史变迁,也从外部考察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与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揭示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阶段特征,分析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功能作用、叙事模式,总结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经验教训等。本书内容兼具描述性与解释性,内容脉络清晰,内涵丰富。
-
中国新闻业的源起张垒 著内容简介:本书讨论中国新闻业的“特色”和“普遍性”基因,以及西方主导性新闻理念的“相对性”。本书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并非普世真理,相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狭隘性和封闭性,中国的新闻实践不仅是业务实践、职业实践,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在中国道路的视野下审视新闻学和新闻业,要深入认识中国独特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这一模式所形塑的新闻观念,坚持把实践作为新闻学和新闻业的逻辑起点。
-
明清书坊业与通俗小说研究谢君 著明中叶至清中叶,是书坊业的鼎盛期,也是通俗小说的繁荣期。书坊业与通俗小说几乎同时于明中叶走向繁荣。书坊业对通俗小说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明清通俗小说的繁荣离不开书坊业的支撑。江南运河城市因为大运河的重要地位与便利水运而成为明清商品经济为发达的地区。苏州、杭州、扬州、常州、湖州等江南运河城市在明万历后成为新的坊刻中心和通俗小说刊刻中心,为明清通俗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城市的书坊业在明清通俗小说的创作、刊刻、传播与接受等各个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在书坊业的推动下,明清通俗小说最终在江南运河城市走向全面繁荣。
-
翻页[英] 安格斯·斯(Angus Phillips) 著,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 译著者安格斯·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英国著名出版学者,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牛津国际出版中心主任,牛津孔子学院院长。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组织翻译。 本书从全球化以及媒体的融合性等新视角,在观察全球图书行业、调研图书市场和音乐、报纸等其他领域媒体,以及对作者、数字出版商等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一系列采访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数字时代图书出版行业赖以发展的三个驱动因素——作者、读者和版权等的新变,结合汲取商科、社会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国际化的视野分析了图书出版行业的基本驱动力,研究了数字化和其他社会发展对图书产生的影响。对于出版学术研究以及出版业经营实践,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上海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9-2021-0315号
-
网络原创视频文化传播研究王志永 著网络视频尤其是网络原创视频的勃兴,大大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及思维方式,成为网络视觉文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于维系社会生活、实现社会整合、文化认同、价值观重塑以及审美范式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中国文化语境下,网络原创视频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政策上的合理引导与行业发展的规制已成为当前网络视频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本书从现象的考察转向对本质问题的批判性研究,把网络原创视频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坚持解构与建构相统一,立足于其文化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向度,探讨网络原创视频文化传播的审美、伦理及价值评判问题,指出了在当下网络文化传播中,网络原创视频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思维范式转移、舆论引导、文化价值观塑造、社会赋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并转化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进而推动了一整套新的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促进并丰富了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建设。